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榦

黃榦

黃榦,字直卿,號勉齋,黃瑀第四子。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生。自幼聰穎,志趣廣遠。年十七,父歿。淳熙二年(1175),黃榦往見劉清之求學,清之奇其才,令從朱子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榦
  • 別名:字直卿,號勉齋
  • 國籍:宋朝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州
  • 出生日期:宋紹興二十二年
  • 逝世日期:宋嘉定十四年三月
  • 職業:儒者,教育家,官員
  • 信仰:儒學(理學)
  • 主要成就:朱子傳人,發揚朱子之學
  • 代表作品:《黃勉齋先生文集》
生平簡介,原文介紹,對朱熹的影響,著作,

生平簡介

淳熙三年春,黃榦拜朱熹為師,在崇安五夫里隨朱熹苦讀,常通宵達旦。他與朱熹高徒蔡元定朱熹學友呂祖謙論學,以“所聞與朱熹相質證”,不久即成為朱熹高徒。朱熹對他寄予厚望。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嫁黃榦。寧宗即位,朱熹遣榦奉表行在,補將仕郎。不久母死,回梓守孝,墓廬講學,從者甚多。
黃榦像黃榦像
紹熙三年(1192)朱熹卜居建陽考亭,黃榦也在附近結廬居住。朱熹在建陽築“竹林精舍”(書院)講學,與書有:“他時便可請直卿,代即講席”之語。朱熹編《禮書》,其中喪、祭二篇由黃編成,朱熹對此十分滿意。慶元二年(1196)朱熹提倡的道學被朝廷斥為“偽學”,但黃仍堅持講學,同年在建陽潭溪建草堂講道著書。慶元六年朱熹病重,將所著書託付給黃榦。朱熹死後,黃榦持心喪3年。調監嘉興府石門酒庫。
黃榦步入仕途後,面對外族入侵,國弱腐敗的社會現實,主戰反和,致力於社會改革,力圖“壯國勢而消外侮”。嘉定元年(1208),黃榦任江西臨川縣令,力主弛沿河場務之費,以抑制坐蠹之害和盜糶之弊。嘉定五年,改任臨江軍新淦縣令,著力整頓吏治,揭露該縣胥吏勾結豪民,將職田作官田變賣。任安徽安豐軍通判時,亦不斷整頓腐敗的吏治。
八年,知湖北漢陽軍。漢陽軍地處軍事要衝,卻無城郭,黃榦日以乞築漢陽城為急,但朝廷不從。黃榦視事後即整頓郡兵,安撫百姓。時值大旱,而監司卻不過問。黃榦力籌賑荒米7萬餘石,糶給災民,還收留外地流民2700餘人,發倉予以賑濟,民深感其德。
十年,知安徽安慶。安慶乃抗金前線,黃榦到任後奏請修郡城,並親自督修,每日五鼓坐堂,安排工程進度,修好郡城。兩年後金兵南下,安慶城在抵禦金兵入侵中起了重大作用,百姓深感黃榦修城之德。
十一年,辭安慶職,入廬山訪其友李燔陳宓,並在白鹿洞書院講學。不久改知和州,黃榦以衰病辭。九月,命知廣東潮州,辭。十二月,主管亳州明道宮。十二年四月回建陽,十月回福州專事講學。十四年三月卒。

原文介紹

黃榦(1152-1221年),字直卿,號勉齋。祖籍長樂縣,徙居閩縣(今福州市區)。宋淳熙二年(1175年),其兄任職吉州,黃榦從行,結識劉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書薦於朱熹。時大雪,黃榦至崇安五夫里拜訪,不料朱熹已外出,黃榦留住客邸,“臥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歸。黃榦自見朱熹,便夜不設榻,衣不解帶,少倦則微坐、一倚,或至達曙。朱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為其妻。紹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監台州酒務。時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書黃榦,請其“代即講席”,並編《禮書》。慶元二年(1196年),“偽學”之禁起,朱熹罷祠落職,仍講學不輟。黃榦於建陽潭溪建潭溪精舍,為其“講道著書之地”,亦為朱熹往來雲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憂,黃榦奔喪福州北郊長箕嶺,築墓廬講學,從者甚眾。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黃榦收《禮書》底本,補輯成之;並手書與他決別道:“吾道之託在此,吾無憾矣。”朱熹病逝,黃榦守喪3年畢。調監嘉興石門酒庫,揭露庫吏勾結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賣,反而自賣私酒之行徑。嘉定元年(1208年),黃榦力主“壯國勢而消外侮”。先後任江西臨川令、新淦令及安徽豐安軍通判。嘉定八年(1215年),知湖北漢陽軍,面對嚴重旱災,籌集賑荒米7萬餘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賑糶,活者萬家。嘉定十年(1217年),調知安慶府,親自督修郡城,備戰守,保障安慶境內不受金兵侵擾,當地士民稱讚道:“不殘於寇,不滔於水,生汝者黃父也。”次年,講學江西白鹿洞書院。嘉定十二年(1219年)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專事講學,弟子日盛,編禮著書,孜孜不倦。病逝後,於紹定六年(1233年),詔贈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年)賜謚“文肅”,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福州建勉齋書院紀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祀於孔廟,又在府學裡建黃勉齋祠。著有《朱熹行狀》、《勉齋集》、《書傳》、《易解》、《孝經本旨》、《四書通釋》、《儀禮通解》等。

對朱熹的影響

黃榦論定朱熹的道統地位,認為道出於天,表現為天地萬物和人事的變化,
黃榦頭像黃榦頭像
故有道統。道統傳授的次序: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孟子、周敦張載二程朱熹。黃把“傳承道統”看成是朱熹的最大成就。經過黃榦的提倡和闡發,朱子學成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
黃榦是傳播和推廣朱子學的第一人,初傳朱子學大都出於黃榦之門。黃榦在浙江為官時,將朱子學傳於金華人何基,後來通過何基再傳,朱子學盛行於浙江。黃榦在江西為官時,傳弟子饒魯饒魯在江西講學,廣收弟子,成為朱子學在江西的源流。黃榦在漢陽為官時,在書院講授理學,門人眾多。後元兵攻入漢陽,俘虜理學家趙復,攜歸北方,使之在太極書院講學,致使元代時朱子學在北方迅速傳播,遂成獨尊之勢。

著作

黃榦著有《周易繫辭傳解》1卷、《儀禮經傳通解續》29卷、《孝經本旨》1卷、《論語注語問答通釋》10卷、《勉齋先生講義》1卷、《朱侍講行狀》1卷、《勉齋詩鈔》1卷、《黃勉齋先生文集》8卷、《晦庵先生語續錄》46卷、《勉齋集》40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