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黃埔區人民政府政府工作報告

2019年黃埔區人民政府政府工作報告是由黃浦區發布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8年工作回顧
2018年,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黃埔發展歷程中具有深遠影響的一年。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廣州開發區,寄望科學城五年實現大變化,支持廣州知識城升級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親自見證廣州巴塞隆納國際醫院合作框架協定簽署。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和親切關懷,為黃埔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這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認真落實“在‘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中勇當尖兵”的要求,改革創新、紮實苦幹,完成了區一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發展質量高效益好,再攀新高峰。經濟總量、綜合效益、科技創新在全國開發區排名第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開發區第二,工業實力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二。改革開放亮點多突破大,開創新局面。出台12項改革檔案,成功獲批全省首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獲評“2018年度中國十佳營商環境示範縣市”,成為特大城市營商環境改革探路先鋒。城市面貌品質高顏值靚,彰顯新氣質。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力度空前,城市幹道花團錦簇、華燈璀璨。城市客廳美輪美奐,蘿崗香雪詩情畫意,水舞聲光秀奇光異彩,盡展新時代“黃埔畫卷”。民生保障有溫度暖人心,再上新水平。民生支出連續三年保持10%以上高位增長,解決了一大批民眾煩心事、操心事,新辦學校數量全省第一,醫療事業邁向高端,公共文化豐富多彩,黃埔花市魅力綻放,黃埔馬拉松激情燃燒,全民暢享健康歡樂生活。一年來,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改革發展,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走在全國前列、勇當尖兵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65億元,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1165億元,增長12.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603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6.8%;財稅總收入1052億元,增長3.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2%;實際利用外資22.5億美元,完成預期目標的122%;進出口總值275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財稅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值6項主要指標,總量位居全市第一。
營商環境最佳化提升。省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38個申請授權和支持事項,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深化“來了就辦、一次搞掂”“承諾制信任審批”“訂製式審批服務”等系列改革,在全國首推政務服務“秒批”事項清單,涉企證照“44證合一”,實現企業開辦“一天辦結”。引進北京大學大灣區智慧財產權研究院,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聯盟,獲評“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實施工作先進集體”。全年獲得中國專利獎14件,專利申請量近3萬件,增長66.3%;專利質押融資14.5億元,增長356%,位居全市第一。
政策供給精準高效。出台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專項產業政策及實施細則,推出“民營及中小企業18條”,政策兌現惠及企業3800家。多點發力“降成本”,全市首推工業用地先租後讓;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減稅160億元;深化售電側改革,為180多家企業節約電費5.6億元。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區屬國企總資產突破千億元,增長64%。持續最佳化企業服務,啟動“禾雀花”工程,舉辦首屆黃埔企業產品交易會,全年促成區內企業相互採購、融資雙百億元。
發展空間升級拓展。編制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18-2035),完成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黃埔區部分)城市設計。獲批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新啟動改造項目76個,改造面積300萬平方米,投資總額、已批項目、開工面積均居全市首位,連續兩年在全市“三舊”改造考核中排名第一。最佳化征地補償方案,開展九龍征拆百日攻堅,全年完成征地11712畝、收地15331畝,拆遷76萬平方米。治理各類違法建設407萬平方米,盤活低端低效土地物業25.8萬平方米。
(二) 聚焦動能轉換,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走在全國前列、勇當尖兵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實體經濟基礎更實。招商工作成果豐碩,引進優質項目138個,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其中華潤、廣汽等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及央企投資項目33個,恆瑞醫藥、創維智慧型基地等產出超百億項目10個。寶潔、西門子、光寶電子等68個重大項目增資擴產。新增市場主體2.8萬戶。項目籌建成效顯著,創新信任籌建模式,全年開展4次項目集中動工,粵芯晶片、卡爾蔡司、藍月亮等55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中國移動南方基地、瑞松機器人、偉巴斯特等80個項目投試產,完成籌建固定資產投資413億元,增長85%。省、市、區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進度的242%、133%、107%。
科技創新動力強勁。科技影響力顯著提升,躋身全國10大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行列,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智慧型裝備)產業示範基地、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區”、廣東省5G技術物聯網與智慧城市套用示範區,開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引進新一代通信與網路創新研究院、太赫茲科學中心等重大平台,省級新型研發機構達到21家,占全市半壁江山。科技企業發展迅猛,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78家、總數突破2000家,新增孵化面積53萬平方米,華新園獲評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
現代服務業茁壯成長。總部經濟集聚發展,合景泰富、南航貨運等29個總部項目落戶,多益網路、創維華南總部等一批總部項目加快建設;雪松控股成為本土首家世界500強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業取得突破,廣州農商行總部正式掛牌,金融總部達到5家;廣東股權交易中心落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9家,總數達到123家;新增創新工場等風投機構71家,風投機構總數超過300家,管理資金規模超700億元。文創產業蓄勢待發,建設大灣區數字娛樂產業園,雲圖學院等一批龍頭企業落戶。
高端人才加速集聚。新增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6名,全區高層次人才達到565名。審核發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3212張、廣州人才綠卡234張。打響“上管老、下管小”人才服務品牌,建成人才養老公寓、幼稚園等服務配套設施,全年籌集各類人才住房6000套。
(三)聚焦開放合作,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走在全國前列、勇當尖兵上取得了嶄新業績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先行一步。知識城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創新載體,智慧財產權綜合改革試驗等5個項目納入國家粵港澳大灣區三年行動計畫,廣州高新區擴容等32個項目納入省市實施意見。與港澳開展全方位合作,組建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促進會,成立大灣區半導體產業聯盟、區塊鏈聯盟、人工智慧聯盟。與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等港澳高校開展研發與成果轉化合作,設立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清華珠三角研究院粵港澳創新中心,規劃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開放合作共贏發展。落實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紮實推進中歐氫能源、中沙吉贊城、中以生命科學平行孵化中心等國際合作,引進外資項目173個,增長47.8%。積極推進對外交流,在加州、倫敦、香港設立離岸創新中心,成功舉辦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黃埔國際財經媒體和智庫論壇、亞洲金融智庫年會。複製推廣123項自貿區政策,黃埔口岸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縮43.4%和74.6%,華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平台投入運營,成為全省唯一的生物材料進出口綠色通道。
城市環境品質躍升。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改造道路78條,豐樂北路成為兩區融合樣板,廣惠西延線通車,有軌電車1號線等項目加快建設。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推廣智慧路燈、智慧型公交候車亭等智慧型城市家具,開通運營全市首條“中國紅”純電動雙層巴士線路。強化城市景觀營造,完成39座橋隧、98棟樓宇夜景亮化,精心打造香雪大道等重要節點,啟動建設長洲島珠江國際慢島。第二屆黃埔馬拉松被評為“最美賽道特色賽事”。
(四)聚焦惠民利民,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走在全國前列、勇當尖兵上實現了多點突破
城市治理協同高效。強化城市管理,深化“六亂”“五類車”治理,建築工地實現“六個100%”。消除城中村保潔黑點盲點,新建改造公廁50座,垃圾分類在國家住建部檢查中名列第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高標準農田4300畝,完成村莊“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獲評省“乾淨整潔村”20個、“美麗宜居村”10個。非洲豬瘟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形勢保持穩定。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劉村“五級聯動”共建模式獲中央督導組高度肯定,全區案件類警情、刑事立案數分別下降13%、9%。
生態環境和美宜人。實施黃埔公園、香雪公園等園林綠化美化,精心打造大沙東捷運站街心公園等城市街景,新建綠道32公里。中央及省環保督察交辦案件全部辦結。完成57家重點企業廢氣治理,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6天,獲批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建成充電站7個、充電樁664個,投放新能源公交1240台。實施鳳凰河綜合整治,治理“散亂污”場所3889家,建設農村污水管網20公里,宏崗河等14條黑臭河涌基本消除黑臭,人民民眾對優美環境的認同感、獲得感切實增強。
民生保障均衡有力。教育質量穩步提升,成立五大教育集團,新辦中國小、幼稚園32所,改擴建17所,新增學位超2萬個,新增教師741名、省市名師55名。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廣醫五院綜合樓正式啟用,新建開發區醫院門診綜合樓,新增住院床位754張。文化服務更加優質高效,新建圖書館、文化館分館共19個。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就業政策惠及民眾27.7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4.6萬人,新增公租房2378套,建成安置房超3000套。實施老舊樓房加裝電梯項目76個,惠及居民4000戶,完成農貿市場改造7個。陽山光伏扶貧形成品牌效應,廣清產業園成為全國產城融合示範區。
政府建設持續加強。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堅決全面徹底肅清李嘉、萬慶良惡劣影響。提供“不打烊”政府服務,全流程網辦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732項,數量居全市第一。完善績效考評制度和管理體系,大力整治為官不為、庸懶散奢等“四風”問題,自覺接受人大、政協以及社會各界監督,如期辦復省、市、區人大代表建議175件,承辦政協提案117件,滿意率均為100%,獲評全市辦理代表建議先進單位。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決策部署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黃埔區政府,向全區人民、駐區部隊官兵、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黃埔改革發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許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傳統優勢產業增長乏力,新興產業尚未形成強有力支撐。二是環境治理還有短板,違法建設拆除任務重,城市管理還不夠精細,“散亂污”痼疾還大量存在,黑臭河涌整治效果仍需鞏固。三是發展空間約束趨緊,城市更新改造任重道遠,城鄉環境不平衡不協調問題還比較突出。四是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存在不少堵點、痛點,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與民眾期待還有差距。五是政府職能轉變仍需加強,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創新意識不強,銳氣不足,說的多、做的少,推諉多、擔當少。對此,我們要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對我區而言,2019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臨視察後的第一年,是我們改革開放再出發的第一年,也是廣州知識城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後的第一年,是推動科學城五年大變化打基礎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至關重要。我們要按照區一屆五次黨代會對今年工作的總體部署,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中央、省、市和區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扭住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個“綱”,努力推動新時代發展出新出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創造高質量發展新的更大奇蹟。
綜合分析國內外形勢,今年我區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複雜嚴峻,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國內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風險多、挑戰大。但也要看到,我區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條完整,在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營商環境等方面占據明顯優勢,發展潛力不可估量。我們要視困難為一種工作常態,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堅定打勝仗的信心,堅決戰勝各種困難挑戰,不折不扣地把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我們要一以貫之,在狠抓工作落實上有新的更大成效。區一屆五次黨代會提出建設“世界知識城、灣區創新源、國際人才港”,為黃埔改革發展、創新發展、開放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奏響了我區推動新時代發展出新出彩的最強音。我們要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定位和美好願景,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關鍵之年展現關鍵作為、拿出關鍵舉措,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乾。要在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樞紐、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等工作中,埋頭苦幹、接續奮鬥、久久為功,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乾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我們要與時俱進,在科學發展本領上有新的更大提升。一流發展必須有一流的幹部隊伍、一流的工作水平。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3大世界級產業集群、參與大灣區建設實踐中,當好全面改革開放的探路者,我們不僅要上接天線懂政策、研究巨觀經濟運行,還要下接地氣想辦法、確保經濟穩步增長。必須以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的工作水準,在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等實踐中歷練幹部、提升能力,以高水平的工作推動黃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要砥礪奮進,在強化責任擔當上有新的更大作為。大發展要有大格局大擔當。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強化黃埔改革發展“主戰場”意識,在綜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綜合實力、現代服務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都要當仁不讓,以更大的擔當推動新時代發展出新出彩;要敢於在大灣區中挑大樑、打頭陣,緊緊把握大灣區“灣頂明珠”的空間機遇,以智慧創新城區再造黃埔發展新空間,全面加強與港澳在產業、市場、創新、生態等領域的深度對接,在推進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中不斷趟出新路、始終走在前列。
——我們要矢志不渝,在推進改革創新上有新的更大突破。改革是立區之魂,創新是強區之源。面對全球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面對大灣區各城市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形勢,我們要進一步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激發全區改革發展的最大潛能,立足發展抓改革、求突破。要“跳起來摘桃子”,把目標定得更高,把手腳放得更開,把工作搞得更活,以創新的思維來抓工作、謀發展,敢於突破常規,變不可能為可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到善思善謀、善作善成,奮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出新出彩出奇蹟。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增長6%,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75%,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圍繞實現以上目標,我們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對標國際,創造一流,強化“四區四中心”核心動力
鞏固提升四片聯動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全力以赴把“四區四中心”建設成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全力建設知識城粵港澳大灣區知識創造示範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實現新一輪總體發展規劃落地,積極推動知識城開展自由貿易實驗,推進價值創新園區建設,加快巨輪智慧型裝備、康方藥業、康盛生物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粵港澳科技創新協同、產業發展聯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基金。持續深化智慧財產權綜合改革試驗,加快建設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等核心載體,推動設立新加坡知識產權局中國代表處,加快推進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完善知識城內外交通體系,加快推動知識城到白雲機場、廣州東站、南沙3條高速捷運動工建設。
全力建設科學城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先行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智造中心。開展總體發展規劃修編,推動科學城擴容提質。加快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大灣區5G協同創新國家實驗室,布局太赫茲等重大創新平台,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推進瑪斯特智慧型裝備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建設喜星電子、日立IT總部等優質項目,確保樂金OLED、發那科機器人等重大項目按計畫投產。充分運用“網際網路+”“區塊鏈+”等核心技術,推動數字型、智慧型型製造,支持明珞、視源、廣州數控等企業成為智慧型製造標準化典範。加快建設科學大道—開創大道新經濟走廊,打造科學城地標性商圈。
全力建設黃埔港粵港澳大灣區現代服務創新區,打造服務港澳的新貿易創新中心。對接港澳金融、航運及國際貿易資源,打造魚珠灣總部集聚區,建設中國軟體CBD總部、廣州日報多媒體融合中心等重大項目。集聚國際高端航運人才,積極打造“一中心三平台”,高水平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創新中心、航運研究院,設立港航俱樂部,舉辦網際網路航運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推行傳統貿易數位化,培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珠江岸線企業轉型升級,推進黃埔老港西一公里土地收儲,推動建設黃埔國際郵輪港,讓老港口煥發新活力。
全力建設生物島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打造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研發中心。進一步集聚國內外高端研發機構,加快默克創新中心、中以生命科學平行孵化中心等項目建設運營。推動百奧泰、益善生物、百濟神州南方研發中心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產。爭取開設藥品管理審批粵港澳綠色通道,創建國家生物醫藥政策創新試驗區。辦好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打造生物醫藥人才集聚高地。
(二)擔當使命,勇立潮頭,增強改革開放先行先試魄力
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主軸,努力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進改革開放,奏響改革發展的黃埔強音。
全面發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眼建設開放大灣區、活力大灣區的先行範例,深度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集聚港澳及國際高端資源,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加快建設天安大灣區創新園,全力推動聚集誘導發光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發機構落地建設,加快推進清華珠三角研究院與香港中文大學、香雪製藥與澳門大學等產學研合作,推動建設世界級的大灣區診療中心。創建穗港服務貿易新模式試點,推動設立粵港澳生物醫藥、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聯盟。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數字交易所,建設區塊鏈數字經濟創新區。
助力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圍繞“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做好精準服務,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實到位。推動“民營及中小企業18條”落地見效,為民營及中小企業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加快實施“三個百億”計畫,建立金融創新服務超市,搭建信用信息和融資對接平台,強化金融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個轉企”“小升規”,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推進“禾雀花”工程,辦好黃埔企業產品交易會。
更大力度深化營商環境改革。狠抓行政審批、經濟管理等重點領域改革,對標香港、新加坡等國際城市一流營商環境標準,建立區級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創建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全面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擴大“全流程網辦”事項覆蓋範圍。深化開展“訂製式審批服務”,實行免費代辦,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開展企業開辦“零見面”試點,讓企業多用時間跑市場、少費功夫跑審批,打造企業開辦“無費區”。推廣工業用地先租後讓、彈性出讓,擴大售電側改革範圍,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國企活力和帶動力。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深入開展第四次經濟普查,提升事中事後監管水平。
全方位開展對外交流合作。發揮歐亞商貿合作交流中心等機構作用,引進歐盟能源、教育、醫療等高端項目,加快建設中以國際機器人產業園,設立離岸創新中心、融合創新中心,推進中沙吉贊城、中日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合作。落實國務院綜合保稅區升級改革措施,最佳化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度,推動保稅區轉型升級。支持探索成立世界灣區合作組織,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
(三)高位競逐,高端集聚,提升實體經濟強區競爭實力
堅持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優做強,集聚發展新興產業,提振升級傳統產業,促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
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堅持核心產業引領、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生態支撐,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3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突出打造5G、量子通信等引領型產業,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產業集群。圍繞打造黃埔標準、黃埔質量、黃埔品牌,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智慧型裝備)產業示範基地,開展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建設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和示範基地,加速推動企業核心業務上雲上平台,鼓勵企業“機器換人”,全年完成100家企業智慧型化技術改造,實現技改投資85億元。
促進現代服務業繁榮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工業設計、金融服務,培育股權交易、檢驗檢測認證等科技服務業集群。大力發展樓宇經濟,著力引進雪松金融、思派創投等總部項目,促進一批科技、金融、商業總部集聚發展。突出品牌品質,推動商業綜合體建設,打造現代都市商圈,建立完善創新智慧型、便捷優質的生活服務業體系。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在數字娛樂、線上教育、智慧旅遊等領域培育一批單打冠軍。
抓好項目引進落地。大力推動全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項目,加快動力電池、生物藥等領域龍頭項目落地,全年引進優質及重大項目100個,投資規模2000億元以上。推動企業籌建再提速,新增動工項目40個。加快諾誠健華、寶能汽車等重大項目建設步伐,確保粵芯、露樂、晉陽電子等重大項目按計畫投產,全年實現項目投試產60個。
拓展產業發展空間。最佳化各片區、各組團規劃,紮實開展第三次土地調查。搭建工業項目用地管理平台,嚴格執行土地保證金制度,對企業動工、投產、達產承諾形成硬約束。推廣橫沙、姬堂經驗,加快知識城價值創新園區、科學城新材料產業園區、將軍山地塊等項目用地徵收,實現徵收土地1萬畝。推進村級工業園、物流園升級改造,支持國企與村社合作,統籌開發閒置低效用地,全年盤活用地30萬平方米。推動西區、雲埔、永和等老工業區振興發展。
(四)求新求強,乘勢而上,激發創新創業創造內生活力
強化創新第一動力,搶抓人才第一資源,全力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樞紐。
加速集聚科技創新平台。深入對接國家和省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大力爭取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裝置等重大創新平台,加快建設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新一代通信與網路創新研究院等研發平台。籌建廣州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引進南洋理工大學合作辦學。組織產學研聯合攻關,力爭在量子通信、幹細胞等優勢領域,實現一批原創型、引領型關鍵技術突破。
支持科技企業發展壯大。全鏈條支持企業創新創造,培育更多科技企業升級為高新技術企業,全年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00家,遴選瞪羚企業200家。新增人工智慧等孵化器10個,新增孵化面積30萬平方米。積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好一批成長性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全年實現3家以上企業上市。發揮政府引導基金放大帶動作用,集聚風險投資機構達到400家,資金管理規模達到900億元。
構築人才創新創業高地。用好海外人才工作站、歐美同學會等引才引智平台,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工程研究院,建設海歸小鎮。完善人才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強化院士等頂尖科技人才引進,支持企業用好區人才政策,引進“高精尖缺”人才。以開放大道、創新大道為主軸,重點在捷運7號線二期沿線布局高端創新載體。新增人才公寓5000套,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良好環境。
(五)塑造品質,追求卓越,彰顯精品精緻精彩城市魅力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用“繡花”功夫抓好城市建設管理和生態環境治理,切實提升發展平衡性協調性。
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快推進省“三舊”改造改革創新試點。啟動沙步、大塱、珠江村等20個項目改造,加快推進橫沙、暹崗等47個在建項目,完成佳兆業城市廣場等10個項目改造。突出特色開展城市微改造,推進下沙等6個示範社區建設。完成8家專業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整治提升。
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啟動全區綜合交通規劃修編,開工建設知識大道等道路118條,推進打通46條斷頭路,加快改造黃埔東路等道路72條,推進知識城至天河、從化至黃埔、機場第二高速黃埔段等高快速路建設,開通北二環蘿崗立交,加快貫通開放大道、創新大道。全力推進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高鐵、快速路網建設,爭取廣中珠澳高鐵、廣河高鐵、廣深第二高鐵在我區設立站點。實施黃埔港等片區道路亮化升級改造,完成志誠大道等道路綠化景觀升級。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實現21號線全線通車運營,加快捷運5號線東延線、7號線二期建設步伐,打造公交微循環系統,最佳化公交路線15條,完善南北公共運輸接駁,提升民眾出行便利度。
狠抓生態環境治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面落實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各項工作,強化重點企業綜合整治,加快治理“散亂污”場所。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推廣氫能源汽車示範套用,完成常春藤等站場充電設施建設,建成充電樁370個。堅持不懈治理黑臭河涌,完成九龍三廠等項目建設,推動擴建蘿崗、東區等4個水質淨化廠,加大污水管網建設力度,推進河涌兩岸清理整治,實現水清、岸綠、景美。
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堅決打好違建治理攻堅戰,拆除違建500萬平方米以上。強化城中村、內街內巷保潔管理,提高垃圾處置效率,創建垃圾精準分類樣板小區60個。新增管道燃氣用戶2.5萬戶。建設科學預防、主動預警、智慧型處置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提高災害防治能力,加快“三條圍”搬遷,強化油氣管廊綜合整治,堅決防範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禁毒、社區矯正工作,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打造廣州最安全區。
(六)順應期待,優質供給,凝聚民生共建共治共享合力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著力解決好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釋放更多黃埔民生溫度。
優質均衡鑄造教育品牌。進一步推進合作辦學、集團化辦學,開工建設黃埔軍校中學、國小,加快推進廣州實驗中學、愛莎國際學校等項目開工建設,新開辦鐵英國小等公辦中國小5所、幼稚園6所,新增學位6000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就業競爭力,培育高水平教師隊伍,深化“區管校聘”改革,新增教師600名。
持續深入打造健康黃埔。落實公立醫院改革措施,完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開工建設嶺南醫院二期、廣醫附屬婦兒醫院,加快廣州巴塞隆納國際醫院、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國際醫院等項目建設,推進區婦幼保健院、紅會醫院等改造升級,建成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等3家專科醫院。構建健康大平台,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推動醫療衛生信息整體上雲,加快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農村地區30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
加大力度建設文化強區。深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南海神廟參與海絲申遺,擦亮黃埔軍校等文化旅遊品牌,建設大灣區文化凝聚力核心區。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加快建設長洲島珠江國際慢島。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深挖現代工業文化,組織百家企業講好“黃埔故事”。加快海事博物館、黃埔市民藝術中心等文化場館建設,建成運營市第三少年宮,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品質。
提高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深化養老服務改革創新,實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全覆蓋。加快建設區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打造“半小時公共法律服務圈”。維護和諧勞動關係,聚焦企業招工難問題,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開工棚戶區改造住房1156套。維護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加快知識城南安置區二期及福山村、福洞村等1萬套安置房建設,推進福山福洞整村搬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補齊基礎設施和城鄉公共服務短板,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省“乾淨整潔村”達到24個、“美麗宜居村”達到14個。打好脫貧攻堅戰,加強陽山縣精準脫貧、黔南州脫貧協作,推進廣清、佛岡對口幫扶。
紮實做好人民武裝、民防、退役軍人、殘疾人、婦女、兒童、物價、來穗人員服務、僑務、對台、民族、宗教工作,繼續做好打私、工會、工商聯、氣象、保密、檔案、地方志、供銷社等工作。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時代要有新擔當新作為。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一)要讓忠誠擔當成為政治底色。涵養對黨忠誠政治品格,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強化捨我其誰的政治擔當,不斷解放思想,改進工作作風,對征地拆遷、低效用地處置等影響全區發展的“硬骨頭”,主動擔當作為,狠抓工作落實。
(二)要讓實幹高效成為工作常態。堅持實幹為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關切社情民意,對民眾和企業的事,馬上就辦、辦成辦好;向社會承諾的事,說到做到、堅決兌現。持續整治“四風”,破除“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建設“數字政府”,實現政務服務數據共享,建立“有呼必應”三級管理機制。持續推進績效管理,強化督查督辦、激勵考評、效能問責。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及街鎮行政區劃調整,強化部門執行力、街鎮戰鬥力,高標準推進九項重點工作,堅決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三)要讓依法行政成為幹事習慣。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強化法治思維,提升法治能力。依法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自覺接受區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高質量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健全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加強文明陽光執法,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主動回應社會關切,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