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紋硬陶
- 外文名:Stamped Hard Pottery
- 亦稱:硬陶
- 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
印紋硬陶編輯 鎖定 討論999 中國青銅時代至漢代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地區生產的一種質地堅硬、表面拍印幾何圖案的日用陶器。質地比一般陶器細膩。原料含鐵量較高,...
印紋硬陶罐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這件硬陶罐於河南省固始縣侯古堆大墓出土,具備了硬陶的主要特徵。因胎料中含鐵量高而呈青褐色,因燒結火候高而表面形成一層光澤...
此展品斂口、鼓腹、平底,周身呈黑褐色,肩部具有雙耳。印有格線紋,之間用弦紋隔開。為一種盛器。現收藏於東甌國歷史陳列館。中文名稱 印紋硬陶雙系罐 館藏...
參考資料 1. 戰國時期印紋硬陶鼎 詞條標籤: 文物考古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鄧巾尹...
印紋硬陶小罐文物介紹 編輯 此展品斂口、鼓腹、平底,周身泛黃,外側飾用弦紋,間隔用水波紋填充。為古代常見的一種盛器。現收藏於東甌國歷史陳列館。...
西周幾何印紋四系硬陶瓿高21厘米、口徑21厘米、底徑14.5厘米、腹徑20.5厘米。印紋硬陶。小口、直領、圓溜肩、扁圓腹、假圈足。肩與腹間周圍有四個對稱的豎...
印紋硬陶鴨形壺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敞口,寬沿內折,高直領,扁圓腹,直圈足,喇叭腹的前部圓鼓,...
戰國印紋硬陶壺高:14.6cm 口徑:6.5cm 底徑:13.5cm。戰國印紋硬陶壺小口內斂,圓鼓腹,平底。肩腹部兩側各塑有一泥條狀豎形系,另一側塑有一圓形斜切管狀短...
此展品為商代文物。泥質灰陶,直口,腹部飾有把手,並拍印雲雷紋。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
硬陶,亦稱印紋硬陶。古代陶器的一種。硬陶在長江以南和東南沿海地區出土數量較多,是承襲當地軟陶發展起來的。...
印紋陶文化發源於巴爾幹半島﹐然後沿地中海岸西行﹐經亞得里亞海兩岸進入西地中海﹐在義大利﹑法國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沿海。印紋陶文化的農作物以大麥為主﹐也有...
【薄釉硬陶】豢漢時期江南地區的一種印紋硬陶。因其表面有一從微薄的透明體體而得名。《中國陶瓷史》:在秦漢時期的兩廣、湖南南部和江西等地的印紋硬陶中,...
陶紋是指以山水畫面作為裝飾題材的瓷器裝飾紋樣。...... 刻劃與鏤孔以及印紋硬陶的拍印紋飾所造成簡潔樸素、勁利爽快、掩映通透的美感,是用指甲、竹片、骨片制...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質都呈白色的一種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嶺土為制陶...到了西周,由於印紋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較多燒制與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燒造了。...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引人注意的品種印紋硬陶需要提及。印紋硬隱也是陶器,只是胎質比一般的泥質陶、夾砂陶細膩、堅硬,燒成溫度比一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幾何...
當時流行於江南的印紋硬陶就需要1100℃以上的高溫才能燒成,因此窯爐結構有比較先進的龍窯(浙江紹興、蕭山都發現過戰國時期的龍窯)。另一個變化在於裝飾。江南地區的...
一資,魚脂一資,肉醬一資,爵(雀)醬一資。“資”是一種印紋硬陶。器形有罐、壺和瓿。火候很高,根據目測,其燒成溫度約1250℃左右,其堅硬程度類似“瓷”。...
黃河、長江中上游地區以彩陶聞名,下游地區以工藝精緻的白陶和黑陶著稱,東南沿海地區以印紋硬陶為代表,北方地區則以器物造型而富有民族特色。...
茅灣里窯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大湯村塢茅灣里裘家山東坡,是周至戰國時期燒制印紋硬陶與原始瓷器的燒窯遺址。茅灣里窯址以生產印紋陶和原始青瓷為主...
雲雷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可能從漩渦紋發展而來。至商代晚期,雲雷紋已經比較少見,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紋硬陶、原始青瓷上,雲雷紋仍是主要紋飾。...
由於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中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