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柚子,我是香泡”,你是不是也常常將它認錯!

香泡又稱香櫞、香水檸檬,是芸香科柑橘屬的植物;和檸檬的外觀上相似;是猶太人慶祝住棚節必備的植物之一。主產於浙江、江蘇、廣東、廣西等地。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有短而堅硬的刺;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的葉子,邊緣有鋸齒,沒有葉翼;一年多次開花,花大帶紫色,花柱常宿存。香櫞味辛、微苦、酸,性溫;歸肝、肺、脾經;氣香行散,可升可降;具有疏肝理氣、寬胸化痰等功效。

“我不是柚子,我是香泡”,你是不是也常常將它認錯!

香泡

香泡的歷史記載

香泡最早出自《本草圖經》:枸櫞,如小瓜狀,皮若橙,而光澤可愛,肉甚厚,切如蘿蔔,雖味短而香氛,大勝柑橘之類。陶隱居雲性溫宜人,今閩、廣、江西皆有,彼人但謂之香櫞子,或將至都下,亦貴之。

《綱目》:枸櫞,產閩、廣間。木似朱欒而葉尖長,枝間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有長一尺四、五寸者,皮如橙、柚而厚,皺而光澤,其色如瓜,生綠熟黃,其核細,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襲人。

香泡在古代稱香櫞枸櫞栽培史在中國已有二千餘年。東漢時楊孚《異物志》(公元1世紀後期)稱之為枸椽。唐、宋以後,多稱之為香櫞。

在雲南西南部白族,彝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人家的庭院裡以香櫞樹做為綠化樹種,當香櫞果實成熟後採摘下來經過簡單加工用糖煮製成香櫞蜜餞,裝入陶罐密封之後可以保存一兩年的時間,是當地人民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宴客時招待客人的一道精美甜點。

蘭谿市人民與香泡的深厚感情

蘭溪人對香泡應該不陌生。香泡是江浙滬一帶的習慣叫法,中國中南部很多地方統稱柚。香泡的果皮能入菜,也能醃製成蜜餞,吃法多種多樣。香泡花開時,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到了金秋時節,當金燦燦的香泡掛滿枝頭時,空氣中還會瀰漫著淡淡的果香。

近年來,香泡樹被廣泛用於園林綠化,深受各地居民的歡迎。女埠街道泉湖村種植香泡已有460多年的歷史了,每家每戶的院子裡幾乎都栽有香泡樹,田野上、菜地里、村道旁,只要有空地,便有香泡樹。每到花開時節,整個村莊都會被花香所浸透。

泉湖村是蘭江邊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僅有643人215戶。這個小村莊,沿江而建,因水而美,四季風光如畫。漫步在泉湖村里,處處皆是景:池塘中有鴨子戲水,竹林里有小雞啄食;綠樹掩映著白牆黑瓦,河湖環抱著曲徑通幽……眼下正值香泡花開,—葉碧玉,花似瓊瑤,一排排、一片片,蔚然成陰,芳香襲人。

據泉湖村的香泡種植大戶方永南介紹,香泡花期約有25天,花香較香樟悠長,較桂花醇厚,久聞不膩。“我們村種植香泡的歷史非常悠久,幾乎每戶人家都有種植。

2015年,村里又從福建引進了新品種,傳統的香泡得到了改良,經濟效益越來越高。”村民一人種植60多畝香泡樹,能採摘了200多擔,收入約有3萬多元。而一棵10厘米左右的香泡樹,價格在1000元以上,成色好的能賣到2000多元。泉湖村的香泡樹名氣大,最近幾年前來採購的人也越來越多。

最近幾年,隨著村民的經濟條件改善,家家戶戶造起了新房子,但他們的香泡情結卻沒有改變,新房子的院子裡也都會習慣地種上香泡樹。美麗鄉村的內涵在於每個村獨有的文化和特色,對泉湖村而言,香泡樹便是他們獨一無二的標誌。人間四月芳菲盡,而泉湖村香泡則剛剛盛開,若有閒暇時光,沿著蘭江大壩一路尋香而去,說不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我不是柚子,我是香泡”,你是不是也常常將它認錯!

香泡樹

“櫞來圓夢”——杭九中第四屆香泡創藝文化節

杭九中第四屆香泡創藝文化節的主題叫“櫞來圓夢”。“櫞”是指香櫞,香泡的學名,此次義賣的物品,都是根據學生的創意來設計製作的,以香泡為原材料。“圓夢”有兩層意思,一是義賣所得款項,將用於給貴州黔東南一所國小的孩子購買棉被等過冬物資,讓他們過個溫暖的冬天;二是該校想通過這樣一個平台讓學生圓一個創新創造的夢。

所以,就有了現在全校上千名學生跟香泡較勁的壯觀場面。但為啥杭九中學生搞創新,喜歡選香泡做原材料呢?原來,十幾年前該校種了近30棵香泡樹,如今一到深秋,就碩果纍纍,整個校園都香噴噴的。

每年這個時候,學校都會組織師生集體採摘,所以香泡成了每個杭九中學生高中時代最深刻的記憶,還有畢業生以香泡為靈感創作了一部小說。

為更好地宣傳學校的香泡文化,與更多人分享豐收的喜悅,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展示平台,激發創新思維和創造精神,從2015年起,學校將香泡採摘與社團活動結合,作為全校的一項盛事舉辦,並命名為“香泡創藝文化節”。接下來半個月,學校會陸續開展香泡義賣、香泡社團、香泡手繪、見字如面和香泡詩繪等活動。

今年“香泡創藝文化節”專門設定義賣活動,是因為該校派了兩位老師支教貴州黔東南,所以學生們也在想能為那裡的孩子做點什麼。老師也走訪過不少山區裡的國小、中學,最近聽當地一位老師說起,那邊的孩子過冬的物資比較缺,比方說棉被等等,所以想到了用義賣的形式籌款。

“我不是柚子,我是香泡”,你是不是也常常將它認錯!

杭九中第四屆香泡創藝文化節

義賣的香泡產品,有吃的、喝的,也有用的、看的。吃的、喝的,都是該校學生創意頭腦風暴的成果高中生們拿著腦洞大開的食品清單和學校西點房聯繫,與大廚們商定哪些能付諸實際後,前一天採摘一堆香泡洗乾淨,再送去西點房製作。至於可以用的“香泡空氣清新劑”,則是該校“生物作坊”社團選修課上的成果,老師指導學生們提取了香泡的純露做的,在現場超受歡迎。

還有拿來看的“香泡明信片”,是此次“見字如面”活動的成果。該校國內國外都有不少友好學校,想給他們寄一張自己設計的明信片,一來是傳遞祝福,二來通過香泡來架起溝通橋樑。為了體現九中特色和師生們的創造力,明信片上印的照片,是該校老師的攝影作品,還用上了去年師生們寫的詩,主題也都是香泡。


參考資料:

(1)、《本草圖經

(2)、《綱目

(3)、《異物志》

(4)、《杭九中》

(5)、《栽培植物》

(6)、《山野的日常》

(7)、《過去的鄉居生活》

(8)、《園林景觀植物從書》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