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汝言

龍汝言

龍汝言,字子嘉,安徽安慶市羅嶺鎮小龍山村人,清嘉慶十九年(一八一四)狀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汝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安慶市羅嶺鎮
  • 職業:官員
個人經歷,個人事跡,

個人經歷

龍汝言(?-1838年),字錦齋,一字子嘉,號錦珊。安徽桐城人。幼時家貧,考取秀才後在北京八旗都統家教書,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狀元,受任校對《高宗實錄》一書,高宗純皇帝的“純”字,誤書為“絕”字,當時嘉慶帝寵任汝言,不忍加罪,言“龍汝言精神不周,辦事疏忽,著革職,永不敘用。”嘉慶帝去世,汝言哀痛逾於常人。後任內閣中書。道光十八年(1838年)卒

個人事跡

龍汝言發跡時,以秀才身份在京師某都統(八旗都統,掌一旗政令)家當家庭教師,適逢嘉慶皇帝生日,都統囑託龍汝言撰寫祝壽詞以備“小貢”。當時宮廷的慣例是,每遇皇帝的生日及重要節日,一二品大臣及翰林都有“小貢”,所謂“小貢”,即所作的祝賀性的詩、詞、序、頌之類,繕寫成小冊子進獻給皇帝。龍汝言受到都統的委託,就從康熙和乾隆的御製詩中集出了二百句組成一首長詩,由都統進獻給了嘉慶。集別人詩作中的句子組合成一首詩的做法當時叫做“集句”,難度比自己創作要大得多,而僅從康熙和乾隆的詩中集句,其難度就更大了。康熙和乾隆都喜歡作詩,乾隆所作的詩多達四萬多首,幾乎與《全唐詩》的數量相當,這樣大批量的創作其藝術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讀書人中並沒有多少人真去讀這些詩。嘉慶對這種情況是了解的,所以當他看到都統進獻的集句詩後非常高興,特召都統給予獎勵。都統不敢隱瞞,就坦白稟告說詩是龍汝言代作。嘉慶知道後非但沒有責怪都統,反而更高興了,說:“南方士子往往不屑讀先皇詩,此人熟讀如此,具見其愛君之誠。”當即賞龍汝言舉人出身,讓他第二年隨其他舉人一起參加會試。
龍汝言龍汝言
次年春季會試,龍汝言落榜,主考官考試結束後回奏,在召見時受到皇帝的申斥,說這一科的文章很不好。主考官出來後私下詢問近侍太監:“這一科的文章很好呀,為什麼皇上不滿意?”近侍太監告訴他:“因為龍汝言落第,不便明言而已。”於是大臣們都記住了這件事。下一科即嘉慶十九年,主考官領會到皇帝的心意,設法將龍汝言取中。嘉慶看到會試錄取的題名錄非常高興。殿試後,閱卷官找到龍汝言的考卷,將他定為第一名,連同其他九份考卷進呈皇帝最後定奪。嘉慶私自拆開第一名試卷的彌封,見是龍汝言,沒有說什麼,仍舊封好放回原處。到當眾公布名次時,拆封唱名,第一名報龍汝言,嘉慶面帶喜色說:“朕所賞果不謬也。”隨即任命龍汝言為南書房行走、實錄館纂修等清要之職。
龍汝言走馬上任後,嘉慶對他頗為寵任,賞賜頻頻,舉朝官員都很歆羨。但好景不長,不久龍汝言卻突然被革職。事情的起因有點令人啼笑皆非。龍汝言幼年孤貧,靠岳父保護周濟,所以他很懼內,而他妻子也很潑悍,兩人時常反目。龍汝言做官後,這種情況也沒有多少改變。一天二人再次發生爭吵,龍汝言無奈之下到朋友家借居躲避,好幾天不敢回家。不幸的是,實錄館的吏員在此期間送《高宗實錄》到龍汝言家請他校勘,龍汝言之妻收下後擱在了一邊,隔天吏員來取,龍汝言之妻就原樣交回了。而龍汝言對此一無所知。有一天,忽然皇帝降旨將龍汝言革職。龍汝言非常吃驚,多方打聽,才知道是因為那天讓他校勘的《高宗實錄》中,“高宗純皇帝”(乾隆皇帝的廟號)的“純”字被書吏誤寫為“絕”,沒有被校正。雖然他實際上並沒有校勘,但呈給皇帝的《高宗實錄》上所貼的黃簽上寫著“臣龍汝言恭校”,無可辯解。
皇帝的廟號出錯本身已經很嚴重,加之“絕”字字義又很不好,按當時法律屬於“大不敬”,應該給予嚴厲處罰。嘉慶因寵任龍汝言,不忍加罪,惋惜良久,最後下旨:“龍汝言精神不周,辦事疏忽,著革職,永不敘用。”這種處理已經是格外寬大了。後來嘉慶去世時,龍汝言入宮哭吊,哀痛逾於常人,道光皇帝認為他有良心,特賞他為內閣中書(內閣中負責起草抄寫檔案的低級官員),道光十八年(1838),還曾任會試同考官一次,不久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