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廣觀音洞遺址

龍廣觀音洞遺址

龍光觀音洞位於貴州黔西南東峰林腹地,義龍新區東部的龍廣鎮,屬義龍新區城市次核心區,距興義市區32公里。

觀音洞地處槽谷型盆地中的一個溶蝕殘存的小山上,洞口高12米,寬約20米,斜深約15米,南向,高出盆地約20米,西側有一穿洞,高8米,寬5米多,向里斜伸5米處有一天窗,20米處有地下水滲露,整個洞穴通風向陽,乾濕適度,適宜遠古人類棲息生存。

龍廣觀音洞是國務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5年就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龍廣觀音洞遺址,躋身“國保”之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廣觀音洞
  • 地理位置:貴州黔西南義龍新區龍廣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歷史,景觀風貌,文化習俗,

歷史

1985年11月2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安龍縣龍廣觀音洞古文化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1月,安龍縣人民政府在觀音洞立有青石刻碑載文,並指定專人守護,保護觀音洞遺址。據貴州省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在現場挖掘發現,出土的遺物有石製品、骨器、動物化石、動物骨片和用火遺蹟,從而認定龍廣觀音洞古文化遺址的文化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一萬多年時期,就有古人類在觀音洞生活。

景觀風貌

觀音洞地處槽谷型盆地中的一個溶蝕殘存的小山上,洞口高12米,寬約20米,斜深約15米,南向,高出盆地約20米,西側有一穿洞,高8米,寬5米多,向里斜伸5米處有一天窗,20米處有地下水滲露,整個洞穴通風向陽,乾濕適度,適宜遠古人類棲息生存。
遺址堆積平面略呈三角形,近棕色,面積約200M2,厚3米多。初分為9層:表層為石灰華鈣板覆蓋,第7、9層為灰燼,厚度分別為10至30厘米,也除表層外,各層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文化遺物。出土遺物有石製品400餘件,骨器7件,動物化石10多種,並有大量動物骨片和用火遺蹟。用火遺蹟有灰燼、燒骨和炭屑。大量的灰燼遺存,證明當時人類不但會用火,也會保留火種;而螺殼化石數量之多,在貴州同期遺址中為罕見,反映了當時生活在觀音洞的人類,在進行狩獵與採集的同時,也向水域捕食。觀音洞文化遺址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1萬多年。
觀音洞遺址前立下的青石刻碑 張金書 攝觀音洞遺址前立下的青石刻碑 張金書 攝

文化習俗

根據很多布依族老人和居住在觀音洞附近平廣寨子的漢族老人的說法,觀音洞原稱為先人洞,位於今龍廣鎮板拉村磨雍寨子南邊與平廣寨子北邊交界處的小山坡上,此山名“坡磑”。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坡磑”的山洞裡有“倈子”(又稱倈人)居住。後來,這些“倈人”漸漸出洞下山,尋找平壩地帶,依山傍水修房造屋,“倈人”開荒除草,耕地造田,種植莊稼,由住山洞的野人生活進步到居房屋有耕種食熟物的人類生活,同時成了龍廣地方的土著人,人們稱為“老戶”,又稱“拜饒”,實際是龍廣布依族的先民。
又過了若干年,這些“拜饒”不忘先人們創業的艱辛,每逢當年陰曆七月間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大家帶上過“七月半”的三角粽(用竹葉包的糯米粽子)、糍粑、火酒、野雞肉和香紙,攜兒帶女,扶老喚幼,到“坡磑石樑”集會遊玩。人們首先在洞門口點香燒紙祭祀,然後在洞裡乘涼嘮嗑,婦女吃粽子和糍粑,男人啃著雞腿下酒,緬懷先人。當地人稱為趕先人洞。這樣,趕先人洞就成了龍廣四十八寨布依族人民的傳統風俗。
趕先人洞,在明末清初很是鬧熱。據說,不光龍廣人趕,還有鄰近灑雨一帶的苗族和廣西的壯族等都有人來趕。後來,到清朝鹹同年間,龍廣發生紅、白族鬥爭,龍廣四十八寨布依族人民遭殘酷鎮壓,之後又是軍閥混戰,人民無以安寧,地方統治者認為趕先人洞會“密謀造反”,橫加禁止和限制,並開始對少數民族凌辱,因此,在晚清和民國初年,人們不再趕先人洞。解放初期,一些漢族的道士先生在洞裡供了觀音,每逢陰曆正月、三月就到洞裡誦經,人們又把“先人洞”喊成為“觀音洞”。
近年來,由於民族政策的開放,龍廣又趕起先人洞來了,龍廣四十八寨布依族每年七月間趕先人洞,是一個具有民族特色和紀念意義的民族傳統節日,希望人民政府給予支持和引導,使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起著良好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