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式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

三菱TK-X 10式主戰坦克(日語:ひとまるしきせんしゃ,英語:Type 10 MBT)是由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主持,三菱重工生產的日本陸上自衛隊新一代主戰坦克。

10式主戰坦克以“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為基礎所開發,項目被命名為“TK-X”,2002年製造出第一台原型車,2008年2月13日正式公開,2012年1月開始正式服役於日本陸上自衛隊10式坦克採用了多種革命性新技術,自誕生之日就起在世界坦克排行榜一直有很高的名次。

10式主戰坦克造價940萬美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0式主戰坦克
  • 外文名:10式主力戦車
  • 前型90式主戰坦克
  • 服役:2012年1月10日
  • 單位造價:約9.5億円(2010財年)
  • 開發成本:約484億円(2010財年)
發展沿革,背景研發,服役生產,設計特點,車身設計,動力設計,防護設計,武器設計,基本數據,服役動態,

發展沿革

背景研發

九十年代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後,日本擔心的蘇聯陸軍渡海登入的威脅已不存在,也導致主戰坦克在日本本土防務的重要性下降。平成16年度(2004年)制訂的防衛計畫大綱中,日本將陸自的主戰坦克數量由900輛砍至600輛左右,代之以更輕型、更具機動力與任務彈性的快速反應部隊編制。
JGSDF 90式主戰坦克JGSDF 90式主戰坦克
由於之前的90式主戰坦克除了數量少與價格昂貴外,因為車重大的因素僅適合部署於北海道地區。2004年9月,日本防衛省宣布準備停止量產昂貴的90式主戰坦克;此時,日本新一代TK-X坦克計畫正在進行,由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主導開發,試製仍由長年為日本陸自供應主戰坦克的三菱重工神奈川縣相模原製造所負責。第一輛TK-X原型車於2002年開始製造,至2006年共完成三輛原型車。在2008年2月13日,位於神奈川縣的日本防衛省技術研究本部(TRDI)正式公開了TK-X的第五輛原型車;總計五輛TK-X原型車中,第一輛是研究評估用車(編號99-0214),另外三輛為試驗車(編號99-0237~99-0240)。當時TRDI表示,TK-X預計最快可在平成22年度(2010年)開始服役,屆時將全面替換74式主戰坦克,量產型的國產化程度將提高到98%。由於是在2010年度定型投產,因此TK-X的正式型號為10式坦克。第一輛量產型10式於2011年交付富士教導團坦克教導隊,並在2012年1月10日舉行入役儀式。
蘇聯T-80主戰坦克為主要敵人蘇聯T-80主戰坦克為主要敵人

服役生產

日本防衛省2010年度(平成22年度)的預算中,首度編列了10式的生產預算,在2011至2014年度編列561億日元生產58輛,平均每年生產14.5輛,隨後又打算在2015年度編列10輛;這是日本第一次打破過去逐年編列每一年度採購的作法,一次編列四個年度共58輛的生產預算,以增加每批訂購數量的方式來降低平均成本,避免過去每年度編列少量採購而使成本飆漲的情況發生。不過,2009年日本民主黨政府上台後,新的防衛計畫大綱誕生,前述的10式坦克四年購買計畫作廢。首先在平成22年度(2010年)訂購首批13輛量產型。在2010年12月17日日本正式通過新防衛計畫大綱,將陸上自衛隊主戰坦克的總數削減為400輛,並打算在平成23(2011年)至平成27年度(2015年)購買68輛10式坦克。
新戦車の運用構想新戦車の運用構想
新戦車の概要新戦車の概要
10式坦克研發期間耗費了484億日元, 以平成22年度(2010年) 防衛預算中編列的首批13輛10式為例,總經費為124億日元(不包括63億日元的量產先期準備費用),平均每輛約9.54億日元(1100萬美元左右);以日元匯率測算,1990年90式坦克投產之初的單價為11億日元(當時約760萬美元,不過2010年的日元對美元匯率比1990年升值甚多),再考慮這20年間的通貨膨脹趨勢,10式的成本控制至少在開始量產階段堪稱成功。在2011年度,防衛省編列預算採購第二批16輛10式坦克,總額161億日元,平均每輛10.06億日元(依照2010年底匯率,相當於每輛1205萬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主戰坦克。
74式主戰坦克74式主戰坦克
原本日本陸上自衛隊一個74式主戰坦克中隊配備16輛坦克,而一個90式坦克中隊則配備12輛;隨著陸上自衛隊現役坦克數量的削減,一個10式坦克中隊應該也只會裝備12輛。

設計特點

車身設計

10式坦克外觀仍與傳統構型的坦克相似,但使用了大量最先進科技,也延續日本武器一貫的精緻細膩。相較於90式主戰坦克,10式的尺寸重量有所減少,戰鬥重量降至44噸,比90式輕6噸。由於73式特大半拖掛車的最大承載重量為40噸,因此理論上在拆除模組裝甲套件、卸下彈藥之後,10式就能直接開上73式半拖掛車進行公路運輸,故10式的戰役部署彈性與機動性比90式大大增加。
運載74式坦克的73式半連結車運載74式坦克的73式半連結車
由於體積重量較低,10式也能沿用現行為74式坦克規劃的場站設施,而不需要整個重新設計。 根據日本官方統計,全日本17920座橋樑中,載重能力足以讓戰鬥重量50噸的90式主戰坦克通過的橋樑,約有65%;對於降為44噸的10式,這個數字就大幅提高到84%。拜坦克體積重量削減之賜,10式的迴轉半徑與反應性都比90式改善 ,其迴轉半徑只有90式(約12m)的一半。為了儘可能縮減車體長度,10式刻意加高車尾發動機室的高度,利用垂直的空間來安裝發動機周邊裝備,儘量減少發動機套件占用的水平面積。 在諸多努力之下,10式的車體長度的確降低,車體底盤只使用五對負重輪。
10式主戰坦克多視圖10式主戰坦克多視圖

動力設計

動力方面,10式採用一台日本國產四行程柴油V8發動機,每分鐘2300轉時可輸出1200馬力的最大功率,無論是燃油燃燒效率或運轉可靠性都比90式差評頗多的二行程渦輪增壓柴油機大幅提升,最大速度估計在70公里/小時以上;雖然10式的最大功率/質量由90式的30馬力/噸略降至27.27馬力/噸,但由於10式的發動機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包括電子控制式可變噴嘴排氣渦輪增壓機(VNT)以及電子控制式燃料噴嘴系統(Unit Injector System,UIS),加上新型HMT無級自動變速箱,整車運行效率較高,故能維持與90式主戰坦克相當的高速行駛水平。由於耗油量降低,10式的燃油攜帶量為880公升,比90式減少近300公升,對於減少整車全重頗有益處。
行進中的10式主戰坦克行進中的10式主戰坦克
傳動方面,10式採用一具新型液壓式無級自動變速箱(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HMT)與發動機匹配;在戰車常用的速度區段,HMT的輸出軸輸出扭矩比傳統多級變速箱更高,在啟動與低速加速階段也能更快地增大輸出,這意味著10式在啟動階段和中低速加速階段的機動性會更好,對於戰車在崎嶇地形或狹窄蜿蜒道路行駛十分有利,靈敏性與加速性能都比90式提升。
一輛10式坦克與74式坦克一輛10式坦克與74式坦克

防護設計

10式坦克的車體與炮塔採用滾軋均質鋼甲製造,車頭正面上部加裝新型複合裝甲,炮塔外側加掛模組化裝甲;10式的使用新型複合裝甲套件與90式主戰坦克的複合裝甲相當甚至略優,但重量則只有後者的七成 。從90式坦克的陶瓷/金屬複合裝甲開始,日本坦克工業的裝甲製造實力便實力大增,而10式使用的日本國產複合裝甲,其內、外部各由厚度不等的高抗彈性滾軋均質鋼甲製成,中間的夾層包含部分非金屬材料與一層超高硬度鋼甲 ,此外還有碳纖複合材料夾層,使其能同時抵擋高爆穿甲彈噴流與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攻擊,其防護效能優於英國喬巴姆複合裝甲。10式炮塔採用較為複雜的多面體傾斜造型,正面截面積較小,避彈能力優於單純平面垂直狀的90式;然而,緊湊的設計也使10式炮塔內人員活動空間與裝備安裝空間的減少,對於乘員長時間作戰能力以及後續升級改良能力都有一定影響。10式必要時還可進一步追加重約4噸的裝甲模組,使其戰鬥重量達到48噸。 以往90式坦克的設計被認為炮塔與炮塔環之間空隙過大,形成防護上的弱點,而10式則刻意縮小此一間距,並增加正面裝甲的厚度。
10式主戰坦克炮塔①10式主戰坦克炮塔①
10式主戰坦克炮塔②10式主戰坦克炮塔②
除了被動防護之外,10式也配備了主動防禦套件(DDS),車體的雷射感測器在接收到敵方雷射標定訊號之後,便立刻向乘員發出警告,並控制車上的煙幕彈發射器朝目標方向投擲煙幕彈,形成一道能隔絕紅外線訊號的煙幕,此外也控制車上的主動式紅外線干擾器對來襲方向發射編碼的脈衝訊號,以迷惑敵方反坦克飛彈系統的雷射導引裝置。在日本對於10式坦克的防護測試 中,包括以10式採用的120mm滑膛炮在250m的距離上射擊正面,而側面裝甲則被要求至少可以抵擋RPG單兵反坦克武器的射擊,這是基於2001年九州間諜船事件中,日本在擊沉的朝鮮特務船上發現RPG火箭。
2011年間諜船事件朝鮮特務船攜帶的RPG2011年間諜船事件朝鮮特務船攜帶的RPG

武器設計

武器方面,10式坦克配備一門日本自行開發的120mm 44倍徑滑膛炮 ,基本設計與先前90式的120mm滑膛炮相同,但提高了膛壓,炮塔尾艙內設有一具水平式自動裝彈機來供應主炮所需的彈藥。10式主炮的彈種除了傳統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高爆穿甲彈、高爆榴彈之外,還能使用一種TRDI研發的程式化引信炮彈,其電子引信能在穿透三層牆壁之後才引爆彈頭,主要在城鎮戰中用來對付隱藏於工事後方或建築物內部的敵軍。10式戰鬥重量僅44噸,比起其他採用120mm坦克炮的主戰坦克輕得多,這原本會造成主炮射擊時穩定性不佳的問題;但拜新型主動式液壓懸吊系統之賜,10式能在不降低主炮膛壓與威力的情況下,仍維持與50噸重的90式坦克相當的射擊穩定性。 不過由於10式車體容積較小,車上只儲存了35枚120mm炮彈 ,
實驗的10式主炮實驗的10式主炮
10式坦克的車頂機槍10式坦克的車頂機槍
次武裝方面,TK-X原型車的炮盾左下方設有一挺74式7.62mm機槍,備彈12000發,而車長艙蓋左後方則設有一具M-2HB 12.7mm同軸機槍 ,備彈3200發;炮塔兩側的裝甲套件內部各整合有四管煙幕彈發射器,從側面完全看不出來,與DDS主動防禦套件連線、全自動控制,可投擲多頻譜煙幕彈以阻絕各式光電探測系統。以往90式將車長機槍置於車長與炮手艙蓋之間,希望能讓兩名組員共享,然而在實際套用上卻會嚴重妨礙機槍對兩側的射界,於是10式又將機槍改回在車長艙蓋處,以便於車長操作的效率。 以後的10式坦克可能以遙控武器站取代車頂的人操車長機槍,新的武器站可能同時裝備一挺7.62mm機槍與一門40mm榴彈機槍,不僅近距離火力壓制力大增,更能讓人員在車內安全地操作,而不必冒險探頭出車外,利於城鎮作戰。
10式炮塔10式炮塔

基本數據

技術數據
乘員
3名(必要時兩人)
長度
9.42米
寬度
3.24米
高度
2.3米
重量
44噸
發動機
V型8汽缸四行程 水冷柴油引擎
功率
1,200匹 油壓機械式無段變速系統
馬力重量比
27馬力/噸
懸掛系統
調式液氣壓懸吊系統
速度
70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
440千米
裝甲武裝
裝甲
內建複合裝甲,可再加掛裝甲
主要武器
120毫米44倍徑滑膛炮
輔助武器
白朗寧M2重機槍(車頂) 74式車載機槍

服役動態

90年代冷戰結束後,原本日本擔心蘇聯陸軍渡海登入的威脅不再,也導致主戰坦克在日本本土防務的重要性下降。在平成16年度(2004年)制訂的防衛計畫大綱中,日本將陸上自衛隊的主戰坦克數量由900輛大砍至600輛左右,代之以更輕型、更具機動力與任務彈性的快速反應部隊編制,在2010年12月17日由日本內閣通過的新版防衛大綱(第三次修改)之中,再進一步將陸上自衛隊的坦克總數由600輛刪減為400輛,向來是陸上自衛隊防禦重心的北海道兵力將有所刪減,陸上自衛隊的防守重點轉移到日本西南諸島,並強調“對突發事態的立即反應”,即所謂的“動態防禦”。
由於先前的90式主戰坦克總共生產341輛,因此現階段防衛省打算在平成23(2011年)至平成27年(2015年)購買68輛10式坦克之後,如果不開始把現役90式替換,就會達到新防衛大綱中日本陸上自衛隊的坦克額定數量;而屆時日本是否會繼續購買10式來逐步替換既有的90式,仍不得而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