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雞

黑雞

體大的灰褐色鶉類。胸灰色具黑色細紋。與相似種類四川雉鶉不同處在於栗色喉塊外緣近白。有猩紅色眼周裸皮。全長約48cm。雌、雄兩性相似。上體大都褐色,翅具白色和淡棕色端斑;頦至前頸及尾下覆羽紅栗色;胸、腹褐灰,胸羽還具黑色縱紋,腹羽則雜以淡黃和棕色。

又名鸕雉 、黑雞,中型鳥類,全長約58cm。雄鳥頭頂和後頸及頸側均紫黑。頭上具有稍形直立的同色羽冠。背部藍黑,下體大都黑褐,胸羽為披針狀,除羽基外,呈白色而沾灰。臉部赤紅。嘴黃褐,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北部、緬甸北部及西部。在中國相當罕見,僅分布於海拔2100~3200米的亞熱帶森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雞
  • 外文名:Verreaux's Monal Partridge
  • 中文別名:黑雞、貝母雞 木坪雉雷鳥
  • 拉丁學名:Tetraophasis obscurus
簡介,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保護現狀,瀕危因素,保護現狀,

簡介

分類地位
分類:動物學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屬:雉鶉屬

外形特徵

體大(48厘米)的灰褐色鶉類。胸灰色具黑色細紋。與相似種類四川雉鶉不同處在於栗色喉塊外緣近白。有猩紅色眼周裸皮。全長約48cm。雌、雄兩性相似。上體大都褐色,翅具白色和淡棕色端斑;頦至前頸及尾下覆羽紅栗色;胸、腹褐灰,胸羽還具黑色縱紋,腹羽則雜以淡黃和棕色。
虹膜-褐色;嘴-灰色;腳-深紅。
叫聲:聲刺耳,由一鳥帶群鳥叫,聲徹山谷。壞天氣前常可聽到其叫聲。

分布範圍

為中國特產鳥類。分布於青海,甘肅文縣康縣祁連山,西藏芒康、江達、察隅、米林、朗縣拉多,四川馬爾康、松潘,均為留鳥。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北部、緬甸北部及西部。
在中國相當罕見,僅分布於海拔2100~3200米的亞熱帶森林。指名亞種在西藏的南部及東南部,lathami分布於雲南西部怒江以西。黑鷳分布於中國西南的雲南、西藏,以及印度北部、緬甸、泰國、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國家和地區,共分化為9個亞種,各亞種之間主要在雄鳥的羽冠、胸部、下背等處的羽色差異較大。中國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雄鳥胸部的羽色大都為白色沾灰,分布在西藏南部的聶拉木、吉隆、亞東等地;藏南亞種雄鳥胸部的羽毛為黑色,分布在西藏東南部的墨脫、察隅、波密和雲南西北部的盈江、貢山等地。

生活環境

喜活動于海拔4000米左右的松、杉林或針闊混交林及杜鵑灌叢中的多岩地區。
海拔下限:3500
海拔上限:4000
生境類型:高山草甸,和稀疏灌叢

生活習性

結小群活動於近林線的高山草甸、碎石灘和杜鵑灌叢。雉鶉對高山的自然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喜歡在小溪邊飲水。主要以植物為食,食物隨季節不同而變化:4~5月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塊,8~9月的食物中有大量貝母,9月以後吃漿果、果實、種子等。
雉鶉營造兩種類型的巢,除了地面巢外,還在樹上營巢,這在雞類中還是獨一無二的。它的樹上巢要比地面巢複雜一些,由樹枝和枯草堆積而成,形狀象一個杯子,巢中還鋪墊著苔蘚,離地面高度約有1.9米。雉鶉營造兩種巢的原因至今還不清楚。
棲息于海拔1300~3300m的山地箭竹叢和林間草叢中或海拔2109~3200m的闊葉林和林中灌叢間,常成對活動或與幼鳥結群,善奔跑。食物以植物嫩葉、種子為食,兼食部分昆蟲。數量很少,一個山頭難得遇見1、2隻。
叫聲:鳥群分散時的聯絡叫聲為低沉的kurr-kurr-kurrchi-kurr聲。雄鳥叫聲為響亮的咯咯哨音伴以兩翼拍打身體聲。爭鬥叫聲為恐嚇的koor koor聲緊接尖厲的waak, waak聲。告警時為重複的koorchi koorchi koorchi叫聲或為whoop-keet-keet的喉音。

生長繁殖

繁殖期5-6月,築巢於草叢中。每窩產卵5-15枚 (Walters 1980),卵深皮黃粉紅色,大小為46. 1-53. 0mm × 27. 7-39. 0mm (Baker 1928)。雌鳥孵卵,孵化期24-25天 。

保護現狀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瀕危因素

棲息地破壞:森林的砍伐等破壞了它們的生存環境,導致其數量減少。
被以為有補中益肺的功能,而作為醫藥成分被捕獵。

保護現狀

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於1989年建立,1993年被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與尼泊爾王國的交界處,保護區總面積338萬公頃。區內劃分為脫隆溝、絨轄、雪布崗、江村、貢當、珠峰、希夏邦馬7個核心保護區;有陳塘、聶拉木、吉隆、貢當等5個科學實驗區。
在保護區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區,是中國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有世界十大景觀之一的卡瑪山谷,海拔2300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平均8公里,面積440平方公里。
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內有原始森林,有被子植物2101種,裸子植物20種,蕨類植物200多種,苔蘚、地衣植物600多種,真菌130多種,野生動物中有獸類50多種,鳥類20多種,兩棲和爬行類以及魚類共20多種,屬於國家一級保護的動物有長尾葉猴、西藏野驢、塔爾羊、金錢豹、雪豹、黑鷳等10 多種,雪豹是珠穆朗瑪自然保護區的標誌動物。區內還有喜馬拉雅冷杉、落葉松、皺皮樺、刺柏灌叢、箭竹、高山棟、雲杉、尼泊爾檀木、木蘭、喬松、杜鵑等主要樹種,還有很高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長蕊木蘭、三七、胡黃連等野生植物。
在林海上邊,海拔3800至4500米之間是高山草原,長著蒿草、綴蚤等植物。
雪線以上5500至6000米地帶,覆蓋著終年不化的積雪。不化的冰雪逐年形成冰川,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的最大冰川是絨布冰川,長22.2公里,冰舌平均寬1.4公里,面積達86.89平方公里,是一條複式山谷冰川。除此以外,還廣泛分布著冰斗冰川和懸冰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