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豐說鏡

古代的豐州灘上,漢族和北方少數民族曾共同創造了優秀文化。這從古銅冶煉磨製上,亦可得到證明。

簡介
古豐說鏡
隋唐冶煉技術的發展,曾傳至豐州,至金代,雖然宋金對峙,交通斷絕,但是豐州境內卻保留了許多漢族工匠和先進的冶煉技術。
五當召所藏雲花鏡即為金代豐州富民縣作坊所制。上有“富民縣官”的款押。
宋金時銅為控制產品,民間磨製銅鏡也要經過官方“檢校”並加刻檢校官的押證才能作為商品出售使用。
富民屬於古豐州,僅”富民縣官“的銅鏡,在該區西部就發現了三面,可見富民境內擁有較大的銅鏡作坊,或為官辦,或為官督商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