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二屆中亞防災減災和氣候變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年8月18日至20日,由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中亞防災減災和氣候變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吉爾吉斯斯坦喬爾蓬阿塔鎮舉行。會議旨在通過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國科學家的交流,從不同角度探討中亞地區氣候變化影響下的災害問題。來自中、吉、哈、塔四國和UNDP的45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大會由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陳曦主持,中科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丁仲禮,塔吉克斯坦科學院院長Rshimi Farahod,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副院長Almaz Aldashev,UNDP中國代表處副國別主任Patrick Haverman和吉爾吉斯斯坦國立大學校長Abdrahmanov Tolobek出席會議並分别致辭。
丁仲禮指出,中亞乾旱區是世界最大的內陸乾旱區,氣候變化引起了冰川、水文、降水量等變化,繼而影響了當地的農業和生態環境,也引發了大量自然災害。我們希望能夠聯合中亞科學家,開展氣候變化對中亞乾旱區的影響和應對策略研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措施和研究規範。中科院有20多個研究所長期從事環境、生態、水文、地質等研究,在中亞乾旱區的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培養了大批人才,中科院願意同中亞國家科學院交流分享經驗。丁仲禮強調,中科院將以建設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為平台,盡全力促進中亞乾旱區的研究,為應對氣候變化下的防災減災作出貢獻,為區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科技支撐。
Patrick Haverman在致辭中指出,為進一步促進UNDP與中國政府間的夥伴關係,配合中國“一路一帶”的區域發展戰略,UNDP中國代表處和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於今年6月共同啟動了“促進中亞地區綜合減防災與適應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項目,項目旨在建立科技合作平台,分享與災害風險、氣候變化和社會發展相關的信息、技術和方法等。
塔吉克斯坦科學院院長、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副院長和吉爾吉斯斯坦國立大學校長在致辭中都表示,應對氣候變化下的防災減災對中亞乾旱區的發展意義重大,將全力支持中科院在中亞開展防災減災研究工作,全力建設好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
本次會議在中國及中亞科學院之間聯合開展氣候變化帶來的旱災、病蟲害、土石流、山體滑坡、洪水、冰川和積雪等災害的研究、預警和防範工作、持續開展天山區域湖泊的長期監測工作等方面達成共識。與會人員相信,通過中國及中亞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將有能力、有技術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經濟損失。
會後,與會代表參觀了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的克孜爾蘇山地生態系統野外觀測與研究站以及比什凱克分中心。
2014年8月,新疆生態所同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水問題與水能研究所主辦了“第一屆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學術會議”,會議主題是“氣候變化及其對天山山地生態系統的影響”,會議提交的開展節水和水資源管理項目建議報告分別得到哈薩克斯坦農業部和烏茲別克斯坦水與環境部立項支持,產生了很大反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