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南鄉花船

句容南鄉花船

句容南鄉花船是江蘇省句容市南部鄉鎮的地方傳統民俗文藝娛樂活動。花船又稱旱船,跑旱船在句容南鄉稱玩花船。 玩花船在句容民間廣泛流傳,十分盛行,已逾千年。“魚”“余”諧音,吉慶有餘之緣故,所以久玩不衰。直至今日,在句容的天王、葛村、磨盤等南鄉一帶,每逢新春佳節,仍有自發組織的花船隊搖著花船走村串戶,為新年增添了許多喜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句容南鄉花船
  • 特色:傳統民俗文化
  • 表演:船娘子站在船中間,演唱
  • 配樂伴奏:大鑼、小鑼、釵、鼓
特色,表演,

特色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南鄉花船頗具特色,一般長兩米左右,高亦大約兩米。竹篾紮成鯉魚狀,外裱彩紙,繪著魚頭、魚鱗、魚鰭、魚尾,花船頂部仿佛宮燈。表演者1人飾船娘子,1人飾撐船的艄公,(有的2人,花船左右各一。船左邊的,叫內篙;船右邊的,叫外篙。) 1人飾小丑。

表演

表演時,船娘子站在船中間,船舷系在船娘子身上,艄公手持木槳,在船側做划船狀,並演唱,小丑在旁插科打諢,取笑逗樂。
??撐船的演唱人,又稱撐篙子的,撐篙人一手拿彩篙(裹著彩紙的竹竿)輕輕搖動,意為撐船;一手拿竹板(又叫陰陽板,嗒板子)打擊,同時演唱漁船歌。漁船歌內容一般都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多數勸人從善、學好、珍惜時光、勤儉持家、立志報國等等。唱詞全是撐船人自編的。有流傳固定不變的,如《小放牛》、《十位古人歌》、《龍船十字歌》、《賣雜貨》、《蘇武牧羊》等。也有大量隨編現唱的。例如拜門子來到住草房的人家,便唱“未曾開口笑盈盈,東家的老闆你又是聽,小小天井四方方,靈芝草蓋房亮堂堂”等恭賀語。
拜門子有八九個人就夠了,但是打場子玩花船,要20人左右。敲鑼鼓的4人,船娘子1人,三花臉(小丑)1人,撐船唱歌的4人以上,打蓮花落(又叫錢鑔子。用竹竿做成,約長4尺。竹棍上掏有多孔,孔中裝著古銅錢,舞動起來,嚓嚓有聲,十分悅耳動聽,故名曰“錢鑔子”)的,8——10多人。
??鑼鼓手司大鑼、小鑼、釵、鼓,為演唱人配樂伴奏。
已被列入句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