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賊(名稱簡介)

六賊(名稱簡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六賊既是道家專用詞:六賊者,眼、耳、鼻、舌、身、心是也,也可以用來指北宋末年的六大奸臣和六種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賊
  • 解釋:眼、耳、鼻、舌、身、心是也
  • 拼音:liù zéi
  • 典源:《涅槃經》卷二十三
讀音,典源,釋義,

讀音

liù zéi

典源

《涅槃經》卷二十三
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
《昭明文選》卷十一《賦己·遊覽·游天台山賦》~497~
既克隮於九折,路威夷而脩通。恣心目之寥朗,任緩步之從容。藉萋萋之纖草,蔭落落之長松。覿翔鸞之裔裔,聽鳴鳳之嗈嗈。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追羲農之絕軌,躡二老之玄蹤。
《昭明文選》卷十一《賦己·遊覽·游天台山賦》~497~
「盪遺塵於旋流,發五蓋之游蒙。」唐·李善注引《中論》曰:「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釋義

(1).謂危害天下的六種惡人。
《六韜·上賢》:“ 太公 曰:‘夫六賊者,一曰臣有大作宮室池榭,游觀倡樂者,傷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農桑,任氣遊俠,犯曆法禁,不從吏教者,傷王之化;三曰臣有結朋黨,蔽賢智,障主明者,傷王之權;四曰士有抗志高節,以為氣勢,外交諸侯,不重其主者,傷王之威;五曰臣有輕爵位,賤有司,羞為上犯難者,傷功臣之勞;六曰強宗侵奪,陵侮貧弱者,傷庶人之業。’”
元 劉壎 《隱居通義·駢儷二》引 車震卿 《啟》:“所幸社稷靈長,天王明聖,雖未築鯨鯢而誅六賊,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
(2).指 北宋 末之 蔡京朱勔王黼、 李彥 、 童貫梁師成六人。
他們結黨營私,危害國家,被太學生 陳東 等斥為“六賊”。見《宋史·欽宗紀》。
(3).佛教語。即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謂此六塵能以眼、耳等六根為媒介,劫掠“法財”,損害善性,故稱。見《楞嚴經》卷四。
唐 白居易 《齋戒》詩:“每因齋戒斷葷腥,漸覺塵勞染愛輕。六賊定知無氣色,三屍應恨少恩情。”
金 邊元鼎 《自嘆》詩:“久貧自沃三彭熾,一醉齊休六賊狂。”
(4).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謂此六根妄逐塵境,如賊劫財。
《雜阿含經》卷四三:“內有六賊,隨逐伺汝,得便當殺。”
明 劉元卿 《賢奕編·仙釋·囚持杯水》:“真如有變易,豈不聞善知識能回三毒為三昧,浄戒能回六賊為六神,回煩惱作菩提,回無明為大智。”參見“ 六塵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