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人渣嘯西風

字數:3295,閱讀時間:約6分鐘

編者按:相對於步下的武藝來說,馬上武藝普通人是比較陌生的。騎兵刀現在還有保留的騎兵連偶爾還能看到一些刀砍草人的表演,但是如果說起古代馬上武藝最常見的騎槍,對此有了解的人就很少了。大家都知道古代騎兵都喜歡用騎槍,但是說到具體怎么用,似乎就只有歐洲騎士騎槍對沖的畫面,看起來只能拿著騎槍什麼都不做,用騎槍指著對方衝過去就完事了。感覺好簡單好枯燥好沒技術含量。而現實是,怎么捅中對方不被對方捅死,這是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騎在馬上怎么使用長槍。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馬上武藝當然不可能是看起來只是把長槍端平了讓馬沖這么簡單,畢竟肯定不會有人根本都不反擊,就是站在那給人捅。戰鬥中,大家都想殺死對方,那么比如大家都用長槍,敵人也拿長槍打算捅你,你要怎么做呢?老老實實啥都不做,只是拿槍指著對方等馬衝上去互捅?那兩人不就都同歸於盡了?如果來個老電影裡常見的鐙里藏身之類的技巧,確實可以躲開對方捅刺,但是你也沒有辦法攻擊對方不是嗎?所以顯然這些都不是什麼好的方法。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騎槍的使用技法有很多,騎槍哪怕只是捅刺也分至少四種持槍手法,分別是:單手正手持槍,單手反手持槍,雙手正手持槍,雙手反手持槍四種基本持槍方式。當然具體在每種類別下其實也有不同的手法,這裡就不細說了,先介紹這四大類的持槍手法。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上圖為清代郎世寧所繪的《阿玉錫持矛蕩寇圖》,這是比較標準的單手正手持槍,這種持槍方式最著名的就是歐洲騎士們最喜歡用的夾槍衝鋒。到現在為止歐洲還有一些穿著盔甲進行夾槍衝鋒比武的表演賽。觀眾們往往看到兩名騎士錯身而過的瞬間,騎槍都撞斷了,覺得十分精彩。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但實際上這種表演是很安全的,這在於馬的跑道,一般這種表演賽兩匹馬的跑道都在自己的右側,這樣右手持槍往左捅,一下就能把本來就做的比較脆弱的空心騎槍別斷。觀眾們覺得騎槍都撞斷了,簡直玩真格的,然而實際上只不過是表演而已,相對還是安全的。在古代,真正的騎士不管是馬上比武還是戰場衝鋒,需要搶占的是左手位,這樣才能保證右手的騎槍和馬匹衝擊角度相同,這樣捅中對手,即便是穿著全身盔甲,依然很容易因為馬匹奔跑的強大動能刺穿盔甲殺傷敵人。即便是馬上比武用的加厚盔甲,在當時也有很多貴族乃至國王在騎槍對沖中意外身亡。所以英國等老牌國家開車都是靠左行駛,就是源自於騎士搶左手位。只是美國獨立後為了顯示與英國不同,就非要靠右行駛,導致現在靠右行駛反倒成了更廣泛使用的交通規則。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高橋馬鞍

這種單手正持槍的握法,因為捅刺的發力很正,幾乎是和馬匹衝擊的方向角度相同,這樣刺中敵人衝擊力很強。歐洲騎士也都是在高橋馬鞍出現後才開始廣泛使用這種夾槍衝鋒的方式,在此之前這樣夾槍衝鋒很容易捅到對方時反而因為反作用力把自己撞下馬。這種持槍方式因為單手持槍,對於長槍的超控性相對偏弱,對於自身左側的攻擊只能拿盾硬扛,所以更適合大規模成隊形的衝鋒。也就是後期板甲出現,因為板甲防護面積很大,但是視野狹小,導致難以用出複雜的技術,才成為馬上比武的方式。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上圖為亞述末代帝王阿樹爾巴尼帕位於尼尼微北側宮殿的浮雕,可以看的比較清楚,這是單手反持槍的方式。這種持槍方式主要流行於馬鐙出現前,因為沒有馬鐙和高橋馬鞍,馬匹沖得快了,刺中敵人時反作用力很容易讓自己落馬,而且刺中敵人後也不很好拔出長槍。所以單手反持槍更多的是向斜下發力捅刺,因為發力方向和馬匹衝鋒的方向並不一致,所以衝擊力相對較小,而且拔槍也很順手,向上一提即可,如果沖得快了,手腕自然轉動,向前一提就能從已經錯身而過落在身後的敵人身上拔出長槍。不過這種持槍方式也並沒有因為馬鐙的出現而消失,依然有這種持槍方式在繼續使用。這種持槍方式一般握住長槍相對靠中間的位置,相比歐洲夾槍衝鋒持槍在長槍的後部來說,哪怕兩人用同長度的長槍,反手持槍也要短一截。所以一些武藝高強的人,會先用另一隻手撥開甚至抓住對方先捅過來的長槍,然後反手持槍短這么一節,正好可以在撥開對方長槍後捅中對手。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使用雙頭槍,握槍桿中後部,正手一擊不中立刻順勢調轉槍頭改反手持槍再捅一次。也因為衝擊力較小不易落馬,近代騎兵因為不穿盔甲,面對無甲對手,不需要太強的衝擊力,所以近代騎兵也經常使用單手反手持槍的手法。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上圖為清代《兵技指掌圖說》,這種雙手正手持槍的方式是中國,乃至東亞最為流行的持槍方式,這種持槍方式的優點自然是雙手對於長槍的操控性很強,能夠做出的技術動作大大增加,相當一部分步下長槍的技術在馬上也能用的出來,可以比較容易撥擋對方的武器並順勢進行反擊,而且還可以比較方便的倒手,保證無論敵人從左右兩邊哪邊衝過來,都可以較為方便的攻擊到。不用專門去搶左手位,在馬上進行格鬥更加的靈活多變。也可以使用類似步下槍術的滑把技巧,前手虛握,後手握住槍桿後部把長槍推出去,這樣等於憑空長出一米左右的距離,可以很容易干擾對方對距離的預判。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甚至於兩名戰士騎馬追逐,接近並排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複雜的攻防動作,這是單手持槍絕對無法做到的事情。雙手正持槍既可以衝鋒,也可以在騎兵纏鬥時進行作戰,如果是長刃的馬槊一類武器,還能用出一些揮砍的技術。可以說雙手正手持槍各種優勢都非常明顯了,所以這種持槍方式在東亞廣為流行。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上圖為撒馬爾罕古城大使廳壁畫,《唐高宗獵豹》,可以看到是比較清楚的雙手反手持槍的姿勢。這種持槍方式比較少見,一般主要對付位置較低的對手。也可以兩臂伸直探出馬側捅刺側面衝過來的對手。當然也有用雙頭槍這種兩頭都能捅的長槍,不必倒手,直接調轉槍頭變反手捅。但無論如何,這種持槍方式適用範圍較窄,可以算是四種持槍方式中最冷門的持槍方式了。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馬上使用長槍格鬥的技法很多,四種持槍方式也都可以不斷轉換,並不一定非得拘泥一種持槍方式,不同情況換用不同的手法。具體套用上,以對手也是同樣持長槍的騎兵為例。比如可以雙手正持槍撥開對方刺過來的長槍然後捅死對方,也可以單手持槍控制馬速讓對方預判失誤然後捅死對手。如果對捅中對手沒太大的把握,也可以捅對方的馬,畢竟馬比人多一個身位,雙方都握長槍後部去捅刺,肯定是先捅到馬。如果對方身穿重甲捅不進去還可以撥開對方長槍,順勢倒持槍用自己槍尾把對手砸下馬。如果對方有馬鎧,也捅不進去,還用把長槍伸出去絆對方馬腿的技術。還有一隻手抓對方騎槍,另一隻手捅對方的技術,甚至還有空手奪對方騎槍的技術。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現實不會像影視劇或是動漫遊戲中那樣大開大合,長槍揮得跟個直升機一樣。現實中動作越小破綻越小,越不容易被對方預判,旁邊的人可能根本沒看清楚怎么回事,一邊就已經落馬了。畢竟藝術作品的需求就是讓觀眾看明白髮生了啥事,但現實就得讓對手看不清到底發生了啥就死了才是最好的。

古代騎兵如何在戰馬上使用長槍,真像電影裡那樣騎槍對沖嗎?

最後假設一個對抗場景,來舉例讓大家更方便理解馬上武藝。假設你和對手騎馬持槍相互開始對沖,你打算撥開對方的長槍反捅,但是怎么才能保證一定撥得開呢?對方單手持槍,那你雙手持槍,兩隻手肯定能撥得開對方一隻手。但是對方看到你雙手持槍,他肯定知道自己單手撥不動,他也不想死,那怎么辦呢?對方一隻手拿韁繩可以更方便控馬,於是對方在你看準了打算撥的瞬間讓馬減速,你一下撥空了,他就打算趁機捅死你。但是你反應很快,在撥空的瞬間決定改捅對方馬,畢竟槍頭在最前面,距離馬身還有一截距離,撥槍動作不太大的話,是可以做到緊急變招改變角度捅馬的。於是在對方捅中你之前,對方的馬先倒了。對方落馬可能直接摔斷了脖子,穿盔甲也沒用。然而你們兩人的博弈過招只發生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沒有藝術作品中倆人長槍揮的各種殘影光芒,也沒有乒桌球乓打半天,旁觀的人可能只看到倆人對衝然後其中一人就連人帶馬滾地上,他們可能還覺得好無聊,兩個人就是簡單的衝上去刺了一下就完事了,但實際上其中雙方進行了快速的多次變招。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人渣嘯西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著作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