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D丁酯

24-D丁酯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難溶於水,易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主要用於作為除草劑,主要防除禾本科作物田中雙子葉雜草,莎草及某些惡性雜草,藥效選擇性很強而有內吸傳導作用,對棉花、大豆、馬鈴薯等有藥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4-D丁酯
  • 英文名:2,4-D butyl ester;2,4-D butylate
  • 別稱:2,4-滴丁酯
  • 分子量:276.90
  • 沸點:146~155(0.07千帕);169(266.4Pa)
  • 水溶性:難溶於水,易溶於多種有機溶劑
  • 密度:1.2428(20℃)
  • 外觀:無色油狀液體。原藥是褐色油狀液體。
摘要,D丁酯,

摘要

多攝氏度的說法

D丁酯

【中文名稱】2,4-D丁酯;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2,4-D丁酯
【英文名稱】2,4-D butyl ester;2,4-D butylate
【結構或分子式】
相對分子量或原子量】276.90
【密度】1.2428(20℃)
【沸點(℃)】146~155(0.07千帕);169(266.4Pa)
【毒性LD50(mg/kg)】
大白鼠急性進口500~1500,鯉魚TLm(48h)為40mg/L.。
【性狀】
無色油狀液體。原藥是褐色油狀液體。
【溶解情況】
難溶於水,易溶於多種有機溶劑
【用途】
一種選擇性很強而有內吸傳導作用的除草劑。對棉花、大豆、馬鈴薯等有藥害。主要防除禾本科作物田中雙子葉雜草,莎草及某些惡性雜草。
在水稻分櫱末期施藥,每畝用藥40~60g,加水20~30kg地面噴霧,或加水2.5~5kg飛機噴灑,可防除鴨舌草、野慈菇、澤瀉、水芹、毒芹、狼把草、香浦、蘆葦及異型莎草,對牛茅草也有抑制作用。噴藥前排出稻田水(浸泡稻根即可),噴藥後第二天即可灌水。小麥、玉米、高粱,4~5葉期施藥。水源缺乏區,可將藥劑和一定量的濕潤細土混拌或製成10%~20% 顆粒劑、人工或機械撒播地面,撒播要均勻。
棉花、大豆等作物對該藥劑敏感,施用時要保持一定的間隔區。
【製備或來源】
(1)由苯氧乙酸與丁醇混合,以少量三氯化鐵作催化劑,通入氯氣而製得。
(2)苯酚經氯化、液鹼中和,製得2,4-二氯酚鈉,然後在105℃與氯乙酸鈉進行縮合反應,反應期間保持PH9,沸騰下保溫2小時,初酸化到pH5,蒸餾回收2,4-二氯酚,然後在70~80℃調pH1~2,冷卻到30℃,過濾、水洗、得2,4-二氯苯乙氧酸,最後在100~140℃,與定量丁醇進行酯化反應,劑的產品。
【套用技術】
72%2,4-D丁酯乳油用於小麥田,防除播娘蒿、薺菜、藜、蓼、豬殃殃、律草、苦蕒菜刺兒菜田旋花等闊葉雜草,對禾本科雜草無效。
適宜施藥時期及用藥量:在小麥返青期每畝用72%2,4-D丁酯乳油40-50毫升,加水25-30公斤均勻噴霧。2,4-D丁酯乳油可以與百草敵、溴苯腈等混用,劑量各減半,以擴大殺草譜。
施藥時應注意:
(1)2,4-D丁酯有很強的揮發性,藥劑霧滴可在空氣中飄移很遠,使敏感植物受害。與禾穀類作物同時生長的菠菜、豆類、棉花、油菜、向日葵等雙子葉作物對其十分敏感,是我國闊葉農作物發生藥害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該藥施用時應選擇無風或風小的天氣進行,噴霧器的噴頭最好戴保護罩,防止藥劑霧滴飄移到雙子葉作物田。更不能在與敏感作物套種的小麥田使用此藥。
(2)嚴格掌握施藥時期和使用量。小麥在3葉前和拔節後對2,4- D丁酯敏感,此時用藥,易造成小麥藥害。藥害症狀在小麥抽穗期後才表現出來。輕者小麥抽穗時表現麥穗彎曲不易從旗葉抽出,顯“鶴首”狀。重者麥穗表現畸形,變成“方頭”穗。因此,該藥應在小麥3葉期以後至拔節前施用。
(3)分裝和噴施2,4-D丁酯的器械要專用,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其他】
原藥20℃相對密度1.21,沸點146~147℃/133.3Pa,熔點9℃,25~28℃蒸氣壓133.3Pa。揮發性強,遇鹼易分解。
口服中毒者應立即催吐、洗胃,口服10%硫酸亞鐵溶液,每15~30分鐘10ml,共服30~50ml,以破壞2,4-滴丁酯,勿用溫水洗胃,以免促進吸收,要採取對症治療。
噴藥應選擇晴天,溫度最好在20~30℃。
【包裝及貯運】
0.5、1kg玻璃瓶裝,200kg鐵桶裝。分裝和噴霧用的器械要專用;嚴禁與酸、鹼類物質接觸;應貯存在陰涼通風處,不可與種子、食物、化肥一起貯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