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露兜

分叉露兜

常綠喬木,高7-12米。雌雄異株。花期8月。產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西藏(南部)。生於水邊、林中溝邊或栽培作綠籬。也分布於錫金至中南半島。葉可編席,制簔衣;根供藥用,可治某些炎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分叉露兜
  • 拉丁學名:Pandanus furcatus Roxb.
  • 別稱:帕梯(雲南土名),羅金堆(傣名),山鳳梨(雲南土名)
  • 二名法:Pandanus furcatus Roxb.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亞綱:檳榔亞綱
  • 露兜樹目
  • 露兜樹科
  • 露兜樹屬
  • 分布區域:產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西藏(南部)。
形態特徵,整體,葉,花,果,花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整體

常綠喬木,高7-12米。常於莖端二歧分枝,具粗壯氣根。
分叉露兜

葉聚生莖端;葉片革質,帶狀,長1-4米,寬3-10厘米,先端內凹變窄,具三棱形鞭狀尾尖,邊緣具較密的細鋸齒狀利刺,刺上彎,貼附葉緣,背面沿中脈具較稀疏而上彎的利刺,中脈兩邊各有1明顯凸出的側脈。

雌雄異株;雄花序由若干穗狀花序組成,穗狀花序金黃色,圓柱狀,長10-15厘米,其下佛焰苞長達1米,寬約10厘米;雄花多數,雄蕊常3-5枚簇生於花絲束頂端,花葯線形,長約,毫米,藥隔頂端具長而彎的芒尖;雌花序頭狀,具多數佛焰苞;雌花心皮通常1枚,稀為2枚,柱頭呈二歧刺狀而彎曲。

聚花果橢圓形,紅棕色;外果皮肉質而有香甜味;核果或核果束骨質,頂端突出部分呈金字塔形,1-2室,宿存柱頭呈二歧刺狀。

花期

花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水邊、林中溝邊或栽培作綠籬。

分布範圍

產廣東及其沿海島嶼、廣西、雲南、西藏(南部)。也分布於錫金至中南半島。

主要價值

葉可編席,制簔衣;根供藥用,可治某些炎症。
分叉露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