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長江穿過三峽之後,受到沿岸山勢所阻,蜿蜒輾轉,水系交錯。充沛的水量匯集在地勢較低的區域,形成了湖泊。在為數眾多的湖泊中,位於華中的一個湖泊尤為特殊,它總面積2579.2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以它為中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楚文化。以它為名,誕生了湖南和湖北的名稱,那么這個湖泊到底是哪個呢?

《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後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這一具有神話色彩的“洞庭山”,就是現今的君山島,與千古名樓岳陽樓遙相呼應,這個湖泊故此得名“洞庭湖”。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上圖_ 湖南、湖北,標黑處為洞庭湖

洞庭湖的前世今生

遠古地質的活動,造就了洞庭湖。受燕山造山運動影響,造成揚子準地台江南地軸斷裂凹陷,在喜馬拉雅運動以及隨後的地質變化中,洞庭地區再次全面下沉。而長江水系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等四水以及洞庭湖水系湘、資、沅、澧等四江在此集聚積澱,形成了1878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平原。

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它北連松滋、太平、藕池、調弦等“長江四口”,西接沅江和澧江,南承湘江和資江,東由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指出: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當時“湖水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中”。時至唐宋,洞庭湖不斷向西擴展,《巴陵志》有云:“洞庭湖在巴丘西,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橫亘七八百里,”“八百里洞庭”就此蜚聲海內。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上圖_ 洞庭湖百年萎縮示意圖

雲夢之爭

歷代學者對洞庭湖古稱“雲夢”,爭議不休,各執一詞。“雲夢”一詞最早出於《左傳》。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子虛賦》中提及“楚有七澤”,其中“雲夢者方八九百里。”一時間雲夢成為洞庭湖的代名詞。不過,對雲夢的解釋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是“跨江說”。這種觀點認為長江中游橫跨南北的兩處湖澤合稱為雲夢澤。西晉史學家杜預明確提出:“江南為雲,江北為夢。”《漢陽志》也有類似記載:“雲在江之北,夢在江之南。”時移魏晉,受自然條件影響,江北夢澤逐漸乾涸,形成眾多湖泊陂池,江南的雲澤未受影響,冠以“洞庭湖”之名。這一說法得到了大多人的支持,至今仍有巨大的影響力。

二是“江北說”。兩漢三國時期的社會主流公認雲夢位於長江以北的江漢平原。《史記》記載:“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雲夢之饒。”《漢書》、《後漢書》、《水經注》均持這種觀點。赤壁之戰前夕,曹操曾在此駐泊操練水軍。

三是“地名說”。湖北孝感市安陸附近在西魏時曾設縣雲夢,詩仙李白羨慕《子虛賦》中描寫的情景,曾在此隱居。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上圖_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洞庭湖的水文功能

位於長江中游的洞庭湖,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據測量,它與湘、資、沅、澧四水以及“長江四口”總面積達3879.2平方公里。河湖總容量達220億立方米,其中湖泊容量178億立方米,河道容量42億立方米。洞庭湖年均入湖徑流量3018億立方米,是鄱陽湖的3倍、太湖的10倍。憑藉這樣的吞吐水量,洞庭湖一舉成為長江流域最大的調節湖泊。

當長江上游形成洪峰,流經“長江四口”時,洪峰水位明顯高於洞庭湖水位,部分洪水向南分流,注入洞庭湖,洪峰得以削減。當長江洪峰過境後,處於高水位的洞庭湖經城陵磯出流長江,保證了下游在枯水期的水位,起到了削峰蓄洪、調節水位的功能。由於洞庭湖的存在,屢次化險為夷,緩解了洪峰對江漢平原和武漢三鎮的威脅,使其平安渡汛。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上圖_ 長江流域、洞庭湖、鄱陽湖

洞庭湖的文化功能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先民自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遷徙到長江流域的洞庭湖周邊地區。楚人南遷之後,在原先的黃河文明基礎上,吸收少量長江文明,結合先進的生產技術,形成了特有的楚文化,內容涵蓋宗教、禮儀、藝術、工藝技巧等各個方面。著名的“和氏璧”,就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

洞庭湖碧天一色,滄溟曠達,吸引了歷代文人的關注。愛國詩人屈原在詩歌中反覆出現了洞庭湖,如:

《哀郢》中的“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湘君》中的“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漢武帝看完《子虛賦》後,感嘆:“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他為此召見司馬相如,並賜予官職。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對洞庭山水進行生動的描寫和渲染,被收錄進了國小語文教材。

北宋慶曆六年,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岳陽樓寫下了《岳陽樓記》,文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成為愛國憂民的千古名句,流傳至今,洞庭湖和岳陽樓藉此聲名更盛。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上圖_ 范仲淹(989年-1052年)

湖庭湖的經濟功能

在以農為本的古代,洞庭湖地區良好的水土資源,使其成為中國最早的農業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洞庭湖附近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在湖南常德澧縣彭頭山發現了距今約9000年炭化的人工栽培稻穀,這一發現比浙江河姆渡遺址要早兩千多年。

到了秦漢,洞庭湖地區良好的農業生產條件,吸引著外來移民不斷湧入。永嘉之亂後,“流入荊州者十萬餘家”,湖區成為流民安置的重點地區。隨著移民的增加,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至南宋,湖區推廣種植優良水稻“占城稻”,水稻產量持續增長,成為全國重要的產糧基地,有“蘇湖熟,天下足”之譽。

湖南和湖北里的“湖”,是指哪個湖泊

上圖_ 安史之亂

唐玄宗時期,受安史之亂影響,北方流民再次大量湧入,“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明清時期,湖區人口持續增長,當地改善水利設施,擴大農田規模,憑藉優越的自然條件,湖區的糧食生產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頭。

洞庭湖位列五湖之一,經歷滄海變幻,時代變遷,集地域、湖泊、山水、名勝於一身,展現出獨特的調蓄洪水、自然風光和地域文化魅力,三者激盪融合,相輔相成,成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現在,洞庭湖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和水產養殖基地,也是傳統文化的資源寶庫,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計白當黑

參考文獻:《史記》《漢陽志》《左傳》《巴陵志》《水經注》《湘妃廟記略》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