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鰲

黎鰲

黎鰲(1917年5月4日—1999年9月21日),湖南瀏陽人,中國共產黨員,中國燒傷醫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軍醫大學原副校長。

黎鰲他先後發表科研論文400餘篇,主編專著近20部。

其弟黎介壽黎磊石均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人稱“黎氏三兄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瀏陽
  • 出生日期:1917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1999年9月21日
  • 職業:燒傷醫學專家
  • 畢業院校:國立上海醫學院、湘雅醫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開創了中國的燒傷醫學
  • 代表作品:《燒傷的研究》;《燒傷治療學》;燒傷腸源性感染研究》
人物生平,突出貢獻,開創我國燒傷學科,組建燒傷實驗室,進行其他燒傷研究,人物榮譽,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黎鰲
1917年5月,黎鰲出生於湖南長沙一個普通家庭。
1935年8月,聽從父親意願,考入國立上海醫學院。從此邁進了神聖的醫學殿堂。
1937年7月,因戰亂原因,轉入湘雅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就讀。
1939年9月,國立上海醫學院遷到昆明,黎鰲回到國立上海醫學院就讀。
1941年,畢業於國立上海醫學院。
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燒傷病人逐日增多。黎鰲意識到,燒傷是人類的天敵,是軍事醫學研究和平時臨床醫療的一個空白且困難的課題。他奮筆疾書了一份燒傷防治研究的請戰書,第三軍醫大學黨委當即決定由他牽頭在普外科組建燒傷救治小組。
1959年,在上海舉行的燒傷經驗交流會上,他報告了“30例大面積燒傷經驗的總結”,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1966年,四川合江32111鑽井隊發生井噴,數十人被燒得面目全非。黎鰲率領一支精英救治小組趕赴合江投入到與死神較量的戰鬥中,他幾天幾夜沒合眼,硬是將燒傷的鑽井英雄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1994年,黎鰲榮獲美國燒傷協會“伊文斯”獎,並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逝世。

突出貢獻

他參與開創了我國的燒傷學、創傷學,總結了一整套適合國情、有獨創性、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遠見卓識地在我國較早地開展一系列實驗研究,為我國我軍的燒傷救治與研究躋身於世界先進行列做出了突出貢獻。

開創我國燒傷學科

黎鰲教授參與開創我國燒傷學科,早期主持研製了一整套燒傷搶救方案,為中國燒傷救治水平居世界先進行列作出了巨大貢獻。1962年,首先提出"從整體出發,維持機體抗病能力的觀點整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我國治療燒傷方案;制定了適合我國人體的計算燒傷面積的中國九分法,首先總結了我國自己的輸液公式等。這一整套措施和基本思想,不僅迅速在國內推廣,為我國燒傷治療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燒傷學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而且長期指導著我國燒傷救治工作,他領導的燒傷研究所,已救治了上萬例燒傷病人,治療水平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燒傷的研究》,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黎鰲黎鰲

組建燒傷實驗室

黎鰲教授在國內率先組建了燒傷實驗室,主持完成了全軍六五、七五、八五攻關和八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醫學唯一的重大課題研究,闡明了吸入性損傷的發病機理和腸源性感染重要理論,使我國的燒傷理論和防治研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主持吸入性損傷研究,歷時15年,完成30餘項研究,取得一系列高質量成果,《吸入性損傷早期肺水腫及其發病機理的研究》,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先後6次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進行其他燒傷研究

60年代初開始進行燒傷全身性感染的研究,提出了燒傷敗血症分型和早期鑑別診斷要點,以及燒傷後菌群失調、黴菌感染等燒傷全身性感染的重要意義,並注意到腸源性感染是燒傷全身性感染的重要途徑。在國內首先領導研究了腸源性感染,歷時15年,完成20餘項研究,為防治燒傷感染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燒傷腸源性感染研究》,1991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燒傷感染的研究》,1989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領導並組織燒傷免疫、燒傷營養和人上皮細胞培養等系列研究,為豐富和發展燒傷的理論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還領導燒傷早期發病機理的研究,全面開展了早期組織灌流不足、過度炎症反應的感染對臟器損害的研究,肯定了巨噬細胞、粒細胞和內皮細胞在其發病中的重要作用,對於進一步提高大面積燒傷的救治水平,起了重要推進作用。在他主持領導下,率先在國內培養成功人上皮細胞片,並套用於臨床,趕上了世界先進行列,為大面積燒傷缺乏自體皮源提供了治療手段,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領導燒傷免疫研究,除弄清燒傷後免疫功能的一般規律外,還重點研究了傷後巨噬細胞的始發作用,探明了多種中草藥的免疫調理作用,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黎鰲黎鰲

人物榮譽

黎鰲教授是我國燒傷學科的泰斗。
他領導的燒傷研究所救治了上萬例燒傷病人,治療水平長期居世界領先地位。他主持的《燒傷的研究》,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吸入性損傷早期肺水腫及其發病機理的研究》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在燒傷感染、腸源性感染,燒傷免疫及營養代謝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出成績,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二次,三等獎一次,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1項。1994年,他獲美國國際燒傷學術獎--伊文思獎。1996年獲全軍重大科技貢獻獎。他還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燒傷專業人才。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與衛生學部院士。1998年被國務院授予“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稱號。
是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創傷學會第一屆主任委員,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第五屆常委、第六屆副主任委員,國際燒傷學會會員,美國創傷學會榮譽委員,中美國際燒傷創傷會議第一、三屆主席、第二屆副主席。長期從事燒創傷的系統研究、診斷和教學,為國內燒創傷防治研究的主要開拓者之一。主持的“燒傷的研究”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吸入性損傷早期肺水腫性質及發病機理的研究”獲1988年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198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獲美國國際燒傷學術獎──伊文思獎,1996年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獎,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撰有《嚴重燒傷早期敗血病的診斷》、《對燒傷防治研究的芻議》等論文400多篇;主編有《燒傷治療學》、《吸入性損傷》等。

個人生活

中國工程院院士黎介壽黎磊石是同胞兄弟,湖南瀏陽人。
黎磊石、黎鰲、黎介壽黎磊石、黎鰲、黎介壽
大弟黎介壽
大弟黎介壽1924年10月出生,是中國腸外瘺治療的鼻祖、臨床營養支持的奠基人、亞洲人同種異體小腸移植的開拓者,1996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二弟黎磊石
二弟黎磊石1926年10月出生,是中國現代腎臟病學的開拓者、創始人,國際著名的腎臟病學者,1994年當選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半個多世紀來,黎鰲曾獲得了美國燒傷學會頒發的最高榮譽“伊文思獎”、首屆中國工程獎和解放軍首屆重大科技貢獻獎,黎鰲生前是兩院院士。
這是一個偶然中包含著必然的巧合。三個同胞兄弟,成為中國也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院士三兄弟。他們率領同事們在燒傷、普通外科、腎臟病三個領域裡的研究和治療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地位或國際先進水平的成就。老大黎鰲曾作為我國燒傷醫學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擔任全國燒傷學會副主任委員,於1999年不幸去世。黎磊石也於2010年3月去世。

人物評價

黎鰲是中國燒傷學、創傷學主要奠基人之一。在中國燒傷學界素有“百科全書”的美譽。
●談起院士三兄弟,黎華中對黎鰲特別欽佩,除了稱道他在醫學上的成就外,對黎鰲的為人也讚不絕口。“我女兒1997年到四川成都讀書,得知我們家境困難,黎鰲便每年資助我女兒800元,他去世後他的夫人每年照樣資助我女兒直到畢業。”黎華中說,黎鰲去世前留下遺囑,吩咐家人將其所獲的獎金等總計15萬元捐贈出來,用於燒傷治療研究。
●黎鰲的高風亮節,嘉言懿行,深深影響著他身邊的人。談起他的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為人師表、舉人過肩,一個個故事感人至深。大弟子楊宗城教授說:“為什麼全所人員都願意跟著他為燒傷醫學而奮鬥?為什麼他能團結全軍甚至全國燒傷工作者一道為我國燒傷事業出力?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
●一個德高望重的帶頭人,其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對學科建設至關重要。燒傷所第二代帶頭人汪仕良,第三代帶頭人黃躍生,均具乃師風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