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丸

九仙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八五。具有補腰腎,填精髓,除風烏髮,益氣明目之功效。主治肝腎兩虛,精髓不足,腰脊酸痛,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發白。



基本介紹

  • 名稱:九仙丸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五
  • 組成:生地黃、生牛膝、生薑、巨勝子、菟絲子、杏仁、桃仁、蒺藜子、白蜜
  • 功用:補腰腎,填精髓,除風烏髮,益氣明目
  • 主治:肝腎兩虛,精髓不足,腰脊酸痛,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發白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歌訣

苣勝姜地白蒺藜,桃杏二仁菟牛膝;菟絲酒浸亦入內,補腎養肝強腰脊。

組成

生地黃(搗取汁)二十斤(10000g),生牛膝(搗取汁)十斤(5000g),生薑(取汁)三斤(1500g),巨勝子(甑內炊熟,曬乾,湯浸九遍,去皮,炒,研)、菟絲子(酒浸三日,水洗去浮者,焙,別取末)、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細研)、桃仁(湯煮,去皮尖雙仁,炒,細研)、蒺藜子(炒,去角,末)各一升(750g),白蜜一斤(500g)。

用法用量

上九味,先將地黃汁量三升,入銀石器中,浸到處刻記定;次入餘地黃汁,慢火煎至刻處;次下牛膝汁,又煎至刻處;次下生薑汁,又煎至刻處,其火常令如魚眼沸;次下杏仁,桃仁末,次下巨勝末,次下蒺藜末,次下菟絲子末,次下白蜜,攪勻住手;候可丸,即搗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酒送下三十丸,晚再服。加至四十丸。百日後白髮變黃,二百日後從黃變黑。

功用

補腰腎,填精髓,除風烏髮,益氣明目。

主治

肝腎兩虛,精髓不足,腰脊酸痛,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發白。

方義

本方以地黃、牛膝、三子滋補肝腎,填精充髓;二仁、白蜜滋潤臟腑;薑汁溫中和胃。全方配伍精當,製法嚴謹。

附方

名稱:九轉靈砂丹
組成:破故紙、杜仲、川當歸、川巴戟、川萆薢、木香、蒼朮、川茴香、大胡桃
用法:上先將前八味制度畢,稱淨分兩定,為末羅過後,入胡桃同藥再碾細,酒麵糊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送下;如不能飲,鹽湯亦可;初服二十丸,每日加五丸,至五十丸,看藥力未到,至七十丸
主治:腰腳疼痛,筋脈不舒,行步艱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驗秘方》
功用:補腰腎,祛風濕,壯脾腎
名稱:三腎丸
組成:鹿腎、驢腎、狗腎、生黃芪、人參、當歸、熟地黃、龜版、茯苓、枸杞子、生於術、生阿膠、山茱萸、制附子、淫羊藿、蒺藜、補骨脂、菟絲子、魚鰾、杜仲炭、鹿茸
用法:先將方內三種腎洗淨,用水煮爛,連原湯與群藥共串一處曬乾,共為細粉,煉蜜為丸,重二錢,蠟皮或蠟紙筒封固。每次服一丸,白開水送下
主治:腰腎不足,腰腿酸痛,腎囊濕冷,身體衰弱,倦怠少食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功用:滋補腰腎,強陰補陽
名稱:青娥丸
組成:補骨脂、杜仲炭、蓯蓉、巴戟、乳香、沒藥、胡桃肉
用法:補骨脂等六味為細末,核桃仁另研成泥,串入上列細粉混合均勻,煉蜜為丸,重三錢。每服一丸,溫開水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腎虧虛寒,腰痛耳鳴,筋骨無力,步履艱難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功用:滋補腰腎,益氣強筋
名稱:八仙丹
組成:伏火硃砂、真磁石、赤石脂、代赭石、石中黃、禹餘糧、乳香、沒藥
用法:上為細末,勻研極細,糯米濃飲為丸,如梧桐子大或如豆大。每服一粒,空心鹽湯送下
主治:虛損
出處:《本事》卷二
功用:補精髓,壯筋骨,益心智,安魂魄,令人悅澤,駐顏輕身,延年益壽,閉固天癸
名稱:八味丹
組成:硃砂、磁石、赤石脂、代赭石、人中黃、禹餘糧、乳香、沒藥
用法:上為極細末,糯米湯為小丸;每服一錢,鹽湯送下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瀋陽方)
功用:補精髓,壯筋骨,益心智,理虛顛,明目益睛,安神定驚
名稱:延壽丹
組成:松脂、茯苓、甘菊花、柏子仁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或鹽湯亦可,一日三次
主治:腎經不足
出處:《御藥院方》卷六
功用:補精髓,益氣壯元陽,輕身耐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