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5防空飛彈

S-75防空飛彈

S-75(北約代號:SA-2防空飛彈)是蘇聯第一代實用化的防空飛彈系統,1954年10月由拉沃契金設計局和KB-1設計局(即“金剛石”中央設計局)聯合設計,1957年莫斯科五一節閱兵式公開。

S-75 最初的設計目標是為了防範攜帶核彈的美英戰略轟炸機對蘇聯主要城市實施核打擊。但自從問世起,它對抗的第一個目標卻是在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頻繁穿越蘇聯、中國和古巴領空的美制 U-2 高空偵察機。

進入 60 年代,隨著美蘇核力量主力由轟炸機轉為戰略核飛彈,S-75 的目標定位再次發生改變:從一種純粹國土防空武器轉變為以國土防空為主,兼顧野戰防空;以打擊中高空目標為主,兼顧低空目標的通用型防空飛彈,並在後來的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中大顯神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S-75防空飛彈系統
  • 英文名稱:S-75 Surface-to-Air Missile
  • 前型/級:S-25/薩姆-1防空飛彈
  • 次型/級:S-125/薩姆-3防空飛彈
  • 研製時間:1953年11月20日
  • 服役時間:1958年
  • 定型時間:1957年12月11日
  • 國家:蘇聯
發展沿革,早期嘗試,正式研製,技術特點,基本情況,雷達組成,服役事件,相關事件,型號譜系,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早期嘗試

1945 年隨著德國戰敗投降,蘇聯得到了不少德國留下的航空遺產,其中就包括“瀑布”和“萊茵女兒”飛彈,並開始以此為原型研製新型防空飛彈系統。當時這個任務落在 NII-88 研究所身上。可是後來這個項目突然被中止,原因是 NII-88 的競爭對手——1 號特別技術局(SB-1 設計局)在背後施加影響。這個局很有來頭:技術負責人是當時著名的雷達專家 Pavel N. Kuksenko,而局長則是 Sergei L. Beria——當時蘇聯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的兒子,他們建議從頭研製一套新型防空飛彈系統。因此到了 1951 年,最初的研究項目都停止了,所有人都被轉去從事新型 Berkut(意為“金鷹”,也正是 Beria 和 Kutepov 二人名字縮寫)系統的研製工作。史達林看到美軍 B-29 轟炸機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後,指令“金鷹”系統必須在一年內研製完畢並裝備部隊,承擔起保衛莫斯科的重任。
56個圍繞莫斯科構成兩道環形防線的飛彈團56個圍繞莫斯科構成兩道環形防線的飛彈團
“金鷹”是個很龐大的體系,主力是 56 個圍繞莫斯科周圍構成兩道環形防線的飛彈團。每道防線由一部 B-200 大型雷達站和 60 具飛彈發射架構成。採用的飛彈是由當時蘇聯最優秀的飛機設計師拉沃金(就是二戰中“拉”系列戰鬥機的總設計師,戰後拉沃金在與米格設計局競爭新一代噴氣式戰鬥機中落敗,從此退出戰鬥機設計領域專攻飛彈設計)主持設計的 V-300 飛彈——實際上是一枚單級火箭。這段時間蘇聯政壇發生地震:史達林病故,秘密警察頭子貝利亞被逮捕槍決,政治運動波及到科技領域,其子 Sergei L. Beria 被趕出 SB-1 設計局。剩下的技術人員在繼任領導者——著名飛彈設計師 S.A. Respletin(亞歷山大.安德烈耶維奇.拉斯普列京)領導下組成新的 KB-1 設計局——就是後來著名的 Almaz(金剛石-安泰)設計局的前身,這個設計局後來壟斷蘇聯防空飛彈總體設計領域長達半世紀之久。Berkut 系統也被重新命名為 S-25 系統。
S-25 系統耗資巨大,撇開要構築專用的飛彈陣地不說,光圍繞莫斯科市構建兩條環形公路消耗的水泥就抵得上當時蘇聯整整一年的產量。到 1954 年 3 月第一個 S-25 防空飛彈團部署完畢;1956 年 6 月開始承擔戰備值班任務。而美國同類產品——“奈基”防空飛彈系統早在 4 年前就開始部署了,更尷尬的是由於航空技術的飛速發展,原本盯準 B-29 轟炸機進行開發的 S-25 系統的性能已經嚴重落後,根本無法滿足要求。迫不得已之下蘇聯人又嘗試研發鐵路機動的 S-50 防空飛彈系統和 DAL 系統,但很快就無疾而終了。

正式研製

正當蘇聯人為了 S-25 的性能問題焦頭爛額的時候,一種中型防空飛彈系統卻給他們帶來了希望,這就是 S-75 系統。與之前的 S-25 相比,S-75 的定位要低一些:保衛除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外的蘇聯城市和軍事目標,因此其技術指標也不像前者那么苛刻。更重要的是擔綱 S-75 總體設計的就是拉斯普列京,此前他也主持設計了 S-25 系統,在地空飛彈設計領域積累了相當的經驗,針對 S-25 暴露出的問題,S-75 的總體設計思路有一些變化:
首先 S-25 系統採用固定陣地部署,機動性很差,部署起來很不方便,敵機只要在其射程外拐個彎就可以輕易繞開它;其次由於採用的是單級火箭,V-300 飛彈的重量很大但射高不足,無法攔截高空高速目標;最後 S-25 系統中 B-200 雷達同時承擔了搜尋、跟蹤目標和引導攻擊的任務,由於蘇聯在電子元器件方面技術落後,B-200 雷達的跟蹤精度很低。於是,拉斯普列京對 S-75 系統的設計方案提出了三點針對性改進意見:首先 S-75 系統需要具備一定的機動性,有利於快速轉移和部署;其次為了對抗高空高速目標,新飛彈必須具備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但不過分追求射程;最後為了在保持搜尋距離的前提下提高雷達跟蹤精度,S-75 系統的雷達系統只能採取按照功能分置的設計原則進行射擊,就是測距雷達和跟蹤制導雷達分別設計,這三條構成了 S-75 的基本設計原則。
S-75 系統於 1953 年 11 月 20 日開始研製,由“金剛石-安泰”設計局的 Boris Bunkin 設計團隊全權負責該項目研製工作。為了追求更高的制導精度和更小的體積,科研人員打算用新型 V 波段(發射波長 6 厘米)制導雷達來代替 S-25 系統上 N 波段(發射波長 10 厘米)雷達。但是由於蘇聯電子工業水平限制,V 波段制導雷達遲遲不能定型,倒是 N 波段雷達上的關鍵部件——新型磁控管已經研製完畢。不得已之下 S-75 系統分成兩個型號並行研發:使用 RSNA-75 低頻雷達作為制導雷達的 SA-75“德維納”系統;和使用性能較為先進的 RSN-75 高頻雷達的 S-75N“德斯納”系統。兩個系統都用蘇聯境內的河流命名,這一命名習慣後來貫穿蘇聯防空飛彈系統研發歷程始終。
而在飛彈彈體設計方面,由於拉沃契金忙於 S-25 和 DAL 系統飛彈部分的設計,不得不成立一個新團隊負責 S-75 的彈體設計,主持這一工作的是拉沃契金的副手之一——Pyotr Grushin。Grushin領導的團隊就是後來著名的火炬機械製造設計局的前身。
1955年S-75 1D飛彈安裝在原型發射架上準備試射1955年S-75 1D飛彈安裝在原型發射架上準備試射
Grushin 在設計 S-75 系統的飛彈部分時,也充分吸取了 S-25 的經驗教訓。S-75 系統的飛彈為兩級火箭。發射時一級火箭起到助推器作用,燃燒完畢後自動脫落,二級火箭推進飛彈繼續飛行。這樣飛彈的靈活性和對抗高空高速目標的能力也越強。1955 年 4 月,代號為 1D(1 號項目)的飛彈在蘇聯卡普斯金亞爾飛彈試驗場試射成功。
1957 年 12 月 11 日,SA-75 系統通過技術驗收,當年計畫生產 40 架發射架和 1,200 枚飛彈,實際生產了 30 架發射架和 621 枚飛彈。而按照 1956-60 年的蘇聯“五年計畫”規定,需要生產足夠裝備 265 個飛彈營的裝備外加 7,220 枚飛彈。自此蘇聯國土防空軍終於擁有了可以大量部署並具有實際作戰能力的防空飛彈系統。

技術特點

基本情況

每個發射營裝備六枚發射架成六邊形布置。飛彈為兩級發動機,第一級固體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彈徑0.645米;第二級發煙硝酸-煤油液體發動機工作22秒,彈徑0.5米,推力2650千克。發射營的火控系統站能跟蹤一個目標,利用三個信道同時制導三枚飛彈攔截目標。
戰鬥部重195千克,內裝135千克炸藥,低空殺傷半徑65米,高空殺傷半徑250米,平均精度75米。單發殺傷機率70%,三發殺傷機率95%。
載車為吉爾ZIL-157半拖車,最大時速35公里。
發射架為CM-63單臂全迴轉,重8400千克,最大仰角65度,電驅動,再裝填時間10分鐘。

雷達組成

“匙架”(Spoon Reset)預警/搜尋雷達,作用距離275千米 “邊網”(Side Net)測高雷達。
S-75防空飛彈
“刀架”(Knife Rest)指示/跟蹤制導雷達,作用距離65千米。
“扇歌”(Fan Song)制導雷達距離達發現目標距離70千米以上,自動跟蹤距離55千米,採用機械雙天線雙波束掃描方式,能夠同時跟蹤6批目標和制導3發飛彈攻擊一個目標。

服役事件

蘇聯以連為單位,中國以營為單位使用。
S-75防空飛彈
SA-2雖然老舊但是曾經也是唯一擊落高空偵查戰機戰果的飛彈1957年12月蘇聯政府批准定型,1958年起迅速裝備蘇聯國土防空軍,到1960年已達到1000具以上發射架。1957年10月,中蘇簽訂協定引進C-75防空飛彈系統。1958年10月6日,中國空軍地空飛彈第1營在北京成立;12月6日,北京軍區空軍組建了地空飛彈第2營;1959年1月18日,南京軍區空軍在徐州組建了地空飛彈第3營。1959年4月,空軍地空飛彈各營赴西北靶場進行實彈打靶。1959年9月擔負首都防空作戰值班。1959年10月7日,地空飛彈第2營在營長岳振華指揮下在北京通縣張家灣上空擊落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王英欽上尉駕駛的RB-57D偵察機,這是世界防空作戰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飛彈擊落敵機。1960年5月1日蘇軍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擊落美U-2高空偵察機,俘獲美軍飛行員鮑爾斯。
越戰期間,北越大量使用 SA-2 對抗美軍,初期效果甚佳,每射擊 2~3 枚即有一次戰果,但隨著戰事延長,美軍的科技能力與電子作戰能力遠超出蘇聯的估計, 至1969 年之後,已經是每射擊 70 枚才有一次戰果,北越空防除數量優勢外,幾乎是破產邊緣。
1964年12月,中國仿製的紅旗-1防空飛彈系統初步定型,取得了擊落敵機的戰果,但沒有大量生產和裝備。對S-75小改提高了電子對抗能力的紅旗-2防空飛彈,主要目標是U-2偵察機,於1966年試製成功。1967年6月定型。
埃及仿製型號為“Tayir as Sabah”

相關事件

2015年11月10日,《兵器》雜誌編輯發布的一組照片,展示了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敘利亞自由軍又一種腦洞大開的土造武器——車載大口徑火箭彈(約700毫米),似乎比中東其他武裝派別使用的卡桑火箭強大很多。
根據肖描述,這種火箭彈是從薩姆-2防空飛彈改造而來的,其粗短的身軀可以看到其尾段的翼面和火箭發動機段(原防空飛彈的固體燃料助推器),飛彈前端的戰鬥部段看起來則像是中東戰亂地區常見的武器作坊產品,兩者對比可以看出,原裝飛彈助推器的工藝水平比前面的戰鬥部段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SA-2飛彈是蘇聯製造S-75“德維納河”防空飛彈的北約代號。這種飛彈設計工作始於1953年,1957年投入使用,是設計時間較早的著名防空飛彈,被許多國家廣泛使用,我國就曾仿製該型飛彈,並命名為紅旗-2型。根據相關信息,敘利亞擁有275枚S-75防空飛彈,因此也很容易被反政府武裝(包括“伊斯蘭國”IS)獲得。
因為高空防空作戰的需要,原本S-75“德維納河”防空飛彈雖然不細(彈徑700毫米),是一種修長秀美的飛彈(長度10600毫米)。然而,敘利亞反對派將其助推器段直接拆下來當做火箭發動機,加上一段長度相當的戰鬥部段,使得整個火箭彈變得非常粗短矮胖。這種火箭彈搭載在一輛普通的中型卡車上,其液壓桿與火箭發射導軌看起來像是翻斗車的零部件,車體後方還有駐鋤,以應對火箭彈發射時巨大的衝擊力。

型號譜系

SA-2A:S-75 德維納河Dvina (Двина)裝備“扇歌”-A制導雷達、V-750或V-750V 飛彈。1957入役。有效射程8-30km,有效射高450-25,000 m
SA-N-2A:S-75M-2沃爾霍夫河-M Volkhov-M (Волхов)。在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捷爾任斯基”號上嘗試安裝了1座雙聯C-75飛彈發射架和配套的雷達、彈庫,效果並不成功。
SA-2B:S-75 傑斯納河Desna (Десна),“扇歌”-B制導雷達,V-750VK或V-750VN 飛彈。1959入役的第二代系統。裝備了更強大的助推段發動機。有效射程500-30,000m,最大射程34km.
SA-2C:S-75M 沃爾霍夫河Volkhov。 “扇歌”-C 制導雷達,V-750m飛彈。 SA-2B的改進型,1961年入役。V-750m飛彈射程提高到43km,最小射高降低到400m.
SA-2D:“扇歌”-E制導雷達,V-750SM飛彈。有效射程6-43km,有效射高250-25000m.
SA-2E:“扇歌”-E制導雷達,V-750AK飛彈。可裝15kT核彈頭或295kg常規戰鬥部。
SA-2F:“扇歌”-F制導雷達,V-750SM飛彈。1968入役,針對越南戰爭與中東戰爭的教訓加強的抗干擾能力。
S-75M:伏爾加河Volga(Волга),1995年設計。

總體評價

S-75系統與現代化歐美雷達相比,操作過程複雜,進入戰位與接敵反應速度慢,抗干擾性能差。 但據說南盟擊落F-117隱形戰機的SA-2,就是因為這種老式大波長雷達可以微調後短暫偵測到F-117這種初期型隱形戰機,美方對此說法尚無定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