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雲南曲靖富源煤礦礦難事故

12·5雲南曲靖富源煤礦礦難事故

2012年12月5日,雲南省富源縣黃泥河鎮上廠煤礦一號井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致17人遇難。17名遇難礦工身份已經全部確認。初步調查,礦主在礦廠停產整頓期間私自挖礦和擅自挖破封堵不合格區域的密閉牆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因。目前,事故搶險現場救援工作已結束,事故調查處理及善後工作正有序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5雲南曲靖富源煤礦礦難事故
  • 時間:2012年12月5日
  • 遇難人數:17人
  • 地點:雲南省富源縣
事故介紹,事故處理,事故地點,多人被追責,

事故介紹

2012年12月5日14時15分,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黃泥河鎮上廠煤礦一號井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已致17人遇難。目前,事故搶險現場救援工作已結束。
經初步核查,事故發生時,當班入井66人,49人安全升井,17人遇難,其中16人當場遇難、1人救治途中死亡。17名遇難礦工身份已經全部確認。
事故地點事故地點
5日,上廠煤礦一號井110212採煤工作面發生一起煤與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發生時,當班下井66人,作業分南、北兩個回採工作面,其中南翼39人、北翼110212採煤工作面27人。這起事故致17人遇難、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119萬元。
6日上午,記者在上廠煤礦看到,煤礦已經停產,部分礦工正收拾行李回家。事故井口已被封閉,前面拉起了警戒線。
礦工晏漢勇回憶說,事故發生時,他和工友們正在井下南翼採煤工作面作業,突然接到井口打電話通知說井下瓦斯有點高,所有人員立即升井,他們馬上放下工具,隨後安全升井。到了地面後才知道井下北翼工作面出事的訊息。
礦難後,黃泥河鎮鎮長以及富源縣煤炭局、公安局的多名領導被免職。富源縣的全部礦井停業整頓,基本上全縣所有煤礦的工人都解散回家,很多工人不得不自謀出路。目前富源縣的各個礦井依舊尚未開始生產。

事故處理

5日下午,曲靖市要求全市所有煤礦停產整頓,迅速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目前,受傷住院的6人暫無生命危險,其中5人行動自如,1人尚在重症監護室;上廠煤礦礦長和法人代表已被控制,正在接受調查;遇難礦工的身份全部得到確認。
事故發生後,當地政府迅速啟動了應急預案,雲南省和曲靖市官員已率有關部門趕赴現場。目前,事故搶險現場救援工作已結束,事故調查處理及善後工作正有序進行。
6日凌晨,雲南省富源縣安委辦副主任龍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初步查明,富源縣黃泥河“12.5”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系經營者“雙違規”作業導致。
龍輝稱,此次發生事故的上廠煤礦一號井於2004年6月建設,2007年8月投產,為六證齊全有效的生產礦井,年生產能力9萬噸。按照國家安監總局、國家煤監局和國家能源局今年4月聯合發文要求,該礦井已被停產整頓,但經營者擅自開工生產,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除此之外,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為礦井擅自挖開“密閉”牆,放炮作業引發煤與瓦斯突出。龍輝介紹,事故點原是一段因生產條件不達標而被查封的巷道,這一區域煤與瓦斯蘊力比較集中,且沒有任何瓦斯抽放系統。5日上午,煤礦擅自挖開了“密閉牆”,放炮開採作業,引發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礦長目前已被調查,事故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事故地點

富源縣是雲南省最大產煤縣,全縣含煤面積達八百二十六平方公里,境內共有大小煤礦上百個。同時,富源也是煤礦事故的高發區,2006年11月25日該縣後所鎮昌源煤礦發生的瓦斯爆炸事故致32人死亡,28人受傷;2011年3月16日,富源縣黃泥河鎮戛拉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致9人遇難。

多人被追責

2013年8月30日,雲南煤礦安全監察局公布了富源縣上廠煤礦“2012·12·5”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處理結果,多人被追責。
經過對事故原因調查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下發了《關於上廠煤礦一號井“12·5”重大煤與瓦斯突出事故調查處理意見的批覆》。據了解,批覆建議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7人,其中上廠煤礦一號井安全副礦長姚廷厚、上廠煤礦一號井總工車洙永、上廠煤礦一號井礦長張有為、上廠煤礦礦長、投資人、實際控制人陳優龍4人已提起公訴,案件正在審理中;黃泥河煤炭分局派駐上廠煤礦一號井監督員張華林、趙威及黃泥河煤炭分局黨支部書記黃鮫3人已判決,免予刑事處罰。對負有監管責任和領導責任的12名責任人,已分別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上廠煤礦一號井帶班副礦長、生產副礦長,已分別處以1萬元行政處罰罰款。
有關部門已責令上廠煤礦一號井停產整頓並暫扣證照,煤礦正在實施重組;對姚廷厚、張有為、陳優龍、張華林持有的有關證照均已吊銷,並向社會進行了公布;對上廠煤礦一號井非法所得793萬元及實施的2709萬元行政處罰罰款,目前正在追繳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