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瓣花根

鼬瓣花根

鼬瓣花根,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鼬瓣花Galeopsis bifida Boenn.的根。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湖北西部、四川西部、貴州西北部、雲南西北部及東北部、西藏等地。具有補虛,止咳,調經之功效。常用於體虛羸弱,肺虛久咳,月經不調。

基本介紹

  • 別名:壺瓶花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鼬瓣花屬
  • :鼬瓣花
  • 中文學名:鼬瓣花根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微辛,性溫。

功效

補虛,止咳,調經。

主治

體虛羸弱,肺虛久咳,月經不調。

相關配伍

1、治虛弱:壺瓶花根30g,藍布正、對葉草、臭牡丹根、雞屎藤根、夜寒蘇各9g。燉雞吃。(《貴州民間藥物》)
2、治虛弱咳嗽:壺瓶花根15-30g。燉肉吃。(《貴州民間藥物》)
3、治婦女月家病:壺瓶花根15g,十樣錯、觀音草各6g。燉肉吃。(《貴州民間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草本。莖直立,通常高20-60厘米,有時可達1米,多少分枝,粗壯,鈍四棱形,具槽,在節上加粗但在乾時則明顯收縊,此處密被多節長剛毛,節間其餘部分混生下向具節長剛毛及貼生的短柔毛,在莖上部間或尚混雜腺毛。莖葉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通常長3-8.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漸狹至寬楔形,邊緣有規則的圓齒狀鋸齒,上面貼生具節剛毛,下而疏生微柔毛,間夾有腺點,側脈6-8對,上面不明顯,下面突出;葉柄長1-2.5厘米,腹平背凸,被短柔毛。輪傘花序腋生,多花密集;小苞片線形至披針形,長3-6毫米,基部稍膜質,先端刺尖,邊緣有剛毛。花萼管狀鐘形,連齒長約1厘米,外面有平伸的剛毛,內面被微柔毛,齒5,近等大,長約5毫米,與萼筒近等長,長三角形,先端為長刺狀。花冠白、黃或粉紫紅色,長約1.4厘米,冠筒漏斗狀,喉部增大,長8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卵圓形,先端鈍,具不等的數齒,外被剛毛,下唇3裂,中裂片長圓形,寬度與側裂片近相等,約2毫米寬,先端明顯微凹,紫紋直達邊緣,基部略收縮,側裂片長圓形,全緣。雄蕊4,均延伸至上唇片之下,花絲絲狀,下部被小疏毛,花葯卵圓形,2室,二瓣橫裂,內瓣較小,具纖毛。花柱先端近相等2裂。花盤前方呈指狀增大。子房無毛,褐色。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褐色,有秕鱗。花期7-9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林緣、路旁、田邊、灌木叢或草地等空曠處,在我國西南地區的山地,可生長在海拔4000m的地方。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湖北西部、四川西部、貴州西北部、雲南西北部及東北部、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貴州民間藥物》:“治虛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