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公園(安徽阜南縣田集鎮七星公園)

七星公園(安徽阜南縣田集鎮七星公園)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星公園位於阜南縣中北部 ,田集鎮與三塔鎮交界處,距阜陽機場僅10公里,京九鐵路、省道S202線阜陽至阜南的高速南陽大道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園內老河道自然形成,彎彎曲曲。河水衝擊而成的小島巧奪天功,大小谷堆東西相應,小溝交錯匯入潤河,碧水藍天確是一幅令人神住的天然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星公園
  • 地理位置:安徽省阜南縣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1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園內簡介,主要景點,七星橋,老谷堆傳說,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七星公園位於阜南縣中北部,田集鎮與三塔鎮交界處,距阜陽機場僅10公里,京九鐵路、省道S202線阜陽至阜南的高速南陽大道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園內簡介

園內老河道是自然形成的,蜿蜒曲折。河水自然衝擊而成的小島巧奪天功,大谷堆和小谷堆東西照應,小溝交錯匯入潤河,是一幅令人向住的天然公園。整個公園占地1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為1平方公里),

主要景點

主要景點有20米高黃巢塑像、黃巢墓、大殿、七星橋,自炎黃始至清朝一百個皇帝塑像的帝王城、中國歷代名人塑像的名人閣、釣魚島、功德園、現代化的遊樂場、溫泉療養中心等。園內綠樹紅花小徑曲繞,1平方公里的水上遊樂場配備各類遊艇,水中養魚,兩岸垂柳,水杉景色宜人。七星公園是集旅遊、度假、觀光、紀念、朝拜、休閒、娛樂、養殖、垂釣、花卉培植、經濟林開發、商業服務等為一體的娛樂場所

七星橋

田集北一華里處的潤河上原有一橋,名七星橋。明《正德潁州志》載:“在州南五十里跨潤河水中生石七拳如北斗,土人架梁石上,通衢”。《阜陽縣誌》載:“七星橋,七孔,木樑面橋,潁州南五十里,以水中石子如北斗狀,故名。”傳說幾千年前,小潤河在田集北彎彎九曲,河水清澈見底,緩緩東流,水質優美,飲之甜潤,令人爽心清目。不知何時河中忽然有七塊青石擺如北斗星狀,傳說是天降。周文王曾專程來此降香,以謝天意。西晉時,人們在石上架橋,名七星橋。北宋時開國皇帝趙匡胤做皇帝前,曾押運糧草經此,待他做了皇帝後,又令人重修七星橋。原在七星橋南幾十米處有一聖旨橋,不知何代皇帝為保護七星橋所封。凡過聖旨橋的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滄桑巨變,聖旨橋不知何時毀掉,二龍戲珠的石刻聖旨碑尚存完好。七星橋於1974年修阜地公路時被拆除。

老谷堆傳說

原在七星橋東二十餘米處老潤河南岸拉鞭溝旁有一個大土谷堆,名老谷堆,東西長150米,南北寬80米。據當地老年人介紹,此谷堆原有5米多高,上有一座古廟和一眼古井。人們常在此燒香求神,解放後仍如此,屢禁不止。歷經滄桑,谷堆上的廟、井早不存在。關於老谷堆的來歷,傳說有四:
一說是黃巢墓。傳說唐朝起義軍領袖黃巢帶領大隊人馬路過田集,在田集潤河邊七星橋處休息,其寶劍突然緩緩出鞘,黃巢大驚(據說黃巢的佩劍一出鞘必殺人),他暗想部隊在此休息,劍為何出鞘呢?遂問:“此地何名?”鄉民答:“此乃周文王降香之處的七星聖地。”黃巢聽後大呼曰:“我命休矣,這是我殺人過多,天不容也!”有“黃巢殺人七千萬,再劫難逃”之傳說。當即持劍自刎。他的將士每人手捧一捧泥土,將他埋葬於拉鞭溝旁,形成了一個大土堆,故此為黃巢墓流傳至 今。
二說是黃巢衣冠冢,黃巢率義軍經田集,貧民黃宣呼冤,謂其父無辜被富豪毆斃,巢聞此虬髯怒張,在此安營下寨,盡擒當地害民元兇。後黃宣棄家從戎,轉戰四載,兵敗泰山狼虎谷,巢自刎,宣攜其衣冠歸里,密埋於橋側之河灘,而後眾知此為巢之冠冢,爭為培土,如巍巍如阜然,當地人民因感其恩,常酹酒以祭。
三說是關索墓。傳說三國時,西蜀五虎上將之首關雲長死於麥城後,其三子關索為報父仇,帶兵伐吳,一個勁地斯殺,參將問他:“少君侯,你將殺到何時為止?”索答:“我將殺到七星落地!”。數日後,殺到七星橋頭,索問:“此地屬誰?”土人答:“屬魏”。索揮軍上橋後,又問:“此橋何名?”土人答:“七星橋。”話罷,一支冷箭穿透索心,倒於橋上。士卒每人兜一包土,葬索於橋東潤河南岸拉鞭溝旁,遂成一谷堆。谷堆東側有一溝,名拉鞭溝,系索拉鞭而成。
四說是花關索墓。說是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黃巢起義軍占領焦陽(今之阜南的焦坡),唐僖宗發大兵圍剿起義軍,李克用手下青年將領花關索首先孤軍突出,殺入起義軍大營,被起義軍擊敗。他帶隊自焦陽沿潤河南岸向西敗退,至七星橋東拉鞭溝旁,自感無法向主帥交待,拔劍自刎而死。士卒掘土葬花關索於拉鞭溝旁,遂成一谷堆。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田集鎮東嶽三塔路七星公園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