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洋鄉

龍洋鄉

龍洋鄉位於遂昌縣西南,距縣城72公里。東倚王村口鎮、龍泉市岩樟鄉,南鄰龍泉市住龍鎮,西靠柘岱口鄉,北與黃沙腰鎮、蔡源鄉接壤。鄉人民政府駐內龍口村梅樹洋。全鄉總面積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7公頃,林地面積14689公頃。鄉境屬重點林區,據1989年調查,全鄉活立木蓄積78.83萬立方米,居全縣首位,年產杉、松、闊葉等優質木材萬餘立方米。主要礦藏已查明的有銀石、螢石、花崗石等礦藏。2004年全鄉轄13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生產隊)。全鄉總戶數1364戶,4442個人口,是全縣人口密度最低的鄉鎮,每平方公里僅3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洋鄉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
  • 電話區號:0578
  • 郵政區碼:323300
  • 地理位置:麗水
  • 面積:148平方公里
  • 人口:4442人
  • 方言:吳語,畲語等
  • 氣候條件:中亞熱帶季風類型
  • 火車站:麗水火車站
  • 車牌代碼:浙K
所轄行政村,鄉鎮簡介,歷史沿革,經濟發展,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景點,地區文化,

所轄行政村

所轄行政村是:埠頭洋村 泉苑村 垵潭村 內龍口村 西坑裡村 外龍口村 西灘村 西坑口村 西坑下村 黃塔村 涼嶺下村 獨口村 赤枝村。

鄉鎮簡介

與全省的山區鄉鎮對比,該鄉的地理條件相對較差,地處 錢塘江水系,是烏溪江源頭之一,一直是浙西南的用材林基地,有浙南林海之稱。

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沿用龍洋鄉名,屬王村口區。1958年9月,區級 政府建置撤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龍洋稱躍進人民公社龍洋生產大隊。1959年,稱王村口人民公社龍洋管理區。1961年9月,恢復區級建置,管理區改稱人民公社,政社分社,龍洋人民公社改稱人民公社,稱王村口區龍洋人民公社。1984年,王村口鄉分設王村口、對正2鄉原王村口鄉所轄的涼嶺下劃歸龍洋鄉管轄。1992年6月,全縣實行“撤區、並鄉”遂昌縣設20個鄉鎮,保留龍洋鄉建置。

經濟發展

2000年通過麗水地區驗收組的驗收,成為遂昌縣第二個小康鄉。2004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52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81元。80年代初,創建了龍洋鄉林新產品廠、龍洋電站。90年代中期,鄉鎮工業以家庭形式發展,從而解決了部分閒散勞動力就業。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引導
下,經過招商引資,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103.56萬元。2000年市重點工程碧龍源電站動工興建,從而帶動了西坑電站、西坑裡電站、插坑電站的興建,為龍洋鄉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帶動作用。2004年工業總產值2541萬元,農業總產值19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81元。
2007~2011年五年來,全鄉工農業總產值由5125萬元提高到6761萬元,增長32%;工業總產值由3043萬元提高到3364萬元;農業總產值由2082萬元提高到3397萬元,增長63.2%;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760元提高到6257元,增長66.4%。通過全鄉上下不斷努力,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第三產業比重增加,一、二、三產業結構日趨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推進,來料加工規模不斷擴大,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原生態農產品培育不斷推進。通過加強對專業合作社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形成發展原生態農產品的政策推力。多方面探索原生態農產品開發。立足於龍洋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努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農業專業合作社積極探索“泉之綠”龍洋深山野蜂蜜、九龍山老茶婆、石斑魚和石蛙養殖等項目。
——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相繼完成舊村改造、危舊房改造、村莊整治和千萬農民飲用水等工程。完成西泉康莊公路和茶園自然村機耕路硬化工程。推進西坑口村舊村改造項目建設,完成了規劃設計,政策處理等工作,並啟動了舊房拆除。完成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村莊規模調整順利實現,資源得到最佳化配置,發展後勁得以提高。西灘茶園特色村建設不斷推進,該村榮獲第二批“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
——兩大省重點工程項目有序推進。烏溪江幹流大溪壩電站和51省道王村口至老虎跳公路改建工程兩大項目的政策處理是我鄉近年來工作的重頭戲,鄉政府著力於創造良好的氛圍,打造公平公正的政策處理工作環境,建立平等的對話平台。努力化解施工過程中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做好可能影響施工的政策處理工作細節,確保各施工點位的正常施工。
二、生態建設取得成效。
——發展生態農業。建立了300畝高產示範畈,120戶高產示範戶,實施省級農技推廣項目稻菌複種100畝,並對500畝的糧田實行病蟲害統防統治;四季豆種植面積達1700畝,推廣無公害高山蔬菜生產技術,新增使用生態殺蟲設施。開發泉苑原生態高山茶葉百餘畝。食用菌產業不斷發展,黑木耳成為我鄉又一特色農產品。
——建設生態林業。完成了近9萬畝的新增公益林,占全縣的9.7%。加強了索道管理,對全鄉61條索道進行了整改或拆除。嚴格採伐與造林任務相掛鈎,做好採伐設計、檢查、驗收工作。加強了森林防火工作,減少火災造成的生態破壞。
——開發生態產業。充分利用青山綠水的資源,積極引導林農從“伐木經濟”向綠色生態產業經濟轉移。大力扶持黃基坪農特產品專業合作社、九龍山石蛙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泉綠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及農家樂的發展,通過引導、服務、規範合作社的經營,通過合作社的輻射帶動,形成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
——改善生態環境。節約能源,美化環境,全鄉完成沼氣池建設175戶。加大綠化造林力度,推廣“無煙”造林。各村完成生態公墓建設。開展“潔淨鄉村,微笑龍洋”行動,全鄉衛生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各村成立河道管理隊伍和制定村規民約,建立健全了河道保潔、漁業漁政、河道采砂和水域占用管理等四項工作互為一體的河道管理新機制。申報和創建了省級生態示範鄉。

社會事業發展

龍洋鄉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教育事業發展迅速自1986年以來,全鄉適齡少年兒童入學率達98%,在樣生鞏固率達100%。
97年經驗收已達9年義務教育達標鄉鎮,該鄉教育事業起步較晚, 1999年全鄉進行了教育布局調整。2003年在校生221名,教職工26名,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校生鞏固率達100%。2003年開始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全鄉收繳醫療保險金7.2萬元,農民參保率86.84%。人民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全鄉人均收入1974年78元,1989年646元,2003年3220元。進入龍洋鄉農村,磚瓦結構的小別墅到處可見。全鄉89%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

重點景點

1、黃塔佛殿橋:址龍洋鄉黃塔村南面水口。橋長17.75米,寬4.8米。木樑廊屋,縱向明間通按佛翕,行人橫向出入,兩堍封閉建造佛翕,供奉神位,俗稱“佛殿橋”。格扇門,檻窗等裝修完整,牛腿雕刻人物花卉。橋下懸崖飛瀑,連貫名勝“十八龍湫”。明代始建,名“寶善橋”,清道光、光緒、民國多次重修。
2、大橫源古礦址:址龍洋鄉赤枝村際下田自然村的大橫源山中,共30多處。系鉛礦址,俗稱銀礦洞。少數洞被泥埋,洞內巷道深而完整。屬明代採礦遺址。
3、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龍洋鄉西北和黃沙腰鎮、柘岱口鄉接壤處,屬武夷系仙霞嶺山脈的分支。群山起伏,峰巒疊嶂,谷深坡徒,峰谷交錯。適宜的氣候、日照和雨量,具有植物生長、動物棲息和繁殖的優越條件。
據科考資料顯示,計有維管束植物1994種,分屬244科869屬,其中列入國家二、三級保護的珍稀植物有8種和14種,如白豆杉、長葉榧、南方紅豆杉、鵝掌楸等。有脊椎動物149種,其中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的珍稀動物有6種和34種,如金錢豹、華南虎、黑鹿、大鯢(娃娃魚)等。民間傳說:玉皇大帝靈霄殿的玉柱上九條金龍盜得“夜明珠”降落遂昌西鄉。玉皇遣天兵天將擒龍奪寶。九龍不願回天宮,化軀為山脈,以血液為泉水,變金鱗為森林,永留人間大地,故稱九龍山。九龍山有許多天然勝景,還有“野人”的傳說,是科考和旅遊的理想境地。

地區文化

涼嶺下花鼓:花鼓戲最早源於安徽鳳陽,傳入龍洋鄉涼嶺下村是在距今280多年前的清朝中葉。涼嶺下花鼓分大花鼓和小花鼓。大花鼓是一折小戲,五個兒郎(小孩)扮演相公、丫環、小姐、花鼓公、花鼓婆,在眾場(如寬闊的堂屋、舊時的祠堂、後來的會堂等)蹭擺開,樂隊伴奏,小孩說學逗唱,趣味橫生。小花鼓則由花鼓公、花鼓婆、相公三個角色邊走邊唱,即興編唱詞。涼嶺下花鼓戲在與鄉村民情的糅合中,泛化為村民們自娛自樂的一種表演形式,正月里圖個熱鬧與吉利。他們從正月初三、四開始挑選兒郎(小孩),到初九,花鼓開始走村串戶,天黑起燈,鳴鑼敲鼓開道,一個晚上往往要串四五個村落,但必定要在天亮前回村。一直到正月十七“剎燈”,一年的熱鬧就此而止,來年一切從頭再來。
認親:舊時由於生活條件差,醫療條件落後,嬰幼兒屢有夭折,父母為愛子順利成長,有拜認親父、親娘的習俗。通常拜認窮苦夫婦或單身老人為親父親娘,也有拜認石玄頭娘、樟樹娘、水井娘的。認了親父親娘的,逢年過節都要送禮品或祭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