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絲綢之路與聖容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6年8月12日、13日,由甘肅省永昌縣委、甘肅省縣政府和蘭州大學聯合主辦的絲綢之路與聖容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永昌縣舉行。本次研討會是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金昌市系列活動的分項活動之一,旨在傳承絲路佛教文化,再現永昌輝煌歷史,推動永昌文化旅遊業發展。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張世珍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省政協副秘書長、民盟甘肅省委員會專職副主委魏其奎,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宗教事務局局長丁軍年,市政協主席李生偉出席開幕式。
御山聖容寺位於永昌縣城北10公里處,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河西第一名寺”。御山聖容寺與敦煌莫高窟淵源深厚,據研究資料顯示,在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等近40個洞窟繪有大量的涼州番禾縣瑞像的壁畫和榜題。另外,在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大量遺書和佛教文獻中,有關今永昌縣北御山聖容寺番禾瑞像和聖僧劉薩訶的記載也非常豐富。研討會期間,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美國西來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清華大學等39位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嘉賓,分別作了題為《涼州瑞像與敦煌的白衣佛像》《中華文明的三個板塊》《燦爛輝煌的甘肅石窟藝術》《甘肅永昌御山峽西夏時期佛教文物遺存研究綜述》等26篇學術報告,就“絲綢之路與聖容文化”進行了深入研討,並對永昌聖容寺、境內長城遺蹟、縣博物館、驪靬文化產業園等遺址和特色景點進行了學術考察。
張世珍在講話中指出,根據有關歷史資料研究發現,關於番禾瑞像與聖容寺的重要性和地位,在中國歷史和佛教藝術中是不言而喻的。近十幾年來,國內各地陸續發現、出土了聖容寺和番禾瑞像的新材料,使這一研究成為了一個熱點問題,並成為國際性的、跨學科的綜合研究。在此次研討會上,來自國際國內的學者共同交流學界最新研究成果,探討聖容文化及永昌深厚的歷史,為我們帶來一場思想盛宴和學術大餐。研討會藉助敦煌的國際影響力,以及甘肅省舉辦的“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對進一步繁榮學術事業,增進文化旅遊發展與繁榮,傳承、整理絲綢之路上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保護和弘揚永昌優秀的歷史文化資源,擴大永昌及聖容文化的影響力,具有深遠意義。
開幕式期間,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發來賀信表示,番禾瑞像、聖容寺與劉薩訶等有關事跡,是中國佛教文化中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實際上是對“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進一步發掘,是對敦煌學研究的擴展。不但具有歷史意義,也具有現實意義。永昌作為此課題的原生地,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此宗教文化現象做深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