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諸葛亮的《出師表》

中有兩句話

總結了東漢滅亡的原因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雖然“親小人,遠賢臣”

把問題簡單化了

但漢桓(huán)帝、漢靈帝直接

被點名批評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漢桓帝時期

梁氏外戚老大梁冀

老是蹦躂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增封大將軍冀萬戶,並前合三萬戶;封冀妻孫壽為襄城君,兼食陽翟租,歲入五千萬,加賜赤紱,比長公主。——《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五》

梁冀為了討好老婆

替換掉很多朝中官員

換上他老婆那邊的人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元嘉元年春,正月朔,群臣朝賀,大將軍冀帶劍入省……有詔,以一歲俸贖;百僚肅然。——《資治通鑑·漢紀四十五》

於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趨,斂履上殿,謁贊不名,禮儀比蕭何。——《後漢書·梁統列傳》

不僅如此

梁冀對待一些官員

那是斬殺隨意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延熹元年,太史令陳授因小黃門徐璜,陳災異日食之變,咎在大將軍,冀聞之,諷洛陽令收考授,死於獄。——《後漢書·梁冀傳》

漢桓帝跟五個宦官

在廁所開了個會議之後

發動政變消滅梁氏外戚集團    

事成後五個宦官被封為侯

合稱 “五侯”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延熹二年,皇后崩,帝因如廁……於是更召璜、瑗等五人,遂定其議……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

新的宦官為非作歹

當時,有很多讀書人(清流派士大夫)

發表一些對經學的研究

他們也敢罵,經常刷屏宦官危害國家

宦官們趕緊給皇帝吹耳邊風

這就導致200多人入獄

後來即使被釋放

很多讀書人也終身不得當官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不過就算當官了

有才之士也很難發揮    

漢朝時期實行“察舉制”

地方長官通過考察、選取人才

推薦給上級或中央

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東漢後期

地方豪強勢力空前壯大

他們既有大量田產莊園

又是經學傳家的文化世家

還把持控制了地方政權

豪強、學閥、官族的一體化

這些豪強親屬子弟和門生故吏進入官場

結黨營私、貪污腐化當然沒少搞

為了整頓這些事

漢桓帝時頒布了

“三互法”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三互法有用但作用不大

豪強即使規避了婚姻

還有門生、交遊等

整個利益體系太過龐大

貪污腐敗依舊發生

對此,司馬光銳評道: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刺史、二千石貪如豺虎,暴殄熏民,而朝廷方守三互之禁 。以今視之,豈不適足為笑而深可為戒哉!——《資治通鑑·卷五十七·漢紀四十九》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漢桓帝有一些爭議的操作

但在位期間

他也開疆拓土

比如平定羌亂,討伐鮮卑

收服了西域的龜茲、烏孫等國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外戚干政、宦官當權

在漢桓帝死後又一次“經典復刻”

漢靈帝時,以“十常侍(實際是十二個人)”為代表

宦官勢力達到頂點

他們把控中央

親屬子弟盤剝百姓、瘋狂斂財

漢靈帝為此則表示

那又怎樣,太監是我爹媽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上常言:“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資治通鑑·卷五十八》

更改年號,他大赦天下

鮮卑跟濊貊(wèi mò)侵犯,他大赦天下

別國來進貢獻禮,他大赦天下

有疫情,他還是大赦天下

……

漢靈帝當了32年皇帝

約有20次大赦天下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為了制衡世家大族

漢靈帝設立鴻都門學

作為後備官員的人才儲備、輸送機構

鴻都門學將文學藝術作為考察內容

繞開世家大族壟斷的經學

選了不少出生寒微之人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面對國庫空虛、財政匱乏的情況

為了多多搞錢

靈帝的操作十分粗暴簡單——

賣官鬻(yù)爵

漢靈帝之前的皇帝

也小規模搞過賣官

但漢靈帝賣得比較有“突破性”

上至三公九卿這樣的朝廷高官

下至主政一方的地方官職

都可以拿來賣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時賣官,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如果走後門

還可以搞個折扣

比如名士崔烈

通過漢靈帝保姆的關係

僅用了五百萬錢的友情價

就買到了“司徒”的官位

之後靈帝還後悔賣低了

但買官人不會做虧本生意

總想盡一切辦法撈回來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烈時因傅母入錢五百萬……帝顧謂親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萬。”——《後漢書·卷五十二· 崔駰列傳第四十二》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另一方面

宦官作惡又引發了

讀書人的不滿,他們上書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

第二次黨錮之禍

上百名士人、領袖被下獄處死

逮捕、流放、處死

和禁錮不得為官的人

達到六七百人

公元184年

一場起義爆發——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自此諸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眥之忿,濫入黨中……其死徙廢禁者,六七百人。——《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第六十八》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朝廷被宦官操縱

皇帝支棱不起來

持久的對羌戰爭

又花費了巨額軍費

官僚腐敗,加重稅收跟剝削

旱災+蝗災+水災+疫情還時常發生

土地又在豪強手上

一個農民,要么去做奴隸

要么四處逃亡、流浪

也就是成為流民

漢桓帝時期,就曾發生過32郡國蝗災

流民達到了十萬戶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永興元年秋七月,郡、國三十二蝗,河水溢。百姓飢窮流冗者數十萬戶,冀州尤甚。——《後漢書·桓帝紀》

此時有一個人自稱“大賢良師”

創立“太平道”    

他通過符水咒語的方式

給老百姓治病

短短十多年之間

發展了數十萬信徒

可見當時的百姓

對那個世道有多么絕望

由於叛徒泄密

張角不得不提前發難

信徒們以頭戴黃巾為標識

紛紛揭竿而起

殺官吏、劫官府、攻城略地

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爆發了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面對蔓延各地的叛亂

漢靈帝赦免黨錮之禍中的受害士大夫

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矛盾

並派遣軍隊鎮壓黃巾義軍

由於黃巾軍缺乏軍事經驗

再加上張角病逝    

9個月後,義軍主力很快被消滅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為了更高效對付黃巾餘黨和其他農民起義

漢靈帝廢掉刺史建立州牧制度

讓州牧掌管轄區內的軍政大權

這樣,這些官員

既有了地方的最高行政權

又有了合法統兵權

而他們在鎮壓黃巾的過程中逐步坐大

形成地方割據的條件已經完美達成

認太監作媽的皇帝,只有他……

參考文獻

范曄《後漢書》

司馬光《資治通鑑》

陳曉倩《試論東漢桓靈帝時期的政治裂變》

朱時宇《論東漢靈帝時期的宦官》

籍曉蕊《東漢“三互法”及“幽、冀尤甚”探析》

李曉蘇《論靈帝時代》    

張銘雨《鴻都門學選士科目設立緣由——以政治、學術與教育的互動為考察線索》

張心怡《政治制度史視野下的東漢鴻都門學》

劉曉航《誤判、輕視與放任——東漢朝廷在黃巾起義爆發前後的應對》

王煜焜《漢靈帝末期地方州牧制度的重建與效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