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壯民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的理論基礎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美學與人類學學科整合中發展起來的審美人類學。審美人類學主張借鑑文化人類學的概念系統、方法和材料研究闡釋審美現象和美學問題,使美學的抽象思考建立在紮實的人類學的實證調查和豐富材料上,激活美學對民間審美傳統和本土問題的思考。認為將邊緣的、少數民族的、聽覺性的藝術納入美學研究的視野,可以突破以往美學研究主要對主流藝術、經典藝術和視覺藝術進行形而上思考從而總結出某種審美原理的傳統,有利於美學吸取來自邊緣、民間和聽覺藝術的審美經驗。同時,黑衣壯是融匯了南北壯特點的古老壯族支系,其文化是整個壯族文化的縮影;民歌是壯族社會的文化支柱,對黑衣壯民歌的研究有利於加深對壯族整體文化的認識和建構壯民族的“族性美學”。本項研究採取田野調查與文獻閱讀相結合的方法,整體研究和比較研究的方法,多學科交叉兼容的方法,以審美人類學理論為基礎,積極借鑑經典人類學、壯學、民族音樂學、音樂人類學和音樂社會學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統、深入地探索黑衣壯民歌富於生命力的審美觀念、文化功能,民歌社會有別於現代藝術制度的民歌化機制,以及由民歌的興衰折射出來的文化變遷和社會變遷。
基本介紹
- 書名:黑衣壯民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8頁
- 開本:16
- 品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范秀娟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9543670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1997-2000年在廣西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2003-2006年在山東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攻方向審美人類學;2006-2008年在復旦大學做博士後研究,主攻方向藝術人類學;2011-2012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民族音樂學系做訪問學者,主攻方向音樂人類學。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1項及其他省部級項目多項,入選2009年度廣西高校優秀人才資助計畫,2008年、2012年分別獲得廣西第十屆、第十二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圖書目錄
一、國內外審美人類學發展概況
二、美學與人類學跨學科深層次整合的意義
三、黑衣壯民歌:審美人類學的個案研究
第一章 黑衣壯:大山深處的古老壯族支系
第一節 壯族及其支系黑衣壯
一、壯族:嶺南的土著和歌者
二、黑衣壯:南部壯族地區的古老壯族支系
第二節 黑衣壯民歌與族性美學
第三節 對黑衣壯聚居區的田野調查
第二章 民歌社會:黑衣壯人的審美化生存及其危機
第一節 民歌社會的審美化特徵
一、民歌社會:從現代性理論觀之
二、歌滿人生:黑衣壯人的審美化生存方式
第二節 審美化生存的危機:民歌社會的現代情結
一、透過一個黑衣壯婚禮
二、社會轉型時期的黑衣壯審美觀
三、民歌社會的現代情結
第三章 審美認同與文化變遷:從“詩敏”到“倫”到
流行音樂
第一節 作為族歌的二聲部山歌“詩敏”
一、雙聲“詩敏”
二、“詩敏”的音樂特徵:古樸、渾厚
三、“詩敏”的詞:含蓄與謹嚴
第二節 單聲部的誘惑:“倫”
一、傳入黑衣壯的外支系單聲部山歌“倫”
二、“倫”的音樂特徵:高亢、嘹亮
三、“倫”的歌詞:自由的變奏
第三節 “詩敏”——“倫”——流行音樂:審美認同
與文化變遷
一、“詩敏”——“倫”——流行音樂:從封閉到開放
二、“詩敏”——“倫”——流行音樂:從傳統走向現代
第四章 黑衣壯社會的民歌化機制
第一節 “風流街”:審美制度中的節 日
一、黑衣壯歌圩——“風流街”
二、“風流街”:神聖時空中的聚會
三、情歌:“風流街”之“風流”
第二節 審美制度:黑衣壯社會的民歌化機制
一、民歌社會與民歌:自足的社會與自足的藝術
二、“風流街”:民歌社會的民歌化策略
三、兩性關係與婚姻:民歌化機制的核心
結束語:現代社會的民歌情結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