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文化博物館

中國鞋文化博物館

中國鞋文化博物館於2005年由紅蜻蜓集團獨資建立,並獲國家命名。原址在浙江永嘉甌北東甌工業園紅蜻蜓集團內,博物館於2001年10月12日下午開館,2011年重新擴建於甌北五星工業園紅蜻蜓新股份大樓內,一樓為鞋文化館、二樓為品牌館、三樓為科技館,總面積295000多平方米。其中一樓鞋文化館面積1500平方米,按歷史館、金蓮館、少數民族館三大部份陳列。全館運用大量圖片、文字、實物,採用現代高科技表現手法,系統反映中國鞋履文化幾千年的歷史面貌和發展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鞋文化博物館
  • 類別:文化博物館
  • 地點浙江永嘉甌北五星工業園
  • 竣工時間:2001年10月12日
  • 開放時間:2001年10月12日
  • 館藏精品:中國鞋履文化
  • 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
  • 建立時間:2005年
建築布局,作用價值,發展歷史,企業文化,

建築布局

博物館館舍分陳列大廳、行政辦公樓和生活服務樓三大部分,其中陳列大廳部分約占2/3,它又分為歷史廳:該廳主要展示鞋的發展變化,以歷史為主線,反映中華民族鞋文化的變化與發展。中間突出具有歷史特色的鞋類及製鞋工具;名牌廳:該展廳展示近代中外名牌名鞋包括獲得全國馳名商標榮譽稱號及獲得全國十大真皮鞋王榮譽稱號的鞋類精品;少數民族廳:該展廳以橫線為主展示全國56個民族鞋類精品,集中反映中華各民族絢麗多姿的鞋文化;多媒體演示廳:該廳採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如紀錄片、現場錄像、電腦光碟等予以展示今後某些史料難以收集到實物。

作用價值

中國鞋文化博物館是秉承傳統、以文興鞋的重大文化工程,是"中國鞋都"溫州及其產業園區的標誌性建築,她的建設是中國鞋業發展的客觀需要,將對中國鞋文化起著傳承文明、溝通未來的作用,她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的鞋專題博物館。

發展歷史

中國鞋文化歷史悠久,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從石器時代的獸皮裹腳到現代完美工藝的製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鞋已超越了簡單的實用層次。鞋文化是人類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鞋文化博物館由紅蜻蜓集團獨資建立的,2005年9月下旬,中國民間文藝家與協會派專家組來溫,對紅蜻蜓集團建立的“中國鞋文化博物館”進行了實地考察,經過評審,一致認為,該館現有條件已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最後經領導研究決定,同意發給正式命名書。從此,中國第一個“中國鞋文化博物館”落戶溫州
溫州製鞋業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南北朝時太守謝靈運獨創的活絡齒屐,史稱“謝公屐”,南宋時南戲名劇《張協狀元》中就有曲牌名《趙皮鞋》廣為傳唱,明朝成化年間溫州鞋被列為皇家貢品,這說明溫州製鞋業在商品經濟萌芽時期便與文化結緣。
溫州市政府興建溫州中國鞋都產業園區。園區座落在溫州市的中心――鹿城區,規劃總面積為6.5平方公里。 為了配合園區建設,溫州市政府在園區建設一座中國鞋文化博物館。它是迄今為止中國國內籌建的唯一綜合性的鞋文化博物館。選址於雙嶼鎮的臥旗山,與名聞遐邇的江心嶼隔江相望、遙相呼應。規劃面積約120畝,建設標誌性的主館及鞋文化公園。博物館於2001年10月12日下午開館。

企業文化

其宗旨是:弘揚中華鞋文化,為推動中國鞋業發展和國際鞋文化交流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