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最近站在浪尖尖上的電影,《愛情神話》算一個。

雖然頂著有點勸退的電影名,但《愛情神話》卻讓人意外的驚喜,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人物設定。

不同於以往的男導演對女性角色單一的想像——要么紅玫瑰,要么白玫瑰,90後女導演邵藝輝讓觀眾看到了全新的女性現狀:

“沒甩過100個男人的女人是不完整的。”“沒掙過100萬的女人是不完整的。”“沒浪跡過天涯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不管是和老白一夜情後,在早上悄么聲穿好衣服離開的李小姐,還是有錢有閒、老公失蹤、人還漂亮的格洛瑞亞,抑或因犯了全天下女人都會犯的錯誤和老白離婚的蓓蓓,都極盡趣味與反轉,讓人看完後忍不住感慨一聲:

人生如戲。

就這樣,憑藉獨特的女性視角和故事情節,上映半個月,《愛情神話》的豆瓣評分就達到8.3,直接追平2021年評分最高的華語片《雄獅少年》。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評價人數18萬多,也算比較客觀

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也招來了一些罵聲。被狙最多的就是,這部背景設定為上海生活的電影,全程在說上海話,有的確實難懂,比如一個號頭(一個月),空了嗨也是空了嗨(閒著也是閒著)。對此,不少人吐槽:國語是燙嘴嗎,為什麼全程上海話?

也有人反駁道:拍上海生活的片子當然要說上海話,粵語片不也全程粵語嗎?外國電影還全程外語呢,不也都去看了?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與此同時,電視劇《對手》的花絮也火了,劇中的三人用台灣腔激烈爭吵,一句“你轟啦”讓螢幕前的觀眾爆笑不止,反感?不存在的。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微博搜“對手花絮笑不活了”可以看到花絮視頻

所以,為什麼電影要用方言?為什麼有的電影方言惹人愛,有的惹人嫌?

適當運用方言能為電影增色

紀實美學電影尤其如此

在電影中使用方言的時間,滿打滿算不過59年。

我國第一個使用方言的電影,是1963年的《抓壯丁》,這部電影全程採用四川方言,加上演員生動、真實的表演,使得這部電影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時間拉到上世紀90年代,方言電影迎來了一個小高潮。

比較有代表性的電影當屬1992年張藝謀導演的《秋菊打官司》,這部電影中有大量陝西方言對白,加上偷拍的實際生活場景,賦予電影無比強烈的真實感。還有大家熟悉的賈樟柯,他的成名作《小武》使用的就是晉語汾陽方言對白,最終這部電影在國際上廣受好評,連獲8獎。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不僅說方言,還得穿紅襖綠頭巾

新千年後,在電影中使用方言的現象更為普遍。姜文的《鬼子來了》,張藝謀的《一個都不能少》,馮小剛的《天下無賊》,寧浩的《瘋狂的石頭》……在一系列電影的影響下,在電影中使用方言,不足為奇。

有研究者對電影方言的使用進行了調查,在分析了1949~2009年間的99部方言電影后,研究者發現,在電影中使用最多的方言依次是四川、陝西、上海、山西和河南,一部電影最多使用了11種方言(《熊貓大俠》)。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講粵語,有時候是因為演員真的學不會國語hhh

拋開演員確實學不會國語不說,導演為什麼要在電影裡用方言,甚至全程方言?東北師範大學的田建華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人類對家園的眷戀與懷念。數據顯示,目前世界上共6500種語言(2010年的數據),平均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就我國而言,隨著國語的大力推廣,許多方言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電影中用方言,不可謂不是一種眷戀和懷念,尤其是在外地時聽到家鄉話,簡直要兩眼淚汪汪。

其次,開放的社會環境給了方言電影“合法身份”。2000年,我國出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戲曲、影視等藝術形式中需要使用方言的地方可以使用方言”,電影創作者的束縛減少了許多。

最後,紀實美學的流行。所謂紀實美學電影,一般有以下特徵:導演不流露主觀情感,以旁觀者視角出現;淡矛盾衝突;重視日常瑣碎生活,甚至邊緣、底層人群生活的展現;重視電影的真實性。

巧合的是,目前以賈樟柯等人為代表的導演,強調的就是從生活出發,方言無疑為此增色不少。真要說,《愛情神話》也算紀實美學的範疇,沒有科幻、修仙,就是簡單、平淡的上海生活,導演和演員用上海話也就可以理解了。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美食紀錄片就是紀實美學的一種,《舌尖上的中國》《早餐中國》等裡面都出現過大量方言,使內容更加真實

邵藝輝對此事也做了回應,她表示,自己在寫台詞的時候只會想這個角色的身份、性格、習慣,而非角色是哪裡人。而且,邵藝輝本人也不會講上海話,她都是用國語寫的劇本,再“翻譯”成上海話。

用邵藝輝的話來說,劇本更重要的是人物和故事,方言只是刷在上面的漆。

讓角色亮起來,情節生動起來,用用方言沒什麼不可。

被方言電影冒犯

可能是因為覺得被“排擠”了

既然在電影裡使用方言很正常,那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會覺得不爽呢?

一句話概括,能不能聽懂是關鍵。

以《武林外傳》為例,劇中許多人物說的都是方言,但重點是,每一句都聽得懂。這一點,北方方言更有優勢,尤其是東北話,好懂到能病毒性傳播,一句“瞅你咋滴”幾乎人人都會。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南方方言就不一樣了,在某些地區,別說跨省了,換個村子可能就聽不懂了。上海話沒這么難懂,但對於完全不懂上海話的人來說,依然是個挑戰,此時被迫全程分心去看字幕,會導致自己無法沉浸到電影裡。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有的人影評都看不懂

而且,在“只有一小部分人懂”的情況下,人們很容易產生“被排擠”的感覺:懂這種語言的是一個群體,不懂的人被這個群體排外了。

根據社會認同理論,人們傾向於把自己知覺為某個群體中的一員,然後對內群體更加偏愛,對外群體(及其中的人)則會排斥。也就是說,覺得被上海話電影冒犯的人,實際上是將自己和懂上海話的人知覺成了兩個群體,對對方產生了排斥。

而且,相比於全程使用方言,在電影中偶爾使用方言更不容易激發這種知覺偏見,觀眾更能理解偶爾使用方言是角色、情節需求。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那同樣是聽不懂,為什麼人們可以接受甚至追捧外語原聲電影呢?

這是因為,在認為外群體優於自己的情況下,人們不僅會產生內群體偏愛,也會產生外群體偏愛。可以簡單理解為慕強。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lark的洋娃娃實驗很好地證實了這一點。他讓黑人兒童在白人洋娃娃和黑人洋娃娃中進行選擇,結果發現,在知道自己種族的前提下,黑人小孩更多選擇白人洋娃娃,並且認為白人洋娃娃更好。

換到電影上就是,人們覺得歐美(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電影優於我國的電影,甚至覺得港台片優於大陸片,所以不會反感原聲電影,反而以看原版為傲。

再者,讓歪果仁說字正腔圓的中文,違和感特彆強,反而不利於觀眾沉浸到電影裡。(更別提有的配音十分詭異了……)像很多日本電影或卡通片,因為長相差異不大,流傳更廣的就是翻譯版。

全程上海話的《愛情神話》,是在瞧不起誰?

皮卡丘其實是日本籍

再說回《愛情神話》,只能說全程使用上海話確實讓電影更有特色,也確實阻攔了一部分人的觀影腳步(口碑好,但票房並沒有大爆,且觀影人群也很有意思:截至12月30日7時30分,電影票房突破1億元,其中上海約占總票房的1/4)。

但無論如何,可以說《愛情神話》小眾,攻擊導演甚至演員則大可不必。

好的故事,是可以超越語言的。

而且,都是自己人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