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庫

北庫

北庫是酒泉鋼鐵公司的一個下屬單位酒泉鋼鐵集團公司簡稱酒鋼。是我國西北鋼鐵最大的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庫
  • 隸屬:酒泉鋼鐵公司
  • 地位:西北鋼鐵最大的基地
  • 創立時間:1995年
歷史,發展,

歷史

〔一〕1955年4月---1958年8月.領袖指示尋鐵山艱難開拓.
1955年2月27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開最高國務院會議上說:全國六大區都應有鋼鐵基地,目前只要西北還沒有,使我難以安枕.我盼望老李〔地質部長李四光〕長工〔地質副部長何長工〕和同志們能在兩三年內給我一個好訊息!1955年4月西北地質局,特別是鏡鐵山地質隊〔645隊〕艱苦卓越的努力下,發現黑溝,鏡鐵山鐵礦,以及發現4.2億噸鐵礦資源的儲備,其中白興明等11名同志犧牲了年輕的生命.
〔二〕1958年8月----1970年7月.兩上兩下命運捉弄酒鋼人.〔1〕1958年1月,冶金部確定了酒鋼大型鋼鐵基地的廠址和規模.鞍山黑色冶金設計研究院設計當時全國第2大高爐1513M31#高爐.鞍山建設總公司百分之95約30000人整建制調往酒鋼,鞍鋼調了2000多人的技術骨幹和生產工人.首鋼1000人,撫鋼70人.大學畢業生600人.從西北農村招收農民和部分城市閒散人員.還有河南,陝西部分轉業復員軍人共2000人.總共集結56000人,基地代號39公司.8月1號在酒泉縣正式成立,這個會同時宣布成立地極市酒泉市.趙北克同志任黨委書記,同時宣布兼任酒泉市委第一書記和市長12月15日,酒鋼開工5萬6千人的大軍在極其苦難的條件下,創造了當時同行業許多當時的第一.酒鋼建設者和那個時期每一個人一樣,滿懷信心地要創造共和國第四個金剛.〔前三個是鞍鋼武鋼包鋼〕風沙沒有讓機器停止轉動,睡馬棚吃窩頭喝雪水.但是1960年國家遇到了嚴重的自然災害.58年國家投資3000萬,59年只給了4100萬,到了60年國家給了最大的努力1個億.但是按當時200萬噸的設計能力起碼需要10個億,而實際上投資不到2個億.就注定了先天不足.1960年5月8號一號高爐正式澆灌基礎,總共花了52小時06分,創造了全國記錄.我們不該忘記,當時職工生活要比內地農村還差,戈壁灘少水沒菜,甚至野菜也沒有.祁連山上的礦山進度一樣沒有停息,困難和犧牲沒有讓一個人卻步!六個工程四個戰區大規模的施工在戈壁灘驚醒了狼群,趕走了冬季.可是春天卻太短暫了.
〔2〕糧食的短缺造成了人員大量的浮腫,肝炎.1961年中央西北局在蘭州召開會議:展緩酒鋼建設,疏散職工異地就食.除5000人留守外,大部分疏散到新疆,江西,陝西,遼寧,黑龍江等地.這些人帶這在嘉峪關的淳樸和堅毅開懇這新的天地.在新疆石河子農業機械化學校有酒鋼人的身影,在江西新余農場,在黑龍江富拉爾機,在新疆農8師,在金昌,在洛陽....人走了.62年一支56000人的隊伍不到1300人.可是我們的酒鋼人沒有停止腳步,先後建成大草灘水庫,一號高爐的基礎和爐體,五一俱樂部,百貨大樓,醫院門診部.同時新建了一批單身宿舍樓,雄關路南邊的樓房.
2紀念甘肅酒鋼建廠50周年!及嘉峪關市建市43周年
〔3〕1964年7月,酒鋼第二次上馬.1964年5月毛主席說:酒鋼,攀枝花鋼廠建不起來我睡不著覺啊!分散在祖國各地的酒鋼職工回響毛主席建設三線的號召回來了,他們是酒鋼的火種!他們沒有熄滅!第一次酒鋼停建以後,在戈壁灘上留守的職工忍受了千心萬苦,他們維護著從礦山到廠區的建築物,把散失在各處的材料,設備去銹入庫.當他們聽到重建的時候.當背井離鄉從鞍山,撫順,和新疆回來的同志望見那白雪皚皚的祁連山的時候,很多人哭了,:酒鋼!嘉峪關我們回來了!1965年嘉峪關是個是個熱血沸騰的年,這年嘉峪關市成立,酒鋼一把手兼嘉峪關市市委書記.1966年3月23日黨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副總理李富春,薄一波,王震來到嘉峪關視察酒鋼.決定酒鋼由北京包建.不久,北京第二建築公司5000人,首鋼1500人,北京平安醫院,等兄弟單位陸續來到酒鋼1966酒鋼單位書記兼總指揮王問被本溪造反派揪回去,新任周冠五被北京首鋼造反派扣留.群龍無首.在此我要特別說下這位書記.王問同志64年從本溪來工作,是37年入黨的老同志,他到酒鋼深入基層,親自調查,指揮若定.他要求職工進食堂有凳子坐,經常晚上到各食堂嘗飯菜,解決職工遇到的困難.他拍板給每個職工的一伙食加6元補助,當時一伙食每月21元.但在文化大***的衝擊下,身體遭到嚴重摧殘.71年冶金部安排他到條件好的地方工作,他堅持來戈壁建設酒鋼,買好車票時,肝炎發作,檢查是肝癌晚期.臨死時最後一句話:你們一定要把礦山抓上去.終年59歲.向這樣為酒鋼初期發展鞠躬盡瘁的人,不是少數.今天的嘉峪關人不該忘記啊!
〔4〕1965年,英雄的礦山隊伍-馬萬水工程隊來了,開進了鏡鐵山.還有4000名勞改人員修建鐵路.1969年鐵路正式通車,為酒鋼供煤的寧夏大武口選煤廠投產.從北京調到嘉峪關的水文三大隊發現了豐富的水資源.儘管如此,1968年的中蘇關係破裂,珍寶島發生戰鬥.中蘇邊界高度戰備,國家從戰備考慮酒鋼二次下馬.1969年,冶金部決定將酒鋼已經定貨製造的120噸氧氣頂吹轉爐,大型初軋機,熱軋板機,冷軋板機全部調出,並將原酒鋼二廠〔蘭州海石彎〕的一套後板軋機搬遷到河南舞陽,另組建舞陽鋼鐵公司.〔這是我本人最心痛的地方,懂點的人都知道,這些裝備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設備了,就是今天有的舞陽還在用.冷軋就是今天酒鋼都還沒有這樣的技術.哎!多好的機會啊!97年舞陽被邯鋼兼併,它們現在還的特種鋼基地,邯鋼的一半利潤來自我們的本該是酒鋼的機器上啊!〕
〔5〕1970年工程兵建字02部隊,在建設完嘉峪關市區七間房八間房改造三小後撤離四川攀枝花當時代號40公司.同時將酒鋼老職工8000人分別調離金堆城,臨汾等地,留守18000人.這一次雖然沒有徹底下馬,但酒鋼已變成一個有鐵無鋼的企業了.
〔三〕1970年10月--1984年8月.十年徘徊終等待歷史衝刺.
〔1〕1970年1月冶金部下文,將酒鋼建成年產鐵100萬噸.3月蘭州軍區19軍副軍長郭時勝來酒鋼主持全面工作.當時郭說,不把酒鋼搞上去,他就要跳黃河,真可謂決心不小.酒鋼和嘉峪關組織了萬人會戰,4月粟裕大將受周總理委託來視察嘉峪關酒鋼.9月2日焦爐出焦;9月31日為趕國慶凌晨1點40分.高爐流出了第一爐水,從此結束了建廠20年來沒有出鐵的歷史.在場的老酒鋼人哭成一片.可是由於只算政治帳,出政治鐵,有鐵無鋼.出現了長達14年的經濟虧損,國家為此陪進去504億元.
〔2〕1971年9月西溝礦投產.72年一號燒結機投產.73年8月二號焦化爐出焦.73到75年選礦一號到五號系列投產.77年二號燒結機投產.經過8年奮戰,以前的煉鐵工序才基本配套,酒鋼走的是一條先建高爐在促前道工序的道路.這在全中國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造成了高爐生產長期吃不飽,質量達標的困境.1980年11月20日<>登載了三上三下的酒鋼不能再上馬!酒鋼出路怎么辦?關於酒鋼這場爭論一直到1982年1月13日比較召開了國家計委,經委,財政部,建委參加的會議通過了酒鋼建設煉鋼連鑄工程的報告.
〔3〕1983酒鋼政企分家.和嘉峪關市分離.同時出鋼的事業落到了又一代的酒鋼人心頭.1983年五一煉鋼工程開工.

發展

〔四〕1985年8月----1990年.夢成真新起點從頭來。
[1]1985年12月24日煉鋼轉爐流出了第一爐鋼水。多少人在等這著個好訊息啊!1986年5月1日,一套從西德和瑞典引進主機,高速線材軋機動工興建,85年酒鋼四中建設完畢。86年酒鋼給外地孩子上學困難的區域修建了第八國小。同時成立酒鋼三中。礦山也同樣在改造84年對鏡鐵山礦斜坡道年末竣工。88年5月一號2號高爐開工。
[2]1990年3月12號7點56分。給嘉峪關人民做了30多年的朋友和我們告別了。1513不可思議的倒下了,犧牲19人,整個嘉峪關市靜了,一號高爐是酒鋼人的天,是嘉峪關人的地。在那個几上幾下的年代。高爐是酒鋼人意志的標誌,在漫漫大漠中唯一豎立的的它在堅持在和命運中搏鬥了30年。可是它倒了。當第一位職工把酒鋼集資券200元,國庫券90元,人民幣10元作為捐款獻給公司修復的時候,我們看見了酒鋼人的凝聚力。訊息傳開,從幼兒院的牙牙學語的孩子到白髮蒼蒼的老人,許多人含這熱淚參加搶修。職工醫院的同志看見燒焦的同志無語了。這是國內第一次發生這樣慘痛的事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內許多同行業給了大量支持。鞍鋼,武鋼,武冶,西冶,洛陽耐火材料廠,山東83廠,二冶和物資鐵路等單位給予了無私的援助。現場清理了2個月,5月13號修復高爐拉開了序幕。12月17日高爐又以嶄新的面貌豎立在人們的面前。
[五]1990年—1997年。這酒鋼在同行業中。職工的收入其實是數在前列的。同時也年年創新高。產量和效益同比都有大幅度提高。
[六]1997—2007。酒鋼股票上市。酒鋼兼併河西堡鐵,蘭州,西安鋼廠。2001年山西候馬酒鋼挺進中原。一個又一個的標誌,從250萬噸到300。從300到500萬。做為一個內陸性鋼鐵代表,我不知道是不是做到了極限。但是數量優勢我們是拼不過沿海的。現在山東,廣西新上的鋼廠都是千萬噸。97年學邯鋼從第6下降到17。未來不是拼產量。要講技術要特色。還好06年酒鋼新區和不鏽鋼項目上馬,給企業增添了新的活力。07年看網說和哈薩克合作,在南非和外蒙投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