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經典:灰姑娘的陷阱

OPEN經典:灰姑娘的陷阱

《OPEN經典:灰姑娘的陷阱》是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早期代表作,結構環環相扣,極盡精巧,法國黑色小說大師蒂埃里·榮凱從本書汲取靈感,寫下不朽傑作《吾棲之膚》,後被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改編為電影。小說的主人公兼敘述者名叫米歇樂·伊索拉——也有可能不是這個名字——“我現年二十歲。我講的故事是一樁謀殺案。我是辦案人員。我是證人。我是受害者。我是兇手。我集這四人於一身,可我是誰呢?”

基本介紹

  • 書名:OPEN經典:灰姑娘的陷阱
  • 作者: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
  •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 頁數:208頁
  • 開本:32
  • 品牌:湖南文藝
  • 外文名:Piège Pour Cendrillon
  • 譯者:宋冬深
  • 出版日期:2014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46660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 《灰姑娘的陷阱》是《麥田裡的守望者》法文譯者、有“法國的格雷厄姆·格林”之稱的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早期代表作,結構極盡精巧,令人拍案叫絕,堪稱偵探小說版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位列“敘詭派推理”TOP10之列,對歐洲和日本的敘詭派推理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雅普瑞索憑《灰姑娘的陷阱》於1963年一舉斬獲法國極富盛名的“偵探文學大獎”,為作者繼續投身推理文學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半個世紀之後,本書終於被首次譯成中文出版。

★ 本書深受電影人青睞,被兩度改編為同名電影:1965年法國版導演安德烈·卡耶特(代表作《刑事法庭》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橫渡萊茵河》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2012年英國版導演伊恩·索夫特雷(代表作《萬能鑰匙》《K星異客》《鴿之翼》等)。

★ 本書的創意激發了黑色小說大師蒂埃里·榮凱的靈感,寫下代表作《吾棲之膚》,並於2011年被西班牙大導演阿莫多瓦搬上大熒幕。

作者簡介

作者: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1931—2003),法國當代傑出的作家、編劇、導演,被譽為“法國的格雷厄姆·格林”。
出生於馬賽一個義大利裔家庭,早年在教會學校上學,後來就讀於巴黎索邦大學。十七歲時以真名“讓-巴蒂斯特·羅西”出版小說處女作《出師不利》,此書於1966年獲得一致文學獎(評審會由薩特、阿拉貢等文壇名宿組成)。成名前翻譯過英文小說若干,尤以塞林格代表作《麥田裡的守望者》和《九故事》聞名。
1962年出版《臥鋪殺手》,得到專家和讀者的一致好評,自此聲名鵲起,躋身偵探小說名家之列。《灰姑娘的陷阱》獲1963年法國偵探文學大獎,《車中拿槍戴墨鏡的女人》獲1966年法國榮譽文學獎和1968年英國金匕首獎。在連續創作了幾個電影劇本,包括《別了,朋友》《雨中過客》《野兔躥過田園》之後,重返文壇,陸續寫下《夏日謀殺》(1978年法國雙叟文學獎和1981年瑞典馬丁·貝克獎)《偷心人》《漫長的婚約》(1991年法國聯合文學獎)等多部經典作品。
雅普瑞索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被搬上銀幕,還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被認為是最受外國讀者喜愛的法國作家之一。
譯者:宋冬深,1950年代出生於上海,畢業於瑞士弗里堡大學法語學院和新聞與傳媒學院。從1990年代起,致力於法國知名作家、電影人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文學作品的中文翻譯,其中《夏日謀殺》和《車中拿槍戴墨鏡的女人》已於200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一個講述愛情與恐懼的好故事,在這個故事裡,最後的勝者是宿命。
——《世界報》

雅普瑞索驚人的描述力體現在每一頁文字都能迷惑、吸引並牢牢抓住讀者。
——《日內瓦電訊報》

因為裡面有一樁犯罪案件,這本奇怪的書就成了一部偵探小說。實際上,這是一部充滿詩意的心理文學作品。
——《洛桑論壇報》

名人推薦

我欣賞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他的作品是那樣的抽象、嚴謹、合乎情理,但又是那么的瘋狂,對此我激賞不已。雅普瑞索無疑是位象棋高手。他的《灰姑娘的陷阱》實在妙不可言,具有不可思議的邏輯性,《吾棲之膚》即深受其影響。
——蒂埃里·榮凱,《吾棲之膚》作者

對我而言,他的確是一位頂級大師,一位能同時將偵探元素和文學風格熔於一爐的作家。他具有某種天賦,總能把離奇的情節與身份的焦慮結合在一起,圍繞極為複雜、令人眩暈的破案過程展開。
——讓-克里斯托夫·格朗熱,《暗流》作者

圖書目錄

我將可能殺人
我殺過人
我也許殺過人
我將要殺人
我殺了人
我殺人
我曾殺過人
譯後記

後記

這部被外界定性為偵探小說的文學作品,在我看來,不妨說應歸屬於心理學範疇。原因在於人受了極度刺激後,會產生失憶、自我意識模糊等心理障礙,如不得到及時的治療,將會造成終身的病態。小說的女主人公就是一個典型人物,其障礙之深,乃至於作者花費了大量筆墨來“混淆”主要人物的真實身份,需要讀者自己通過蛛絲馬跡來辨別兩姐妹當中究竟誰是誰。當然,這么做是作者故意為之,目的是要增強懸念,誘導讀者一起參與甄別和破案。如此說來,“偵探小說”也就實至名歸了。

細心的讀者還會發現,七個章節的小標題都用了三個關鍵字:我、殺、人,而作者在動詞“殺”上面做足了文章。所謂的文章就是法語的動詞變位,也就是常說的時態。(七個章節標題的動詞時態依次為:複合將來時、簡單過去時、條件式過去時、簡單將來時、複合過去時、現在時、愈過去時。)由於時態的變化,造成了事態的迥異,有時甚至產生南轅北轍的結果。因茲事體大,性命攸關,切不可掉以輕心。1991年法國轟動一時的奧馬爾案(l’affaire Omar Raddad)就是典型的例證。而且,作者利用這個特殊的語法現象,其實已經暗示了誰是兇手!由於我們漢語動詞無需變位,就這個西方語言的特點,相對於國人來說,是比較難以掌握的。似乎有這么一個共識:凡學習法語者,包括法國人本身在內,無不畏懼其動詞變位。

竊以為,翻譯一部外國小說成功與否,根本在於譯者本身的雙向文化修養。如果譯者對自己的母語文化都未能熟練地掌握,卻要解譯異族的文字,那是要貽笑大方的。謹以此點來勉勵今天數量龐大的翻譯人群,也包括我自己。


宋冬深
2009年6月於瑞士弗里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