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老虎和獅子都是獸中之王,它們究竟誰更聰明呢?這個問題一直是個公眾關注和科學研究的熱點。有人說群居的獅子理應比獨居的老虎更聰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老虎擁有現代大貓的“最強大腦”

英國牛津大學的諾布尤基·山口教授和蘇格蘭博物館的安德魯·基奇納教授蒐集了歐洲博物館中館藏的370個獅子頭骨、225個老虎頭骨、32個美洲虎頭骨和42個花豹頭骨,他們測量了四種豹屬大貓的顱全長,即頭骨最大長度;以及腦容量,即顱骨內腔容積。

研究發現,獅子的腦袋最大,往下依次是虎、美洲虎和豹。相應的,美洲虎和花豹的腦容量也較獅、虎為小。然而,老虎卻在顱全長比獅子小6%的情況下,腦容量反超獅子16%。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而且,花豹、美洲虎和獅三種大貓的腦容量基本是與顱全長等比例放大的,而老虎的腦容量按比例比它們三個高出一大截子。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兩位專家用顱全長比腦容量得到舍恩伯格指數,該指數越小意味著大腦相對頭部越大。結果發現,獅、美洲虎和花豹的舍恩伯格指數都在1.3-1.4左右,老虎的舍恩伯格指數則只有1.1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有人說,這是因為老虎的體型比獅子大。著名貓科專家赫默教授指出,老虎相對獅子身體較大而腦袋較小,因此在顱全長不如獅子的情況下體重能反超。如此說來,老虎的舍恩伯格指數較小可能只是反映了老虎顱全長較小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老虎的腦重占比更大。

然而,這種解釋是站不住腳的。首先,山口教授和基奇納教授仔細檢查了獅子和老虎所有的野外科考數據和記錄完備的狩獵數據,發現所謂虎比獅大的流行觀點至少在物種平均體重上是不成立的,巨大的東北虎、孟加拉虎被馬來虎、蘇門答臘虎這些小亞種扯了後腿。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蘇門答臘虎:現存最小的虎亞種,雄虎重約110千克

按獅和虎現存所有亞種的加權平均計算,雄獅平均約175千克,雌獅約120千克,雄虎約160千克,雌虎約115千克,上述均已扣除胃容物。也就是說,老虎平均體重與獅子相差無幾甚至可能還略小,但腦容量顯著更大。

更有說服力的是,最小的虎亞種巴厘虎雄性顱全長平均296毫米,腦容量為296立方厘米;而最大的獅亞種南非獅雄性顱全長達380毫米,腦容量卻僅271立方厘米。巴厘虎的顱全長只有南非獅的四分之三,體重相差近一倍,腦容量卻比後者大10%。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此外,早在40年前,艾森伯格就計算了四種大貓的腦形成商(腦重與體重之比),發現老虎的腦形成商是1.35,豹是0.85,獅是0.57–0.83,美洲虎是1.36。除美洲虎外,艾森伯格的結果與這次研究很接近,兩次研究都證實了老虎的腦子比獅子大。

獅、豹和美洲虎的舍恩伯格指數相近,它們彼此間也是最近的親戚,在距今290萬年前還有著共同的祖先,而老虎早在370萬年前就與這三種大貓分道揚鑣了。它們分家之後,老虎進化出了一個比較圓的腦袋,而另外三種大貓的頭部則變得比較狹長,圓腦袋相比長腦袋顱骨內腔容積更大,腦容量也就更大。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目前不清楚老虎演化出圓腦袋和大腦子有什麼生態和生理功能,因為我們找不到老虎在生態和行為上與另外三種大貓有任何不同之處。事實上,作為唯一一種群居貓科動物,獅子才是最特別的大貓。

20世紀70年代,赫默教授曾指出,群居動物理應擁有更大的腦子。然而,大量的樣本已經證實赫默教授的觀點是錯誤的,獨居的老虎確實擁有比群居的獅子更大的腦子,儘管腦大並不必然意味著聰明。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研究還發現,無論是獅子還是老虎,成體和亞成體、雄獸和雌獸的舍恩伯格指數都幾乎一樣,這意味著它們的相對腦容量沒有顯著差異。而顯著差異存在於圈養和野生個體之間,以及不同亞種之間。

獅子和老虎通常都是圈養個體的大腦相對較小。不同的是,圈養老虎的大腦只比野生老虎稍小,而圈養非洲獅的大腦則比野生同類小得多。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研究中測量的多數圈養獅虎都是野外捕獲的,只是在動物園中飼養了一段時間。然而,它們的腦容量卻已經比野生獅虎小得多。這說明在沒有遺傳改變的情況下,圈養獅虎的大腦也會顯著變小,這可能是因為圈養的生活條件影響了它們的骨骼發育

獅子的八大亞種中,亞洲獅的腦容量相對而言是最小的,其次是北非的巴巴里獅。mtDNA分析顯示,巴巴里獅和亞洲獅的親緣關係最近,說明這一支的獅子大腦比較小,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六個亞種大腦較大。野生亞洲獅甚至有一個比圈養同類更小的大腦。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老虎的九大亞種中,爪哇虎和巴厘虎的大腦相對最大,而毗鄰的蘇門答臘虎、馬來虎卻是腦子最小的。從頭骨解剖特徵來看,爪哇虎和巴厘虎比較接近,而蘇門答臘虎和馬來虎比較接近,這次研究再次印證了它們之間的系統發育關係。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其餘五個亞種中,東北虎的相對腦容量稍大,印度支那虎、裏海虎、華南虎和孟加拉虎差不多。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娜塔莉亞的實驗:群居的獅子勝出

美國有兩位美女科學家做過關於獅子和老虎誰更聰明的實驗,而兩次實驗的結果是相矛盾的。

來自邁阿密大學的娜塔莉亞·博雷戈設計了一種益智餵食箱,只要動物沿正確的方向拉動繩子,就可以拉開箱門,吃到箱子裡的肉。娜塔莉亞以斑鬣狗和三種大貓為實驗對象,共48隻動物參與了實驗,每隻動物有三次嘗試機會。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實驗示意圖:正確拉動繩子就可得到食物獎勵

實驗結果是,9隻斑鬣狗有8隻(88%)成功打開了箱門,21隻獅子有16隻(76%)成功,11隻豹有6隻(54%)成功,7隻老虎只有2隻(29%)成功。這個結果符合“社會智慧型假說”,群居的斑鬣狗和獅子的創新能力要優於獨居的虎和豹。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社會智慧型假說認為,群居動物需要不斷監視同夥,預測它們的行為並適時作出回應,以與它們協作或爭奪資源。認知能力較強的個體將從這種挑戰中獲益,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從而產生進化優勢。越複雜的社會,就越能促進認知能力的進化。

同樣是群居捕食者,斑鬣狗在實驗中的表現比獅子好,這可能是因為斑鬣狗的社會結構更複雜。斑鬣狗生活在等級森嚴的氏族中,而獅群成員之間地位是平等的。斑鬣狗在處理社會地位、社會關係等方面,要比獅子面臨更多挑戰。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美女動物學家娜塔莉亞在觀察獅子參加實驗

研究還發現,與獨居的虎、豹相比,獅子研究益智餵食箱的持續時間更長,表現出的探究性行為(包括轉圈研究,刨箱子,啃咬,抓箱頂,抓箱子一側,以及推動箱子)也最多,因而大大提高了它們的成功機率。

2015年,娜塔莉亞將她的實驗發表成論文,標題直言不諱地概括了她的觀點——社會性食肉動物運用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優於非社會性食肉動物。然而,僅僅測試了四種動物的少數樣本,真的對全體食肉動物有代表性嗎?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莎拉的實驗:腦子大的老虎扳回一局

​懷俄明大學的莎拉•本森-阿姆拉姆也在2015年將她的研究成果發表了論文。她的研究更為周密、詳盡,涉及哺乳綱食肉目的9科39種。莎拉也設計了一種益智餵食箱,動物拔出門栓就可以打開箱門,取食箱中的食物。實驗動物取自北美的9家動物園,每種動物有1-9隻個體參加實驗。

參與實驗的五隻獅子各進行了3-4次嘗試,只有哥倫布動物園一隻名為Tomo的雄獅兩次成功打開了箱子。

六隻東北虎參與了實驗,其中四隻試了兩三次均沒有成功。波特公園動物園的雌虎Telamley進行了10次嘗試,前四次中第1、3次成功了,第2、4次失敗了,第5次後漸入佳境,次次成功。同一家動物園的雄虎Sevaki做了5次嘗試,前兩次成功了,後三次不知什麼原因未能打開箱門。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共13種貓科動物參加了實驗,其中8種有至少一隻成功通過了實驗。除獅、虎外,還有雪豹(3/4,意為4隻參與實驗,3隻成功),美洲虎(1/1),漁貓 (1/2),藪貓(2/5),短尾貓(3/7),和兔猻(1/2)。有5種貓科動物所有個體全敗,它們是豹(0/3),獵豹(0/9),山獅(0/4),獰貓(0/2),和虎貓(0/2)。

在娜塔莉亞的實驗中與三大貓競賽的斑鬣狗,在莎拉的實驗中同樣表現不凡。共5隻斑鬣狗參加了實驗,來自丹佛動物園的兩隻雄鬣狗取得了成功。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就娜塔莉亞實驗中的四種動物來說,在莎拉的實驗中斑鬣狗的開箱成功率依然是最高的,為40%。老虎的成功率為33.3%,躍居第二,獅(20%)和豹(0%)則降至第三、第四。

兩個實驗結果的差異可能是由於實驗道具不同,娜塔莉亞的實驗是拽繩子,莎拉的實驗則需要拔出門栓,相對而言後一個實驗難度更高一些。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個體差異,個別動物園中的一些動物可能經過了訓練,比較聰明。

莎拉的實驗發現,食肉動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腦形成商(腦重/體重)強烈正相關,擁有較大大腦的動物在實驗中表現更好。參與實驗的9個科中,成功開箱個體比例最大的是熊科(69.2%),其次為浣熊科(53.8%)和鼬科(47.1%),都是腦形成商比較大的。而表現最差的是獴科,沒有一個個體成功開箱,獴科的腦形成商也是食肉目里最小的。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總的來說,犬型亞目的大腦相對貓型亞目較大,智力表現也較好。唯一的例外是犬科,犬科擁有食肉目中僅次於熊科第二大的大腦,但在實驗中的表現卻很糟糕,成功開箱的個體只有24%,是除獴科外表現最差的。參加實驗的三隻狼全敗,沒有一隻打開過箱子。

莎拉的實驗對食肉目的智力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這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她的實驗以大數據否定了赫默及娜塔莉亞關於群居動物更聰明的論斷。莎拉將實驗動物分群居和獨居動物兩組進行對比,發現群居動物的智力表現並不比獨居動物好。至少在食肉目中,複雜的社會生活對於智力的提升無所裨益。

成大群生活的縞獴(平均每群23.7隻個體)在實驗中全軍覆沒,而作為獨行俠的北極熊、棕熊、黑熊和狼獾所有個體都一次性通過了實驗。貓科中唯一群居的獅子智力表現不過處在中游水平,大腦更大的老虎在這次智力競賽中打敗了群居的獅子。

老虎和獅子究竟誰更聰明?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有關獅虎誰更聰明的爭論還將繼續,然而研究已經證實,老虎有一個相對更大的大腦,而獅子更為豐富的社會生活對它們的智力提升幫助並不大。至於獅、虎的智力表現,我們現在只能說不同個體有差異,而且它們可能分別擅長做不同的事。

參考文獻

  1. Nobuyuki Yamaguchi, Andrew C. Kitchener, Emmanuel Gilissen and David W. Macdonald (2009). Brain size of the lion (Panthera leo) and the tiger (P. tigris): implications for intrageneric phylogeny,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s and the effects of captivity.
  2. Natalia Borrego, Michael Gaines (2015). Social carnivores outperform asocial carnivores on an innovative problem.
  3. Sarah Benson-Amrama, Ben Dantzerc, Gregory Strickere, Eli M. Swansonf, and Kay E. Holekamp (2015). Brain size predic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mammalian carnivores.
  4. J.F. Eisenberg (1981). The mammalian radiations. 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evolution, adaptation, and behavior.
  5. H.Hemmer (1978). Socialization by intelligence.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