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上班就是為掙錢。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絕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上班一直處於壓抑甚至緊張的狀態。先從這個角度出發。

怎樣看待“上班就是為掙錢。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上面是五年前比較著名的調查數據,調查了全球142個國家,總共1.8億員工。Engaged這個詞,在這裡應該譯為"工作融入感"在世界範圍,只有13%的員工認為自己上班擁有這種融入感。然後"東亞"居然是最極端的一個地區,才6%。另外,"Actively Disengaged" (主動選擇不融入工作)的員工比例,在很多都高於融入工作的比例。

融入感這一點跟人人開心程度關係很大。至少,大家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都花在工作環境裡面了。

有的人喜歡宣傳中國人多么勤勞熱愛工作,但不一定真的這么回事。有的情況下,雖然工作時間長,很認真在加班,但是缺乏這種存在感的意義、動力、精神,效率反而會很低的。再說,大眾都不開心,勤勞和生產還有什麼意義呢?

說到這些工作存在感/融入感的問題,首先想到了以下 maslow 金字塔。

怎樣看待“上班就是為掙錢。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隨便搜出了這箇中文版本的,夾雜了一些英文版本來沒有的東西,不太贊同順序,先忽略吧。。。反正大概意思明確,必須滿足下一層的各種需求才有可能上升到成功解決上面一層。如果吃不飽飯,不方便考慮其他資源和安全。如果生活基本條件不穩定,很難發展人際關係。如果沒有一個社會框架網路,就不太容易發展自己的技能。最後,你有所自信,以及滿足了下層的積累條件,這才有可能順利 Self-Actualize(自我實現)。

這個"自我實現",其實跟金錢財富沒有半毛關係的。因為還有很多種滿足條件的渠道。不過,能夠達到這種快樂自由境界的仍然是很少數的。在中國的現實當中,也確實需要一定的財富自由。這個跟馬克思理論相關,因為人類最終理想社會中,其核心就在於讓每個人都很輕鬆走到自我實現的一步。對很多人來說,目前還很難想到這一天。

工作滿意,也就是工作自信,一般需要爬到這個金字塔的藍色上層。很多人做不到又是為什麼?這個問題很深啊。有時候,社會規則也阻礙了許多爬上去的機會。 特別是中國。舉個例子,中國很多人只有工作成功之後才能找到愛情以及社會的認可。但在Maslow這個模型裡面,必須先有了愛情以及社會認可才可能更順利走入工作成功的境界。或者必須先有了一定的財產房產(如這箇中國譯者所暗示)才可能自我實現。如果你沒掌握穩定自我實現的條件,何談財產房產?這是中國特色社會的一些惡性循環的bug,導致更多中國人一直爬不上去,然後一直都不怎么滿意(我覺得)。西方社會文化沒那么複雜,(比如談戀愛的條件更輕鬆更開放)。。。也許有很多類似的阻礙,但真沒那么殘酷,沒那么傳統,沒那么重。在西方,爬到自我實現境界還是相當容易了一些。

對於工作,我覺得另一種金字塔模型更簡潔靠譜一些。。

怎樣看待“上班就是為掙錢。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意思:

先滿足 Competence(才幹),找到最適合自己具體擅長的技能強項。有了 Competence 方面的自信和穩定,下一步需要再滿足 Relatedness(關係)的需求。說白了,就是得到環境其他人的互相尊重,或者說互相依賴信任。這才會感覺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即使有了 Relatedness 方面的存在感,真正的工作開心,真正的自我實現,還得多滿足一個 Autonomy(自治)需求。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內容方向,制定自己的目標和過程,等等。

那我們分析一下。。。為啥絕大多數工作人員都無法建立這種金字塔。。。

1)Competence:

許多人工作一輩子還很難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東西。一輩子的無聊情緒,甚至絕望、自卑、放棄。有的反動分子會說,這是因為有的人天生就不可能提供任何獨特價值,只好服從精英,所以人家活該混不了,等等(雖然他們很少說得那么直接,但心裡底處就是那么認為的)。我是非常反對這類說法的。每個人肯定有某種相當超群的特能。問題只是目前社會制度狹隘,受限。各種教育體系都很喜歡給出固定的"同化"框架。逼著孩子滿足許多當地社會的硬要求。如果你不符合這個體系,則會遇到各種麻煩,漸漸還會被當作很爛的學生。也許英國教育更自由一些,讓孩子從小更大程度地探索接觸更多學識小類,學科分得更細。。。救了不少更加特別的孩子。他們比較容易找到更competent的事情可以做。據自己經驗,比起大多中國留學生,英國當地年輕人往往有更早細選具體領域的決心和意識,以及面臨著更廣泛包容的社會角色選擇和自由(很多中國人集中在某些內地聽起來最掙錢的科目上,經常受父母控制)。缺乏探索更大世界更多機會的經驗是一個因素,集體跟隨意識又是一個因素,社會對各行各業的包容公正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雖然這么吹英國,但是英國好多年輕人一樣覺得自己沒有在做自己真正最想做的事情。迷茫的人也不少了。我也算是迷茫了很久,到底最適合做什麼?最近,快30歲了,才稍微有點意識到自己的特長所在。並不是特別底層計算機寫代碼的東西,也不是特別數學研究模型的東西,而是整個系統的架構設計以及策略細節。。。如何實現某種功能結果才是我最熱愛思考創意的一種問題。暈,往回看過去十年,總結什麼時候最開心最有存在感,終於才總結找到一種共性來,也算是一個啟發吧。有點離題。。。不過工作分類以及教育分類就是那么模糊的一回事。你再想一想,無論哪個國度,當代社會不就這么喜歡搞框框,特愛把人類文明萬物萬道分成固定的各個層級類別。學起來還總需要按照什麼順序,也算是一種傳統禮儀制度吧。這些層級分類規則真有那么絕對合理嗎?是誰想出來的學識架構?天上掉下來的?我相信這種制度已經毀掉了好幾代學生和勞動者,至少浪費損害了他們的很多時光。

2)Relatedness:

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討論一些當前社會的疑似毛病。為什麼我們現在很難十分融入工作環境?對部分人來說,部分情況下,那就是性格思維不合群。也許我們會默認認為,我們這行業大多數普通人全是一樣一樣的,那我們自己才有問題。可是,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有某一兩個維度跟別人不一樣。有特點。被逼迫符合大眾也是超級可惜的一件事。

中國也有這種必須合群才正確的壓力,而且更重。如果你某方面跟別人不一樣,那就是你有問題了,你就有責任改得跟主流一樣。別人來教育你怎么做。這種思路好變態啊。說得好像是一種素質和成熟的表現,因為某行業內就是被這么一群人所控制壟斷。但是你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好像也是非常沒有素質又不怎么成熟的表現呢?不僅缺乏包容心,缺乏開放心態,還真有點落後呢。如果所有人都一樣的性格,你的行業還有發展進步嗎?世界還有發展進步嗎?必須得有這種變異才推動了人類社會發展。一樣必須有這種變異才能推動某個公司向前發展。

最近也清楚地認識到了這種問題。我之前最順利成功的一個公司,有五個人。這五個人裡面,A、B、C、D、E,都有很明顯的性格衝突以及特色,各種匹配下也都能找到相同的站隊。聽起來非常奇妙。A 喜歡組織理解其他人都在做什麼以及仲裁解釋,也不怎么了解技術。B 喜歡每天做些重複的工作以及製造一些小工具,不怎么了解整體架構。C 喜歡底層操作的最佳化以及交易的現實問題,不怎么了解策略。D (我)喜歡設計製作各個零件的關係以及數據細節,不怎么了解底層最佳化。E 喜歡專注於奇奇怪怪的空想創新,不怎么感興趣細節和管理。如果一對一,那他們誰跟誰,還特容易吵起來吵大半天。但如果我們所有人一起合作探討,則總能很順利解決一些難題。如果說不合群,那我們都有某一點固執思想,不太符合另外四人的口味。在關鍵時刻,我們還很團結。這樣的一種組隊真的非常稀有,所以我至今都超級後悔離開。在那家公司的融入感才是最大最輕鬆滿意的。(這可能就成了另一種話題?以後另外寫吧)

問題是,在絕大多數公司,或者多數小組團隊裡面,可能就有N個人都屬於某種相同的性格,然後你那個特點角度根本就沒人重視。他們都不怎么委屈,但是你真的很委屈了,然後不開心了。你沒法順暢表達自己。或者,每個人心裡其實都很委屈,但是不好溝通這些,因為有一種壓力掛在上面。

這裡就必須說到一個更核心的本質文化問題了。。。

目前世界到處流行著一種信仰,那就是"競爭"。至於巨觀公司之間或國家之間的競爭,那是另一個話題,就不在這裡討論了,改天說自己看法。但很多人真會把這個思維放到公司內部,會放到個人同事上面。

為什麼我們工作起來覺得壓抑?為什麼我們找不到relatedness的融入感。。。哎,不就是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種懷疑其他同事的情緒嗎?不就是每個員工都想爬上去的問題?別人爬成功了,那我就失敗了。別人爬失敗了,那我就成功了。在這種零和前提下,誰還100%地配合?在公司裡面,大家心裡或多或少也都有這么複雜的關係。中國公司又是更嚴重了一些,因為相對沒那么透明,好多陰暗規則和關係。每個人都在矇騙或保密某方面的事情。真正的開放合作精神並不存在。善於開放合作的人又最容易被人搞破利用。這就是微觀資本主義的核心黑點之一。

大家或許覺得這個世界就是叢林法則,達爾文主義,強食弱肉,必須有其他人淘汰才能讓自己更成功突出。天然長遠正確的大道原則?都是一種競爭。。。但是你再深入思考這種問題,人的合作善意,還有altruism(利他主義),才是我們人類進化得來最偉大的共性優勢。為什麼今天有了文明?就是因為這一點。我覺得人類天然都有這種基本處事動力。自然也有許多自私貪性動力。也許,自私往往都是自己無法滿足某層面穩定感的後果。這兩種相反動力一直在我們心裡搖擺衝突。如果我能得到更多東西,我寧願你也一起得到,但是實在沒辦法的話,也考慮讓你吃虧,從而利用你。人人每天做事,也都是這么一種心理交流。

這個話題真的很難全聊完了。只想在此說清楚自己基本觀點。。。所有員工都遇到過這利弊糾結所產生的壓力,那也都是一種stress(煩躁)。這個stress在遠古人類的時候,動物祖先的時候,直接成了fight or flight response(要么我直接打你,要么想辦法逃掉)。其實,人類每次遇到控制,不能自由做事,也都有這類自然情緒反應。但我們社會規定了我們好多事情,不能直接打,也不能直接逃跑,所以我們學會把這些情緒吞掉了。吞了塞了太多,那就是某種抑鬱 depression,無法發泄。更多depression本質上就是無法表達自己對社會的不滿意。或者把社會奇葩規則內化了,莫名其妙開始覺得自己才有問題,然後自卑。

這depression的感覺,估計每個人都有經歷過。工作環境是特別明顯的一種吧。有的公司把事情搞到完全政治化了。最搞笑的就是所謂"競爭"制度(還有meritocratic精英選拔制度之類的),所帶來的大眾壓力病態。畢竟是競爭,那大部分人就直接輸掉了。這個制度從根本上就無法滿足所有人開心,因為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自然必須存在一大堆失望者和失敗者。這類體系的核心道理就是讓大多數人不開心,為了讓少數人越來越開心。怎么可能讓大眾在這種制度下保持努力的精神?怎么可能讓他們喜歡工作本身。

繼續囉嗦一點啊。。。赤裸裸競爭有時候帶來更加快速的進步,也可以提升所有其他人的生活質量什麼的,這一點我還是比較承認的。不過,同樣是這種體制最容易讓更多人內疚絕望。他們一直跟不上時代呢,一直處於奴隸被動的狀態,怎么辦?從全人類角度考慮,這還真需要一個更公正的人類互動模式,即使讓人吃到創新的一定的合理匯報,也不能讓他人因此受害受控制。要讓跟多人參與。(哎呀,這陽說下去就越來越政治了)

3)Autonomy:

這問題才是最有趣的。。。另一個模型版本,把這一點作為中心出發點。說的就是,如果一個人沒缺乏autonomy,那他也很難實現competence(因為不能自由選擇發展技能的方式),也很難實現relatedness(因為他一直處於被他人指揮控制的狀態,別人很難跟他自由互動)。

怎樣看待“上班就是為掙錢。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

所謂 Agency,那就是最高境界 "能負責某件事”/“願意負責某件事" 的意思。

就是說,Autonomy才是Agency的核心條件。占有一定Autonomy的人才可能適合Agency。不過給予寄託Agency也促使別人Autonomy變大(obviously)。

為啥那么我們當前社會沒有促進Autonomy?因為我們還生活在傳統資本主義終期裡面。整個體制都圍繞著讓民眾放棄自由意識,放棄自由需求。教育就像工廠一樣不斷地製造一批又一批聽話的新的成年人。那些對抗老師或與眾不同的人,有自己想法的人,因為不夠適應以後生產線的傳統秩序,所以會在這個工廠過程當中被排除掉擠掉,被扔給野蠻的外面文化。你沒有合格文憑,或者你沒有某某一點,這就被秩序忽略了。因為你不夠符合他們所想建立的金錢社會。他們以後讓你conform還有什麼辦法呢?他們讓你不斷消費購買各種東西,變成他們體制內的一個小零件cog,如果你有拒絕之意,恐怕早就被排除清洗掉了?

他們最希望的就是大眾所有人都把資本主義這些因素往心理裝,去信仰了。讓別人信仰的目標就是為了控制對方。他們給你看各種電視,一樣就是為了讓你覺得自己要學習大眾如何合群乖乖聽話。每個孩子心裡一開始都有很多複雜的異議,然後慢慢就被他們磨破了。因為無法同時處理自己某個觀點跟周圍所有信號的現實差異,cognitive dissonance。最後,大多數人都信了他么的一套。

這個"他們"是誰?我也不是陰謀論者,並不覺得世界背後有一幫黑屋裡的頂級邪惡精英。但是這個整體系統,已經走到了自我循環的超高境界。早就有一種默認自動的孩子篩選。該體系內,所謂成功的人,實際上就在某階段終於決定自己是"願意被控制"的人,那他們會得到各種利益回報。每一代的篩選,更加影響到了下一代的篩選過程。就因為摸不到誰是最大惡首,不存在什麼具體代表,所以更加恐怖!

每個公司貪利最大化,也需要一幫超級聽話的人。體系需要不斷地生產這樣的人。人家開心不開心,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他們火毒火燒也控制了這方面的任何輿論。

有時候,他們需要一些Autonomous的人。。。因為需要維持一個精英階層,也需要維持他們的"競爭"信仰。為了大家繼續掙錢,這些人也是可以容忍存在的。問題是,他們只會選那些已經幾乎接受體制規則的人。就算你心理能夠偽裝成他們那樣,到最後,你發財了,總會變的,變成他們的一員。這類實際很好被控制的人群,或許自我覺得開心滿意,永遠是極少數的。資本主義一代一代的延續與強化,這些崇拜金錢積累的人,或者崇拜花錢來換取認同的人,永遠是存在的,永遠可以被培養接受的,因而就永遠能夠繼承下去。他們信仰層級,因為他們是目前層級的最大得利者。偶爾有一些例外的聲音,同情別人,但還是很容易被主流排擠。也許他們在體系內成功了,捐了很多錢,然後這種送錢還屬於那種層級制度。。。有個主方,有個民方。就沒人超脫金錢思維或資本本身的框框。真的很悲慘。

搞笑的就是這種體制很難培養為了工作本身(或某想法本身)而努力的人群。。。全都得跟金錢衡量才有可能被社會所容忍。。。首先得融入系統的這套規則才可能活得下去了。大多本來可以很Autonomous的人,因而也很不開心的。要么被傳統體制污染,要么被傳統體制破壞。

制度最奇妙之處就在於此。。。看本質,作為一個剝奪大多數人的階級系統,把人類分得越來越極端,遲早也會崩潰的。。。但這種東西竟然成功地讓大部分民眾信仰上了。就算只有民眾1%的人才可能從此得到快樂,剩下99%還真就那么信。。。

儘量不繼續說這一點好了。我完全相信這個制度遲早會有自然崩潰的一點。慢慢改革也一樣可以走到更好的制度。只是我們慢慢等著改革的這個過程當中,還有大數量的人民錯過而已。並不反對金錢本身,作為一個社會工具還很有價值。但是洗腦人民,讓金錢變成所有人的追求,真的超有毒了。這么極端的崇拜某個東西,至於嗎?這種控制也跟人類本性衝突很大。。。不斷地告訴別人,如果你做什麼,我就會怎么獎勵你,或者怎么懲罰你。。。然後你只是為了控制者的獎勵懲罰而做事,估計也沒啥長期精神上的發展。總是比著這種東西,拼什麼?世界永遠都會這樣?

(這不是說某國,而是所有國家一起的體制。現在他們擅長了這種整體制度的控制和利益,也都感覺到了,所以會希望不斷地持續下去。如果不擅長這類控制,那當然會換種模式了。大多數人當然沒有尊嚴了,當然不滿意了。有點搞笑。西方文化看起來更加接受比較極端的思想,但這只是主流接受範圍擴大了而已。舒服掌控的範圍稍微廣了一些。思想大海很多事情也一樣沒怎么被大家容忍共談。

好多話想說。我們回到原本話題上討論。。。我怎么看待這樣的言論?

我覺得,追求"不工作"是一種很高尚的願望。有一定的遠見。但同時也得希望所有人一起都不工作。如果你不工作,然後別人再為你工作,那都是一種基本剝奪。到時候,得好好反省自己這種行為和意識形態。

如果真的不想工作,可以換著思考"工作"有何意義?這個概念是誰輸出的辭彙?我們這個看似永恆的勞動體系是怎么回事的?至於那么崇拜別人給你傳輸的概念嗎?

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認真努力,那才是我可以接受的。做些自己本來不想做的,給別人辛苦做事,用來換錢,那是一種悲哀。因為你的價值被別人剝奪,你也毫無反抗作為。如果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囤錢,為了以後控制別人。。。那我就沒話可說了。。。別人以後怎么評價你呢?他們看不到?我自己也很糾結,做了很多年徹底無真實社會意義的金融工作。。。我為啥要做呢?我覺得很慚愧。

“上班就是為了掙錢",那就搞笑了。。。你自我意識怎么這么弱?這種思維,那你目前也是弱勢的。然後有這么一個體系正在每天各種壓迫控制你。你居然選擇崇拜那個模式的規則,然後希望成為裡面其中一個精英角色?然後幹嘛?繼續維持保護這個體系,繼續欺負別人?是不是因為你曾經被人欺負?難道有恐怖分子把你綁架了很久,最後就信仰他們的道理,然後自己也去做個恐怖分子?都無語了。

中國這方面的文化真的非常奇怪。英國也沒高到哪裡去,但至少不會那么直接地表示自己願意服從別人。服從信任別人,那都得有個理由啊。為了錢是個什麼破理由?

那么容易被所謂精英洗腦。。。他們就是希望你相信自己能夠變成他們的一員。但絕大多數人做不到。這是一種智商稅呢。他們希望你勤勞努力,好好給精英幹活。他們希望你愛國,維護他們的利益,也一樣。這些都是最典型的控制體系。你的自由意識哪裡去了?

我覺得我的立場已經夠明確了。今晚沒睡覺,先發了。有點囉嗦,到中間好像已經忘了其他的一些points。

相關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