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古柏

“唐安古柏”位於湖北省荊門市象山風景區。荊門城西象山東麓的陸夫子祠南側,有一座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修築的古寺,這就是荊門古城聞名千年的唐安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安古柏
  • 地理位置:湖北省荊門市象山風景區
  • 所屬地區:湖北省
  • 類別:古寺
歷史:,相關詩詞,

歷史:

這座古寺修建不久,唐朝開國功臣尉遲敬德任荊州路總管府總管時,被朝廷正式命名為廣福寺,並賜頒一塊題有“廣福寺”的扁額。到了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古寺得以重修,改稱為安福寺。清代初年,因古寺創建於唐代,便恢復原名——唐安寺。
據《荊門州志》記載,這座廟的創始人萊公禪師曾經在寺前種植了兩棵柏樹。一千多年後的清代初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株。這株千年古柏根深乾粗,指霄插漢,枝葉扶疏,滴翠蔥籠。若是拿杜甫詩中的名句“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緣因造化功”來歌詠這又高又大的古柏,真是再貼切不過的了。
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荊門州知州舒成龍修繕了這座寺廟,把寺內佛像裝點一新,並在古柏四周,構築玉石欄乾加以圍護,傍著柏樹又豎了一塊石碑,刻了“唐安古柏”四個大字。荊門古城“三台八景”之一的“唐安古柏”,便由此而來。

相關詩詞

清朝時期,荊門州的學正陳愚(富川人)專門寫了一首《古柏行》的長詩來讚頌這株千年古柏:
“ 古柏生來鐵石乾,朝餐明霞夜露宿。
不知植者是何年,世傳天寶猶仿佛。
婆娑不畏蛟龍擾,蒼勁能令鬼師伏。
五百劫數震天地,滄桑屢更氣森肅。
遙遙顧盼無伴侶,鐵佛為鄰山之麓。
上有黃雲蓋紫氣,下有清泉繞碧瀆。
憶昔頭陀數百人,普度流亡幾萬軸。
世遠代湮丘墟遺,此柏挺然而上矗。
寶物不喜芻牧近,為語山僧須守畜。
老乾扶疏氣鬱盤,予將卜鄰為比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