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新聞中心,預備會議,大會開幕,會議日程,代表建議,會議議程,大會現場,目標任務,國際關注,會議閉幕,相關資料,

新聞中心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3月4日(星期五)上午11:00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新聞中心將為採訪發布會的境外記者安排自國際俱樂部飯店至人民大會堂的往返班車,安排如下:
發車時間:3月4日上午9:30.  發車地點:國際俱樂部飯店停車場.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
(活動結束半小時後,班車送記者返回國際俱樂部飯店.)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

預備會議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2011年3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預備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主持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表決通過了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議程。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共2979人。截止到3月3日,已經報到的代表2959人。出席4日預備會議的代表2749人,符合法定人數。
吳邦國在主持會議時宣布: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於3月5日召開,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已經全部就緒。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全國人大的職責,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主線,完成好大會的各項任務,將大會開成一個民主、團結、求實、奮進的大會,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銳意進取,為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開局、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預備會議經表決,選舉產生了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和秘書長。大會主席團由170人組成,王兆國為大會秘書長。
會議議程是: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審查和批准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批准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審查和批准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11年中央預算;聽取和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路甬祥烏雲其木格韓啟德華建敏陳至立周鐵農李建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蔣樹聲陳昌智嚴雋琪桑國衛出席會議。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開幕會、閉幕會和其他各次全體會議接受中外記者採訪,有一大批代表團的團組會議向中外記者開放,大會期間將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三場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人就“十二五”規劃綱要,外交部部長就我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人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與完善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將在新聞中心駐地梅地亞中心舉行15場記者會,邀請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和部分人大代表就財政、金融、外貿、社保、房地產、醫改、環保等大家關心的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今年大會審議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提出今後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戰略重點、重大舉措等任務,綱要在指導思想上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明確提出發展的政策導向,在發展目標上突出了科技教育、資源環境、人民生活等指標,在主要任務上細化了政策舉措、公共項目安排,使發展重點進一步落到實處,增強了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形式上採用了導向型標題,在規劃指標、工程項目方面設定了專欄,增加了城鎮化戰略格局等彩圖,更為新穎直觀。  大會會期:九天半。

大會開幕

2011年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聽取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年度計畫報告和預算報告。

會議日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日程 3月5日(星期六)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進入會場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代表進入會場
  上午9時 開幕會
1.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2.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
3.審查國務院關於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
4.審查國務院關於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
下午3時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3月6日(星期日)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3月7日(星期一)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
3月8日(星期二)
  上午9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查計畫報告和預算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查計畫報告和預算報告
3月9日(星期三)
  大會休息
3月10日(星期四)
  上午9時 第二次全體會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3月11日(星期五)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下午3時 第三次全體會議
1.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
2.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3月12日(星期六)
  上午9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下午3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3月13日(星期日)
  上午9時 代表小組會議,審議關於政府工作報告、“十二五”規劃綱要、年度計畫、年度預算的四個決議草案
下午3時 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各項決議草案和關於確認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倪岳峰辭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草案
3月14日(星期一)  上午9時 閉幕會
大會會場大會會場
1.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2.表決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草案
3.表決關於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決議草案
4.表決關於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草案
5.表決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6.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7.表決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
8.表決關於確認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倪岳峰辭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草案
閉 幕
代表團全體會議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時間:
上午9時至11時30分

代表建議

每年人代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們提出的建議都備受關注。一年來,代表們提出的建議辦理得怎么樣,同樣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據統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7590件,已經全部辦理答覆。從辦理結果來看,代表建議所提問題得到解決或計畫逐步解決的占代表建議總數的76.7%。多數代表對今年辦理工作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
京西賓館服務人員迎接參加會議的代表團。京西賓館服務人員迎接參加會議的代表團。
在剛剛結束的春節和春運中,農民工的身影格外醒目。其實,近些年來,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都在積極服務於這個特殊的群體。2010年全國人代會收到的此類建議均轉發給相關承辦單位,比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單位積極研究辦理關於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重點提高農民工和城鄉新增勞動力就業能力的建議,抓緊落實加大農民工培訓資金投入等措施,提高農民工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推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這也是世界很多國家都在面臨的問題。怎樣才能使老年人安享晚年?2010年,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等單位共同研究辦理關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議。目前,國家加大財政投入,專門安排5億元在全國12個省開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試點工作,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養。  無論是農民工問題,還是老齡化問題,這些都只是建議承辦單位對涉及民生的建議極為重視並認真辦理的一個縮影。2010年,各有關承辦單位在建議辦理工作中取得了實效,特別是在涉及“三農”問題、民生問題和環境保護問題等方面。比如,一些代表提出關於儘快啟動實施全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的建議,水利部結合重點工作認真辦理,編制完成綜合整治工程規劃,安排中央投資7億元,在20個省70個縣啟動綜合治理試點,積極推動了西部地區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會議議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於2011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建議會議的議程是: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審查和批准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批准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審查和批准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批准2011年中央預算;聽取和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李克強看望河南代表團代表李克強看望河南代表團代表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十三次主席會議24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議程(草案)和日程;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草案),會議建議明年3月3日召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秘書長和副秘書長名單(草案)、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調整界別名單、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增補名單(草案)、政協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增補名單(草案)、政協全國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修訂草案)。會議決定將上述有關草案提請政協十一屆十二次常委會議審議。

大會現場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氣氛隆重熱烈,萬人大禮堂里燈光璀璨。巨型國徽在主席台帷幕中央熠熠閃光,10面鮮艷的紅旗分立兩側。來自祖國各地的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13億人民的重託出席盛會,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吳邦國主持會議吳邦國主持會議
會議由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吳邦國主持。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王兆國、路甬祥、烏雲其木格、韓啟德、華建敏、陳至立、周鐵農、李建國、司馬義 鐵力瓦爾地、蔣樹聲、陳昌智、嚴雋琪、桑國衛在主席台執行主席席就座。
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台就座。
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吳邦國主持會議。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上午9時,吳邦國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場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他說,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報告分三個部分:一、“十一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回顧;二、“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三、2011年的工作。
溫家寶說,“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五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毫不放鬆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在活力;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溫家寶還報告了“十一五”時期政府工作的認識和體會: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二是必須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有機統一;三是必須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四是必須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溫家寶報告了“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今後五年我國經濟成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按2010年價格計算,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55萬億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紮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建設。
在報告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後,溫家寶指出,要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係,更加注重穩定物價總水平,防止經濟出現大的波動。今年要重點做好十個方面的工作: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強社會建設和保障改善民生;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溫家寶還就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國防和軍隊建設,香港澳門發展和兩岸關係,以及我國的外交政策作了闡述。
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印發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關於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關於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審查批准。
在主席台就座的還有:王剛王樂泉王岐山回良玉劉淇劉雲山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高麗張德江俞正聲徐才厚郭伯雄薄熙來何勇令計畫王滬寧梁光烈孟建柱戴秉國、王勝俊、曹建明、廖暉杜青林、帕巴拉 格列朗傑、白立忱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李兆焯黃孟復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錢運錄孫家正李金華鄭萬通萬鋼林文漪、厲無畏、羅富和陳宗興王志珍何厚鏵,以及中央軍委委員陳炳德李繼耐廖錫龍常萬全靖志遠吳勝利許其亮等。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
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列席大會。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解放軍及武警部隊、各人民團體有關負責人列席或旁聽大會。

目標任務

溫家寶3月5日在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我們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議。
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我們要推動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今後五年,我國經濟成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年均增長7%。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把短期調控政策和長期發展政策結合起來,堅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充分挖掘我國內需的巨大潛力,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成長的新局面。
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我們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製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城鎮化率從47.5%提高到51.5%,不斷提升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夯實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區域良性互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我們要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優先發展教育,穩步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和支持政策,著力推進重大科學技術突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2%,促進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生產力。加強人才培養,努力造就規模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大力加強文化建設,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發展體育事業。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快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社會管理法律、體制、能力建設,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穩定。
--我們要紮實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至10%,森林蓄積量增加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切實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明顯提高基本農田灌溉、水資源有效利用水平和防洪能力。
--我們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五年城鎮新增就業4500萬人。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超過7%。提高扶貧標準,減少貧困人口。加快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鄉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提高並穩定城鄉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政策範圍內的醫保基金支付水平提高到70%以上,全國城鎮保障性住房覆蓋面達到20%左右。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
--我們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積極構建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財稅體制,構建組織多元、服務高效、監管審慎、風險可控的金融體系。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建立健全能夠靈活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培育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進一步形成互利共贏的開放新格局。
--我們要不斷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建設。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必須對人民負責,為人民謀利益,接受人民監督;必須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維護民眾利益的法規建設,推進依法行政;必須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運行機制,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從制度上改變權力過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約的狀況,堅決懲治和預防腐敗;必須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總之,經過未來五年努力,實現“十二五”規劃的各項目標,我國的綜合國力就會有更大的提升,人民生活就會有更大的改善,國家面貌就會發生更大的變化。

國際關注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在即,國際社會和海外華僑華人對中國兩會高度關注,讚揚中國在過去一年和“十一五”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對今年兩會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大決策部署進而有利於世界經濟全面復甦充滿期待。
人大代表在高唱國歌人大代表在高唱國歌
深刻感受
中國“十一五”成就輝煌
越南國家廣播電台“越南之聲”東北亞部副主任吳氏碧順曾在北京擔任3年的常駐記者,也多次參加對中國兩會的報導。她對本報記者表示,一年一度的兩會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代表著中國各地各階層的代表委員帶來了人民民眾的殷切呼聲和良好願望,他們肩負著匯民意、解民憂、促民生的神聖使命。兩會對外國媒體的開放讓世界及時、客觀地了解到中國社會發展狀況以及中國即將出台的重大政策信息。
澳大利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國際文化產業協會會長楊志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十一五”成就輝煌,“十二五”規劃綱要藍圖宏偉。他說,今年的兩會是在中國“十一五”規劃完成、“十二五”規劃開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意義重大。“十一五”時期,中國經濟繁榮,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準都有大幅度提高。中國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楊志唯說,為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偉大目標,中國政府又制定了“十二五”規劃綱要,相信通過“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實施,中國一定能夠建設成為一個共同富裕、更加和諧美滿的國家。
墨西哥學院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莉莉亞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兩會無疑是世界觀察、解讀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最新動向的視窗,世界不關注中國那是不可能的。她說,“十一五”期間,中國在“危機四伏”的國際環境下令世人驚訝地實現了超過10%的增長率,中國成了戰勝全球金融危機的“穩定器”。中國不僅在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轉型、節能減排和減貧脫困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還在危難時刻向開發中國家提供了慷慨支持,並幫助歐洲國家挺過難關,給整個世界注入信心。中國的成功已經超越了空洞華麗的誇讚辭藻所能表達的範疇。我個人十分關注中國政府提出的“十二五”規劃中如何實現中國經濟的“平行式”發展問題,這包括進一步平衡東西部發展、城鄉統籌發展以及縮小貧富差距、共同發展的問題,相信中國政府在經濟轉型期提出的新政策將助力中國經濟繼續穩健上行。
熱切期待
中國為世界做出更大貢獻
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北京事務所所長小柳秀明說,中國2006年確定的“十一五”規劃中,在人口、資源、環境等領域首次提出兩項具體數字的目標。這些具有約束性的目標,表明中國政府為實現目標的強烈決心。在環境領域,有節能減排兩項目標尤其引人注目。單位GDP節能20%和主要污染物減排10%,儘管在努力過程中有些曲折,但到2010年末終於實現了這兩項目標。根據新五年計畫建議,明確提出將進一步重視節能減排,同時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具體而言,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將大幅降低,減排對象中還將追加污染物種類等。伴隨環保措施強化,環境經濟也趨向活躍。2005年中國發電廠脫硫裝置安裝率只有12%,到2010年末已經提高到80%。同期全國城市下水道配置率由50%提高到76%。“十二五”規劃將在城市廢水處理、農村下水道配置和發電廠脫硫裝置方面有更大發展,這對日本企業來說也是巨大商機。
德國《歐洲新報》總編輯范軒最近發表文章說,稍加觀察,會發現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的影響重大。他認為,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封閉的、單邊的大國,而是一個勇於履行國際義務、擔負大國責任的國家。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階段,我堅信中國會在國際經濟的秩序下,通過創新、節能、環保等為世界經濟做出更大貢獻。人民幣升值問題,需要依託中國經濟自身發展完善的大背景;如果割裂這一現實,只按照西方國家的意願盲目升值,勢必對中國經濟、民生造成傷害,而最終受害者是世界經濟體系、是與中國經濟興衰有著不可割裂關係的各國民眾。對於今年兩會,范軒最關注的是,在經濟連續30多年穩步增長、國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後,中國政府如何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  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一直關注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他對記者說,解決就業、提高消費等民生問題,現階段更多要靠民營經濟來解決,希望中國兩會能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希望有更多的代表委員從實質上推動保障民營企業的立法,切實降低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在過去這些年,中小民營企業給中國就業的貢獻接近80%,民營企業的發展,將對中國今後的就業和民生改善發揮重要作用。

會議閉幕

2011年3月14,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上午將舉行閉幕會,將表決包括“十二五”規劃決議草案在內的多個決議草案。大會閉幕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應大會發言人邀請,在人民大會堂與採訪大會的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出的問題。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 多項草案將表決
在上午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會上,將表決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決議草案,關於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決議草案,關於201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草案,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草案和關於確認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受倪岳峰辭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的請求的決定草案。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到3月9日12時議案截止時間,共提出議案566件,其中以代表團名義提出的議案4件,30名以上代表聯名提出的議案562件。代表所提議案中,立法方面的議案558件,監督方面的議案7件,其他議案1件。今年的代表議案高度關注“十二五”規劃綱要的有效實施,這方面議案占議案總數的近60%。大會秘書處建議,在起草、修改和審議法律草案過程中,將比較成熟的代表議案直接作為起草法律案的基礎,將代表議案中比較成熟的條文直接吸納到法律草案中。邀請提出相關議案的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專門委員會會議。
政府工作報告修改9處 人均預期壽命達74.5歲
在將提請大會表決的政府工作報告決議草案中,國務院根據代表審議和委員討論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修改,共修改9處,其中比較重要的修改有5處。在報告第二部分“"十二五"時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中“我們要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一段,在“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後面,加上“達到74.5歲”,以使人民民眾了解這一目標的具體數值,對未來健康和生活更有信心。
在報告第三部分“2011年的工作”“(四)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一段,在“統籌發展、加快構建便捷、安全、高效的綜合運輸體系”一句中,增加了“經濟”二字;而在“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一段,在“加快城鎮污水管網、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推廣污水處理回用”一句後面,加上“加強化學品環境管理”,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化學品污染問題。此外,在報告第三部分“(六)加強社會建設和保障改善民生”和“繼續加強僑務工作”仲,也都有所修改。
溫總理記者會受關注 如何妙答記者引人矚目
在上午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後,溫家寶總理將一如既往出現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提問。總理記者招待會已成為每年“兩會”後的壓軸大戲,從2003年就任開始,歷年溫總理的記者會,都令人印象深刻。政治體制改革、反腐敗、中日關係、兩岸關係……回顧8年裡8場記者會,溫總理以他的氣質、風格和誠懇儒雅的言語,向世界展現了一個大國總理的風範,向全國人民傳遞了改革和建設的堅定信心。
其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溫總理回答記者提問時,喜歡引用古典詩詞,修為政之德、言憂國之志、望祖國統一、論外交關係,“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歡人”,這些詩句,看似信手拈來,卻都恰到好處,含有深長的意味,既讓緊張的記者招待會變得詩意盎然,又傳遞出耐人尋味的政治氣息。

相關資料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5日、6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市場規模大了,已經具備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條件。“十二五”期間我國市場將繼續加強基礎性制度建設,培育市場機制,進一步提高市場效率。   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尚福林就新三板市場建設、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退市機制完善、國際板推出、公司債市場建設等七大熱點問題一一作出了回應。
顯著提高融資比重的條件已具備
對於記者提出的未來五年市場各項政策是否會更加積極,尚福林表示,“十二五”期間將繼續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培育市場機制,逐步提高市場效率,更好貫徹三公原則,保護投資者權益,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現在市場的規模大了,已經具備了顯著提高融資比重的條件。”尚福林說,顯著提高融資比重包括股市和債市兩個方面,在擴大股票市場融資比例的同時,還應發展債券市場的融資規模。
同時,監管部門將繼續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使其成為一支穩定市場、促進市場發展的力量。
新三板制度安排基本到位
尚福林表示,目前監管部門正在積極籌備以新三板市場為基礎的場外市場建設的相關工作,目前相關制度安排已經基本到位,還有些技術細節要繼續努力。
目前並無擴園時間表,“條件具備就會擇機推出”。
而對於市場廣泛關注的新三板市場與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之間轉板機制的安排,尚福林說,監管部門仍在著力研究。
退市改革正在積極推進
針對退市制度改革何時推出的問題,尚福林表示,要按照現行的法律框架、監管體系,在現行退市制度安排的基礎上,以市場化的形式推進。
“我們將按照市場化的要求,逐步推進退出機制的改革,目前監管部門正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尚福林表示。但對於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何時推出,他表示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國際板推出沒有時間表
談到國際板,尚福林稱,監管部門在積極籌備,正在進行相關配套制度的制定,主要是法律、會計、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的問題。
尚福林並未否認今年推出的可能性,但“希望這件事情水到渠成地推出”,因此沒有時間表。他說,目前國際板建設在法律、會計、跨境監管方面都在積極推進,但在一些技術細節上還有問題有待解決,因此還需要各方面工作都準備好之後再推出。
配售權制度待機制完善後推出
尚福林表示,今年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還會繼續推進,但對於市場呼籲的擴大券商自主配售權的問題,一方面需要發行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另一方面需要市場機制的培育。只有市場機制逐步完善才能使市場參與各方真正歸位盡責,市場機制逐步完善之後,方可在此基礎之上推配售權制度。
“如果這個市場約束機制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之前就推配售制度,容易誘發一些例如權力尋租一類的問題,本著對這個市場負責的精神,首先還是要推進發行制度的改革,逐步使市場約束機制完善起來。”尚福林說。
對於近一個時期部分股票破發的現象,尚福林表示:“我個人認為這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積極表現,如果這成為常態,一方面可以約束髮行價格,不會發到那么高了,一級市場價格可以逐步降下來,降到合理水平;另外一方面,在有一定比例破發的一級市場投資,就不再是所謂無風險投資了,這種情況下,再推配售,可能比較穩妥一點。”
提高公司債審批效率
對於公司債市場建設今年將如何推進的問題,尚福林明確表示,今年將大力發展公司債市場,監管部門在公司債的審批上將進一步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同時保證公司債儘量減少發行風險,制度上則相應地平衡其發展速度和防範風險的能力。
保護投資者權益是重中之重
尚福林接受採訪時表示,許多政協委員提出了關於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的提案,這將是證監會工作的重中之重,監管部門將對此加大關注。
尚福林還回應了交易所收費未來會否降低的問題。他表示,現在的交易所的交易收費當中,應當還包括一部分監管收費,目前監管資源還不夠,未來將逐步給予解決,並進一步推進相關改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