土墩墓

土墩墓是先在地面堆築成高大的土堆,然後再在其上挖造墓穴。土墩墓是適應南方多河流湖、地下水位較淺的條件,主要流行於長江下游太湖周邊地區的良渚文化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墩墓
  • 屬性:古代墓葬形式之一
  • 時期:西周至春秋
  • 地區:長江中下游
建築特點,建築特色,歷史,

建築特點

不挖墓穴,只在平地堆土起墳埋葬。隨葬品多為印紋陶器、原始瓷器和帶地方特徵的青銅器。研究者多認為是吳越文化的葬俗。

建築特色

良渚文化有60%左右的遺址屬所謂的“土墩遺址",這種土墩系人工堆造而成,一般高約六米,也有少數高度在兩米左右。許多土墩上發現有由祭壇和墓葬組合而成的所謂祭壇墓地,由以早期的趙陵山、張陵山,中期的瑤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為典型。

歷史

浙江餘杭縣長命鄉雉山村的反山遺址,是一座高約5米,東西長約90米,南北寬約30米的人工堆築的土墩,墩上發掘清理了7座良渚文化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發現的是良渚文化時期的居民,在當地崧澤文化遺址和墓地的高地上面,專為建造墓地而堆築起土墩,其上共發現10座墓,在早期文化層內發現3座平地堆土掩埋的墓葬,可能是菘澤文化葬俗的遺風。其餘7座墓均發現於晚期人工堆築土墩之上.由此推測,堆土墓和土墩墓在長江下游一帶先後出現,他們之間可能有承襲、演變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