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毀箋

世子毀箋

本文出自《世說新語》,講述了桓溫欲篡奪晉朝,但是又忌憚郗愔手握重兵。可郗愔給桓溫寫信表達了欲與桓溫共扶晉室,收復中原的願望。此時郗愔之子郗超在桓溫手下任職,他撕掉父親的信重寫一封。以迷惑桓溫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子毀箋
  • 作者:劉義慶
  • 出處:《世說新語》
  • 體裁:古文言文
原文,譯文,實詞解釋,世說新語,作者簡介,

原文

郗司空在北府,桓宣武惡其居兵權。郗於事機素暗,遣箋詣桓 :“方欲共獎王室,修復園陵 。”世子嘉賓出行,於道上聞信至,急取箋視,視竟,寸寸毀裂,便回。還更作箋,自陳老病,不堪人間,欲乞閒地自養。宣武得箋大喜,即詔轉公督五郡,會稽太守。

譯文

郗愔在鎮江時,桓溫忌憚他手握重兵。可郗愔對於世事不很練達,未察覺桓溫欲篡晉的野心,還給桓溫寫信,信中表達了自己欲與桓溫共扶晉室,收復中原的願望。此時郗愔長子郗超任桓溫的參軍,遇到信使,聽說是父親給桓溫寫的信,急忙拿來看,看罷撕個粉碎,回過頭來以父親的口氣重新修書一封,信上說自己年老多病,不能再承受世事的煩勞,希望找個閒適的地方養老。桓溫見信大喜,便讓皇帝任命郗愔掌管五郡的軍政,並擔任會稽太守。

實詞解釋

郗司空:即郗愔,東晉大臣。死後追贈為司空。
桓宣武:即桓溫,東晉權臣,長期執掌東晉朝政。
世子嘉賓:即郗超,郗愔之子,曾任桓溫的參軍。
惡:厭惡。
更:變更,重新。
將:輔助。
北府:指京口。
事機素暗:對世事表現遲鈍,糊塗。
竟:完畢,終了。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宋時期(420-581年)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劉義慶(403-444年)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梁代劉峻作注。全書原八卷,劉峻注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作者簡介

劉義慶(403年--444年)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宋書》本傳說他“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貶官王義康而觸怒文帝,責調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開府儀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於建康(今南京)。劉義慶自幼才華出眾,愛好文學,廣招四方文學之士,聚於門下。著有《世說新語》,志怪小說《幽明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