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先前朕已經講到了

遠古時期到夏商周時期的歷史跟百科

那么,接下來朕就繼續來講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強盛時期

這也是中國社會一個重要轉型期——

秦漢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

.

.

公元前211年

一塊隕石落到東郡

有人在隕石上刻上“始皇帝死而地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史記·秦始皇本紀》

不過,就連當時的人都認為

秦始皇死了,國家就會分裂

可實際上,這並沒有發生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太是了

而且

“千古一帝”這詞

最開始就是用來評價秦始皇的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藏書》

如果在封建王朝的皇帝里

列個影響力排名

那秦始皇肯定高居榜首

因為

他的確創造了

太多箇中國歷史上的第一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皇帝”這個詞

就是他創造的

他統一了天下

一舉結束了

春秋戰國整整五百年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

疆域

東至東海

西至隴西

北到長城

南到南海

遠遠大於秦朝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

這也是以前的“三皇五帝”都不曾做到的事情

因此,他覺得

如果只叫“皇”或者叫“帝”

少了點味道

根本彰顯不出他的功績

兩個加一起才剛剛好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在秦朝之前

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

天子把土地分給貴族

貴族再分給更小的貴族

貴族在自己的領地里

可以為所欲為

最後

形成了天子能直接支配的土地變少

而地方割據嚴重的局面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分封制里的貴族是可以世襲的

也就是說很依賴血脈關係

出身就決定了一切

而郡縣制就不一樣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官員直接由中央任命

管理地方事務

所有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

——《史記·秦始皇本紀》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在郡縣制里

郡守是一郡中最高行政長官

相當於現在的省長

有人可能會問了

那要是當地的郡守為非作歹

想幹啥就幹啥

那不也跟以前的諸侯一樣了?

首先

郡守也是有任期的

隨時聽任中央差遣

不可能在一個地方窩一輩子

另外

秦朝設定了郡監的崗位

專門監察政務的工作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郡縣制的推行

觸碰到了大多數貴族的利益

儒生們對此也很不滿

覺得這不符合古制

畢竟

他們覺得“分封制”才是祖宗之法

於是一個叫做淳于越的博士老念叨這件事

*博士,古為官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結果

淳于越被秦朝的丞相李斯手動開麥

罵了個狗血淋頭

李斯的看法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三點:

(1)時代不同,治理方式就該不同

(2)秦朝的統一功業前所未有,之前的經驗未必能套用

(3)讀書人如果不懂得時代變化,只會一味模仿古人,是很愚蠢的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丞相李斯曰:……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史記·秦始皇本紀》

在秦始皇極大的魄力下

沒有人能阻止“郡縣制”的推行

這種劃時代的制度

突破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束縛

從原本的地方分權制度

改為中央集權制度

也防止地方割據分裂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中國之政,得秦皇而後行。——《中國古代史》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除了政治制度上的變革

秦始皇還熱衷於“統一標準”

這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情

要知道

就算是21世紀的今天

很多現代年輕人都深受產品多標準的困擾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

這些詞聽起來似乎很輕飄飄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首先

以前各國有各國的貨幣和度量衡標準

跨地區做生意的時候

免不了各憑本事互相坑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解決了

區域間貿易和交流的難題

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商品的流通

其次

書同文的改革尤為重要

戰國時期

各國的文字差異很大,溝通起來非常困難

秦始皇命令全國統一使用“小篆”

廢除異體字

這不僅方便了政令的傳達

也讓國家的文化認同感得到了提升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最後

車同軌的政策

是為了方便交通和軍事調動

戰國時期

各國的車軸寬度都不一樣

導致道路不統一,交通不便

秦始皇下令統一車軌和道路的寬度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哈佛中國史》一書中

這樣形容秦朝推行的舉措:

統一字型、文法、度量衡、幣制、法律在今天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但在公元前3世紀,需要在想像和實現之間完成一個變革的跨越。在歐洲,這種變革是2000多年後,直到法國大革命才出現。

總的來說

秦始皇的這些創舉

讓“神州大地”真正實現了大一統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歷朝歷代的仁人志士

縱然經歷無數至暗時刻

但依舊會為了統一而前仆後繼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兒》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對於國家統一的執念

永遠牽動中華大地無數人民的心弦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那么

說到這裡

有人可能會問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錢穆在《國史大綱》中提到

秦代政治的失敗,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

秦始皇在從政的十幾年裡

動用的人力是相當龐大的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漢書·食貨志》

北邊打匈奴

南邊攻打東甌、閩越、南越和西甌

除了征戰

還要派兵去戍邊

期間還開展了秦直道、‌靈渠、‌萬里長城

和‌阿房宮等多項工程

到處都在忙

到處都累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犯了法的刑罰極其嚴厲

秦朝在刑法上施行連坐制度

什伍連坐、親屬連坐職務連坐等

一人犯法

有可能全戶連坐

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

——《漢書·刑法志第三》

犯了重罪

還可能被誅三族

秦朝的宰相李斯

最後就是被夷了三族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史記·李斯列傳》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各種死刑里

斬首是最普通的死刑

更駭人聽聞的還有鑊烹(huò pēng)、

腰斬、車裂、凌遲處死等等(五刑)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阿房宮和驪山陵墓的建造

動用極大的人力物力

據《史記》記載

光是建阿房宮就動用了七十萬人

整整七十萬人!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史記·秦始皇本紀》

根據現代考古資料顯示

阿房宮前殿遺址東西長1270米

南北寬426米

高7—9米

面積約54.4萬平方米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基址

也是秦始皇勞民傷財的罪證

那么

我們該如何評價秦始皇呢?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既要看到他的功

也要看到他的過

他是一個極具爭議且複雜的歷史人物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在秦始皇的想像中

秦朝是應該萬世綿延的

但現實再一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滅六國的秦國為什麼會

在秦二世的手中轟然崩塌?

究竟是什麼瓦解了龐大的秦朝?

他死後,對中國的惡毒預言失效了

參考文獻

《史記》司馬遷

《中國古代史》夏曾佑

《國史大綱》錢穆

《中國通史》呂思勉

《劍橋中國史》費正清、崔瑞德等

《哈佛中國史》卜正民、陸威儀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