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豎眼墓志銘

傅豎眼墓志銘 墓志銘為石質,一合,楷體直書,陰刻,共48行,行29字,全文1300多字。全稱為“口有魏使持節、散騎常侍、司空公,都督相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武強縣開國子傅公墓志銘”。寬106厘米,高72.5厘米。上蓋書“大魏永熙三年歲次甲寅二月,甲寅朔七日庚申營訖”。是淄川迄今發現的年代最久的一合墓志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豎眼墓志銘
  • 字型:楷體直書
  • :48行
  • 字數:1300多字
傅豎眼墓志銘 墓志銘為石質,一合,楷體直書,陰刻,共48行,行29字,全文1300多字。全稱為“口有魏使持節、散騎常侍、司空公,都督相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武強縣開國子傅公墓志銘”。寬106厘米,高72.5厘米。上蓋書“大魏永熙三年歲次甲寅二月,甲寅朔七日庚申營訖”。是淄川迄今發現的年代最久的一合墓志銘。 墓志銘於1970年在二里鄉石門村東傅豎眼墓中出土,被置於村頭做殺豬石十餘年, 故部分字跡模糊難辯。1982年3月10日,區文化局發現,隨由市博物館收藏。經曲阜師範學院包備五教授考證,認為墓志銘不僅有相當的史料價值,同時也是我國古代書法中的珍品,在書法研究中有著獨特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