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今天是植樹節

謹以此文

紀念中國的綠化事業

中國大地上

有著無數偉大的工程

其中有一類工程較為特殊

它們沒有固定地點

從西北大漠深處

到東南大海之濱

處處可見它們的身影

(吐魯番沙漠中的葡萄園和林網,攝影師@飛翔)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它們的“零件”不是鋼鐵

而是比鋼鐵柔弱的草木

(內蒙古額爾古納,根河市去往額爾古納市國道332路邊山坡上的白樺林,攝影師@張德剛)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它們曾引起不少爭議

可以說它們並不完美,也尚未完成

實際上

它們根本沒有“完成”之日

而是需要一代人接著一代人

不斷探索、實踐、改進

(2020年3月,甘肅張掖種植梭梭的人們,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你也許聽過它們的許多名字

三北防護林工程

天然林保護工程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程

......

一言以蔽之

我們以

國土綠化

作為其簡要的概括

根據統計資料推算

1949年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僅有8.6%-12.5%

而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

截至2018年底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2.96%

即森林面積220萬平方千米

70年間

我國淨增的森林面積

足以鋪滿整個新疆

而中國也是世界上同期

森林資源增長最多、最快的國家

(2020年中國森林分布,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除植樹造林外

我們每年還對

幾萬至幾十萬平方千米的草原

進行種草、改良或圍欄封育

一棵棵樹、一株株草

共同組成了中華大地的綠色

(青海祁連山退牧還草的草原,攝影師@沈龍泉)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如今

我們生活在一個

擁有更多綠樹繁花的中國

而這都離不開

持續不斷的國土綠化工程

我們不禁要問

這一切是因何開始

我們又是如何做到的?


01

大地

數千萬年來

青藏高原的隆升

改變了亞洲東部的環境

由於地形的阻隔

中國西北內陸出現大範圍的乾旱區

進而形成了大片荒漠

沙質的荒漠

沙漠

我國的沙漠面積

高達58.8萬平方千米

占陸地面積的6.1%

(庫木塔格沙漠,攝影師@蔣濤)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石質、礫質的荒漠

戈壁

分布在沙漠的上游

與沙漠相伴而生

我國戈壁面積為92.8萬平方千米

占陸地面積的9.6%

(黑山戈壁,攝影師@劉白)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數百萬至數十萬年來

全球氣候的乾濕交替、冷暖變化

導致中國北方半乾旱區和半濕潤區

誕生了毛烏素、渾善達克

科爾沁呼倫貝爾四大沙地

(毛烏素沙地,攝影師@陳劍峰)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一萬年來

氣候的波動

與人類活動疊加

導致地表沙化速度加快、範圍擴大

(新疆賽里木湖,沙化的草甸,攝影師@李濱)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近百年來

人類過度開墾、放牧、樵採

導致大量森林被砍伐

大量草原變為耕地

(黑龍江伐木,攝影師@李貴雲)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新中國成立之時

我們的先輩面對著的

是一片疲倦的大地

它有著許多生態問題

首先是

荒漠化和沙化

根據第五次全國沙漠化和沙化監測

中國的荒漠化土地

有261萬平方千米

占陸地面積的27.2%

沙化土地則有172.12萬平方千米

(中國荒漠分布,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草原和土地退化

土壤變為黃沙

在風的助力下

造成肆虐的沙塵暴

侵蝕農田、牧場

掩埋鐵路和公路

(吉林洮南洮兒河大壩沙塵暴,攝影師@邱會寧)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其次

缺少植被的地表

在風和水的侵蝕下

造成

水土流失

根據2018年的

水土流失動態監測結果

我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

273.69萬平方千米

占陸地面積的28.4%

(中國土壤侵蝕空間分布,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華北和西北的荒禿坡地

被季節性的集中降水

沖刷成千溝萬壑

草木難以紮根

人們的生活和出行極為不便

經濟發展受阻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攝影師@任世明)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黃河中上游流失的泥沙

導致下遊河道淤積

引發嚴重的洪澇災害

(黃河濟源段黃河河床泥沙,攝影師@鄧國暉)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此外還有

土壤鹽漬化

石漠化

生物多樣性銳減

等等問題

這些都會威脅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寧夏南部山區西海固,攝影師@劉廣輝)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面對嚴峻的生態問題

面對數以億計的貧困人口

新中國所施行的一項重要措施

便是國土綠化

而這場祖國綠化之戰

從最艱苦的地方打響


02

沙海先鋒

從東北的呼倫貝爾

沿大興安嶺南下

經燕山、陝北、甘寧南部

到青藏高原東南

一條無形的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分開乾、濕兩個世界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這條線以西、以北

是乾旱、半乾旱區

也是風沙肆虐的主場

國土綠化的“第一梯隊”

防風固沙林

在此登場

1954年

為打通華北與西北鐵路交通線

人們開始規劃一條從內蒙古包頭

到甘肅蘭州的鐵路

包蘭鐵路

然而

這條鐵路必須6次穿越騰格里沙漠

長達40餘千米的鐵軌

直接暴露在沙漠中

尤其在寧夏沙坡頭段

高達10-30米的沙山

俯視著“纖細”的鐵軌

(包蘭鐵路,攝影師@劉偉釤)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保衛鐵路不被風沙侵蝕

成為了重中之重

但不斷移動的沙丘

讓植被沒有立足之地

如何才能固沙?

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

中國科學院便在沙坡頭腹地

設立了沙漠研究站

在蘇聯專家協助下

通過數年的試驗研究

最終找到了固沙秘笈

“草方格”

(塔克拉瑪乾-達里雅布依沙漠公路兩旁的草方格,攝影師@小強先森)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首先將麥草

或其他植物的莖稈

對摺插入沙漠,半埋半露

栽植成一個個1米×1米的方格

形成網狀

(寧夏靈武白芨灘治沙草方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被風搬運的沙粒

在格線中堆積

減緩了整個沙丘的移動速率

(草方格沙障原理,由於大部分被風搬運的沙粒在近地表移動,因此矮小的草方格就能攔截很大一部分沙粒,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在草方格內部

沙與水更易聚集

在微生物的作用下

沙丘表面逐漸形成一層“生物結皮”

加快了從缺水、缺營養的流沙

向固定表面的轉變

人工栽植的沙生植物

和隨風飄落的草籽

開始萌發、生長

(草方格原理2,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就這樣

在一個個方格之間

不僅沙被固定下來了

地表也逐漸出現綠色

(後期的草方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草方格固沙技術

迅速被推廣至整個乾旱區

從青藏鐵路沿線

到塔克拉瑪乾沙漠公路沿線

乃至水渠、管網沿線

都可以見到它們頑強的身影

(請橫屏觀看,新疆巴州尉犁縣境內,新疆的第三條沙漠公路——烏尉公路兩側紮起的草方格,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但草方格

以及與之類似的土方格、石方格

只是防風固沙的第一步

要想從根本上改造荒漠化和沙化土地

還需要植樹種草

我們需要另一類植被

灌木

梭梭、檉柳、駝絨藜

白刺、沙棘、沙柳、檸條

這些沙生植物的地上部分其貌不揚

但擁有極度發達的根系

耐旱、耐寒、抗鹽

適應能力極強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梭梭,攝影師@吳靜)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但如何在流沙之上

栽種這些灌木呢?

沙漠中含水的沙層

常在地表乾沙以下幾十厘米甚至更深

因此栽種樹苗時

需要使用挖坑機進行深栽

而苗木栽下後

並不能高枕無憂

含水層的水

遠不能滿足新載苗木的正常生長

為此

人們採用一種節水灌溉技術

滴灌

即利用管道上的小孔

將水和養分直接送至植物根部

最大限度減少蒸發和滲漏損耗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沙漠植被滴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在某些水分相對充足的區域

則可以栽種喬木

天山、祁連山等山脈

聚集了大量冰川和積雪

冰雪融水匯成塔里木河、黑河等內陸河

穿過沙漠,滋潤綠洲

河流兩岸、湖泊周邊

白楊成排、胡楊成片

這些較為高大的喬木

成為了防風固沙的屏障

(公路兩旁的胡楊林,攝影師@王毅)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或是開挖引洪溝

利用季節性洪水灌溉

也可以在沙漠中

創造滿足喬木生長的環境

(2020年8月14日,新疆巴州,尉犁縣林業和草原局護林員正在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段開挖生態引洪渠,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喬、灌、草結合

形成一個以防護林為主的體系

最外層由草和灌木

組成第一道防線

中間則是灌木和喬木

組成第二道防線

綠洲內部則通過林網

組成第三道防線

層層嵌套

庇護農田、牧場、公路和村鎮

(防護林體系,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各類防風固沙林

在中國的廣大幹旱半乾旱區

圍起一個個綠色堡壘

(請橫屏觀看,內蒙古烏審旗薩拉烏蘇遺址,毛烏素沙地造林,攝影師@朱金華)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但防風治沙的戰役尚未結束

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兩側

防護林即將升級

成為一個更加龐大的體系


03

綠色長城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承載了很多意義

它是乾旱區與季風區的分界線

是森林與草原的分界線

是農耕與遊牧的分界線

也是人口疏密的分界線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兩側人口密度對比,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東北、華北和西北的農田村鎮

暴露在萬里風沙線之下

尤其在華北平原以北

距離北京僅180千米處

一個巨大的沙源

渾善達克沙地

源源不斷地向南輸送風沙

(渾善達克沙地,攝影師@陳劍峰)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為此於1962年

在河北承德與內蒙交界處

一個國營林場正式成立

名為

塞罕壩機械林場

塞罕壩在明末清初

曾擁有廣袤的林海

但當1961年林業專家來此考察時

卻已經是飛沙走石、寸草不生

經過多天的考察

才在塞罕壩東北部紅松窪內

發現了一株落葉松

(塞罕壩紅松窪落葉松,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這株孤獨的松樹

既是環境惡化的證明

也是恢復生態的希望

但要在此種樹

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

低溫

塞罕壩年均氣溫僅有零下1.2℃

極端最低氣溫低至零下43.3℃

(冬季塞罕壩,攝影師@葉家騏)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低溫、大風

以及乾旱

讓從外地運來的樹苗

栽種後成活率還不到8%

解決問題的關鍵

在於自主育苗

從種子開始精心選育

採用全新的育苗技術

提高樹苗的質量

當冬季嚴寒到來時

將育成的樹苗埋在冰雪之下

待到春天來臨時再迅速栽種

提高樹苗的成活率

(請橫屏觀看,塞罕壩林場人工栽種,攝影師@王龍)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而樹苗的栽植

也首次採用了來自波蘭的拖拉機

和來自蘇聯的植樹機

首開機械栽樹的先河

大大提升了造林的效率

(塞罕壩林場機械栽樹,攝影師@王龍)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早期的塞罕壩

大多在相對平坦的區域植樹

而隨著技術的提升

人們開始向較難處理的石質陡坡攻堅

這些石質山坡

山高坡陡、土壤貧瘠

在這裡造林

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時間

(塞罕壩林場石質陡坡造林,攝影師@王龍)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最終

從一個個小坡

到整個一面大山坡

這些塞罕壩的“硬骨頭”也被解決

(請橫屏觀看,塞罕壩石質山坡造林成果,攝影師@王龍)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如今的塞罕壩

已有人工林112萬畝

森林阻止了流沙的擴大

6級以上大風日數也大大減少

(塞罕壩林場林海,攝影師@王龍)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除此以外

人們還在農田、村鎮和城市

營造了各類防護林

首先是

農田防護林

在田地周邊

垂直於主要風向

或沿著道路、溝渠

種植成排的樹木組成林帶

若干林帶交錯形成防護林網

(請橫屏觀看,河南濟源小麥主要產區農田林網,攝影師@鄧國暉)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林網使得風速降低

改善了局部的氣溫和濕度

形成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小環境

東北的農田林網

可將玉米產量提高10%

(內蒙古額爾古納市農田防護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與農田防護林類似

在草原上還會營造

草場防護林

即為了保護牧場

而種植的“田”、“目”形林網

或是為了保護牲畜

種植的島狀的樹叢

被稱為“綠島”或“樹傘”

(內蒙古烏蘭布統的草原防風白樺林帶,攝影師@王寧)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而在村鎮、城市和工礦區

則有為改良環境而營造的防護林帶

以及道路兩旁的行道樹

公共綠地、公園等

(河北雄安新區春季植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各類防護林

組成太行山綠化工程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讓綠色鋪滿燕山、太行山、陰山、大青山

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太行山下愚公渠兩岸人工林,攝影師@鄧國暉)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但在生態問題之外

我們也面臨著經濟發展的問題

木料、燃料、飼料等物資的短缺

常常導致濫砍濫伐

因此防護林不應只有生態功能

更擔負著經濟功能

這便是

經濟型生態工程

例如在巴丹吉林沙漠

當梭梭長成後

便可在其根部接種寄生植物肉蓯蓉

肉蓯蓉是中藥材

可帶來經濟效益

生態與經濟的雙收益

則進一步保證了

防護林的持續發展

(梭梭與肉蓯蓉關係,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此外還有生產木材的用材林

生產燃料的薪炭林

生產水果、油料、藥材等的經濟林

(請橫屏觀看,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柯柯牙,集生態林、經濟林和防風林於一體的人工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遍布東北、華北、西北的防護林

在1978年

匯聚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工程

三北防護林工程

它不再是單獨的林場

而是覆蓋從黑龍江到新疆

廣達406萬平方千米的體系

在它的範圍內

有雪峰冰川、大漠戈壁

茫茫草原、片片農田

海拔從5000米到100米

從季風氣候到高原氣候

適應不同環境的植物種類

多達3500餘種

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超級工程”

(請橫屏觀看,三北防護林規劃,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從1978到2017年間

三北防護林工程歷年造林面積

合計達46萬平方千米

水土流失面積減少67%

同時也扭轉了沙漠化面積不斷擴大的趨勢

在2000到2017年間

沙化面積減少1.8萬平方千米

(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昔日的沙洲變為綠洲,攝影師@魏蒙)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三北工程

也開啟了中國的

“生態工程時代”

更多的生態工程

相繼在全國範圍內展開

為中華大地帶來更多綠色


04

江河湖海

到此為止

我們的目光

只掃過中國的西部和北部

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是廣大的季風區

這裡降水相對充沛

但也面臨著特殊的困境

首先是地形

這裡遍布山地和丘陵

在陡坡上造林

需要進行大範圍的人工整地

坡面工程

對於坡度較緩的

沿著等高線挖出一級級台階

類似梯田

稱為水平階整地

(水平階整地,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而在坡度較陡的區域

為了保證坡面徑流

能夠最大限度流向植物根部

需要將坡地向內傾斜

反坡梯田整地

(反坡梯田整地,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或在坡面上

挖出一個個半圓形樹坑

坑與坑之間呈“品”字形排列

從空中望去仿佛魚鱗

故而也被稱為魚鱗坑整地

(魚鱗坑整地,製圖@羅梓涵/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從北方的山地

(寧夏固原,務林人花了六十多年給六盤山穿上五彩花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到南方的丘陵

(廣西上思縣人工桉樹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以及庫區與河岸

都可以通過大規模整地

建起層層綠色階梯

(江西上栗縣丘陵綠化,攝影師@胡寒)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最具代表性的

是遍布江河中上游的

水土保持林

在黃土高原

植被覆蓋度急劇增加

從1999年的32%

到2013年的59%

增加最明顯的延安地區

在2017年達到81%

與此相對的

是水土流失的減少

黃河的年均輸沙量

從20世紀70年代的13億噸/年

下降到不足3億噸/年

(陝西黃土高原綠化,攝影師@射虎)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而根據第二和第三次石漠化監測

從2011年到2016年

我國岩溶地區的石漠化面積

減少了16%

石漠化面積最大的貴州

也減少的最多

共減少了18.3%

(貴州三都都江鎮山林綠化和山間公路,攝影師@盧文)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而在江河源頭

則是

水源涵養林

從黃河水的主要產流區

祁連山、陰山、秦嶺

到東北的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

(大興安嶺森林,攝影師@鄭斐元)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覆蓋面積最大的

則是長江中上游

金沙江、雅礱江、岷江

以及漢水、嘉陵江、烏江等

江河兩岸的林海

(金沙江虎跳峽,攝影師@杜鵬飛)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遍布長江中上游的

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

組成另一個大型林業生態工程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範圍,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此外

珠江、淮河太湖、遼河流域

也都相繼建成防護林體系

而當我們沿著江河而下

來到沿海地區

又面臨新的問題

風暴潮造成的災害

沙質海岸地區的風沙危害

以及沿岸山區的水土流失等

因此我們需要

沿海防護林

其中最為獨特的

便是南方沿海的

紅樹林

紅樹並非一種樹

而是多種適應濱海鹽漬化

風浪環境的植物統稱

在中國東南沿海

人工種植的紅樹林形成一道屏障

減弱了風浪對陸地的侵蝕

(請橫屏觀看,廣東茂名電白區水東鎮沿海紅樹林,攝影師@盧文)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從大江大河

到湖泊、海岸

眾多生態工程

形成了一張巨大的保護網

讓綠色鋪滿整箇中國

(中國林業生態工程空間分布,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但眾多生態工程

並非完美無暇

而是存在許多問題

我們該如何面對過去的問題

又如何走向更好的未來?


05

過去與未來

自1978年

三北防護林工程實施以來

植樹造林就面臨諸多爭議

首先是

在不適宜種樹的區域種樹

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大部分區域本不適宜喬木生長

但為了迅速達到防風治沙的效果

我們曾在西北地區種植了大量楊樹

楊樹生長快,卻也耗水多

過度消耗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

而自己也因沒有水分補充

一個個死去

(今日新疆阿克蘇地區柯柯牙的綠化工程,道路兩旁成排的楊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早期的人工林

在栽種後常因缺少後續的撫育

造林樹種單一等問題

使得林木保存率較低

(河北張北縣,退化的人工林,攝影師@叢日春)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走過許多曲折的道路

我們也在不斷做出改變

讓綠化事業更加科學

造林質量更高

如更注重物種的多樣性

喬灌草結合

多樹種搭配

多林種同窗

最重要的是

從植樹造林

轉向生態修復

通過

天然林保護工程

退耕還林,退牧還草

將生活在不適宜人類居住的

土地退化、水資源短缺地區的人們

遷居到水源相對充足

土地質量較好的區域

進行生態移民

留下大地休養生息

慢慢修復原始生態

(海南白沙高峰村生態移民安置點,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建立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各類自然公園

以及更加綜合的國家公園

(江蘇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攝影師@孫華金)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71年

從西北大漠的草方格

到遍布中國大地的綠意

我們走過了漫長的道路

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但不可否認的是

當下的中國

仍是一個缺綠少林的國家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仍低於全球30.7% 的平均水平

人均森林面積

不足世界人均的1/3

人均森林蓄積量

僅為世界人均的1/6

我們還有大片的流沙

等待治理

在國家的十四五規劃中

生態工程將進行升級

國土空間被劃分為“三區四帶”

類似“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

生態補償型工程

將代替單純的植樹造林成為主角

(2021-2035林業生態工程發展格局,製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植樹的工具

也不再只有鐵鍬、鐵鎬、挖坑機

而是加入大數據、5G設備、無人機

人工智慧、航空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

可以肯定的是到規劃中的2035年

我們將有一個更加綠色的未來

(雲南在撫仙湖流域試點困難立地無人機精準飛播良種造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但最後

在這一個個宏大的生態工程之下

我想向無數個體的人致敬

他們也許是

常年堅守林場的夫婦

(2019年3月10日,山東臨沂,劉吉傳(右)和老伴在承包的馬陵山上植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是祖孫三代治沙的農民

(2019年8月7日,甘肅武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治沙人合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是主動走出大山的移民

是主動退出草場的牧民

是線上種樹的城市居民

是扛著樹苗上山的務林人

......

正是這些平凡的人

微小的行動

組成了中國的綠色洪流

(30年前,年過六旬的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伊莊鎮呂梁村農民劉開田簽下承包荒山徐山100年的契約,從此便帶著兒子劉繼忠在山上挖坑植樹、管樹,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2020年8月11日,專業植樹隊員在山東省青州市王府街道青龍山上挑運樹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2018年8月4日,河北張家口,萬全區紅旗溝村植樹造林的農民們將樹苗通過人力的方式將其背到山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最後的最後

我還想將敬意

獻給我們栽下的

每一株草、每一叢灌、每一棵樹

從工程的視角而言

它們也許只是“零件”

但對於親手把它們栽下的人們而言

它們是和我們一樣的生命

是與人類齊肩並行的物種

感謝你們

也請與我們繼續

並肩而行

(2016年3月2日,安徽省含山縣陶廠鎮,易厚掌挑上不易著火起隔離作用的楓香樹到山上種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植樹造林,如何改變中國?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成冰紀

圖片:李嘉欣、余寬

設計:羅梓涵

地圖:鞏向傑

審校:王朝陽、雲舞空城


專家審核(排名不分先後):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盧琦 研究員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 劉秉儒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瀋陽套用生態研究所 朱教君 研究員

【主要參考文獻】

[1] 王治國 等. 林業生態工程學[M]. 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R]. 2019.

[3] 國家林業局. 中國荒漠化和沙化簡況[R]. 2015.

[4]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中國森林資源概況[R]. 2019.

[5] 國家林業局. 旱區造林綠化技術指南[Z]. 2016.

[6] 國家林業局. 旱區造林綠化技術模式選編[Z]. 2016.

[7] 朱教君,鄭曉. 關於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展望——基於40年建設綜合評估結果[J]. 生態學雜誌. 2019.

[8] 顏長珍, 王建華 .中國1:10萬沙漠(沙地)分布數據集,國家冰川凍土沙漠科學數據中心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 The End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