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一張年畫和一座城丨
▲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供圖
《紅樓夢》書中第一回說道:
“這東南一隅有處曰姑蘇,有城曰閶門者,
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從明代“江南第一風流才子”唐伯虎生活的年月,
一直到清代康雍乾時期,
蘇州的確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超一線城市。錢、會花錢和會生活的人、
以及最巧的工匠們都聚在了這座城。至今每次去蘇州,
我都會聽當地人說: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蘇州是排在杭州前面的啊。”
傲嬌之情溢於言表。
▲ 著名的姑蘇版《姑蘇閶門圖》,“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資料圖片
我時常想像當年蘇州城內的盛景,
直到我看到了桃花塢木版年畫,
在此之前,
一直以為年畫就是胖頭娃娃抱鯉魚呢
▲ 姑蘇版《三百六十行》。資料圖片
在沒有相機和朋友圈的年代,
這座300多年前的超一線城市的樣子
都被桃花塢木板年畫生動地記錄了下來。
開封城不過僅一幅《清明上河圖》,
但是姑蘇城的傾城之美,
皆在桃花塢的畫裡。
1
明代大網紅唐伯虎和桃花塢年畫有什麼關係?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億。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唐伯虎這首著名的《桃花庵歌》就寫自桃花塢,它位於“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蘇州閶門內北城下,唐伯虎曾在此建築桃花庵別墅,晚年在此隱居。
這首詩道出了桃花塢木版年畫的淵源,而桃花塢木版年畫,本就源於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藝,明清時期的桃花塢是年畫的刻印和集散中心。所以,後人就將蘇州刻印的木版年畫稱作為“桃花塢木版年畫”。
▲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供圖
▲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供圖
▲ 桃花塢木版年畫的題材廣泛、刻畫細膩。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供圖
蘇州的手工藝品直接受到了當地文人生活和意趣的影響,相傳最早的桃花塢年畫,就是翻刻唐寅的《風流絕暢圖》。Emmm,僅從名字里,各位看官大致就可以看出,這其實是一幅春宮圖。
蘇州作為當時全國的出版中心,春畫本就是一個重要品種,是當時婚嫁風俗中用來“壓箱底”的物件。因此用戶有需求,畫作有市場,唐寅、仇英也是箇中高手。所以,桃花塢木板年畫,題材很廣泛。
2
世間再無姑蘇版,從一塊神奇的砧板說起
風物君的朋友,也是地道風物Mook的作者之一雷虎,曾在蘇州採訪傳承人王祖德時發現了一塊珍貴的清代畫版——一塊已經開裂的《花開富貴》。上世紀60年代初,王祖德到蘇北、安徽、浙江等地,開展桃花塢年畫調查。
偶然在一農戶家的豬圈中,發現了這塊清代畫版。
彼時,該畫版正在被當做飼料砧板。於是,這塊雕工精美的《花開富貴》成了蘇州桃花塢年畫博物館僅存的清代畫版。清康熙至乾隆年間,是蘇州年畫的全盛時期,據稱,當時的年畫作坊達五十多家,且主要分布在蘇州城外山塘街和城內桃花塢一帶。因此,康熙、乾隆時期的木版畫便被譽為“姑蘇版”。
▲ 資料圖片清末,太平天國的軍隊圍攻蘇州不下,便放火燒城,桃花塢年畫作坊聚集的桃花塢大街,大火燒了七天七夜,大量珍貴的畫版被付之一炬,桃花塢年畫自此凋零。因為桃花塢木版年畫是通過刻版和印刷來完成的。
畫版無存,何來年畫。
目前,國內姑蘇版所藏甚少,目前存世的老畫版絕大部分存於日本的博物館和和英國著名書店“寒山堂”。
“姑蘇版”是中國版畫史上的異類,因為“中西合璧”。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姑蘇版刻繪精麗的作品有西洋繪畫的透視明暗技法,又不失傳統中國畫技法,對日本的浮世繪版畫產生了深遠影響。目前所見的作品有《姑蘇閶門圖》、《姑蘇萬年橋》、《三百六十行》、《山塘普濟橋》《姑蘇虎丘誌》等,當年姑蘇盛景盡在畫中——
▲ 資料圖片
作為當年的超一線城市,蘇州水路發達,各國商品都經由這個河港進行大宗貿易。在蘇州這個市場上,沒有什麼東西是買不到的。西風東漸,各種思想在這裡交匯,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蘇州成了當時中國的時尚風向標。
▲ 資料圖片
▲ 透視、明暗等西洋畫的技法被大量用於姑蘇版中。資料圖片
3
一團和氣一團和氣
桃花塢年畫的製作分為三步:畫稿、刻版、印刷。
其中刻版工藝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刀法、刀痕、木質、木味等都是通過刻版來體現的。
民間木版年畫樸拙簡煉的特點和版畫味,都是由刻版藝人完成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刻版可謂是二度創作。
▲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供圖
印刷,是最後一道工序,也是前兩道工序成敗的保證。
桃花塢木版年畫採用“分版套印,單線平版,平刷平印,每版一色”的方法,套印是桃花塢年畫有別於其它年畫的獨特工藝。印刷時先印墨線版,然後再根據畫稿的顏色分版套印,印刷用的棕刷、棕帚都是藝人們自己親手製作的。傳統年畫通常用色為大紅、桃紅、黃、綠、紫和淡墨等5~8種套色。
無論套色版多少,每版一色,不分濃淡,平刷印出,巧用“環色”。即兩種套色重疊造成複式,可豐富色彩的變化。
看看這幅“一團和氣”是如何一步步套印出來的吧。
▲ 胖胖的臉、圓圓的身子,笑口常開,喜氣盈盈,是桃花塢木版年畫的一個標誌性圖案。雖然不是蘇州獨有,但是其w膩的繪刻功夫,被認為是桃花塢年畫中的精品。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供圖
文章授權:地道風物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