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風成說

認為黃土來源於大氣粉塵降落。粉塵受到雨水、霜雪、生物活動等作用,發生次生碳酸鹽化、碳酸鹽與粘粒物質構成微團粒或集合體,附著於堆積物根孔或蟲孔內,形成大孔構造;又與氧化鐵、錳等一起包裹粉塵顆粒而呈黃色而成為黃土並被搬運到沙漠以外的附近地區堆積而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土風成說
  • 外文名:hypothesis of eolian origin for loess
  • 實質:黃土成因說之一
  • 提出者:李希霍芬等
  • 過程:黃土來源於粉塵降落,由風力堆積
  • 學科:地質學
簡介,黃土的成因,

簡介

黃土風成說(hypothesis of eolian origin for loess)是黃土成因說之一。1877年由李希霍芬(F. Richthofen)提出。認為黃土來源於大氣粉塵降落。粉塵受到雨水、霜雪、生物活動等作用,發生次生碳酸鹽化、碳酸鹽與粘粒物質構成微團粒或集合體,附著於堆積物根孔或蟲孔內,形成大孔構造;又與氧化鐵、錳等一起包裹粉塵顆粒而呈黃色而成為黃土並被搬運到沙漠以外的附近地區堆積而成的。風成說觀點被多數學者所接受,是黃土形成的主流學術觀點。

黃土的成因

黃土的成因類型主要有風成、水成和風化殘積型三種類型,但水成和風化殘積型黃土很少見。
早期黃土風成說由英國李希霍芬於1882年提出,俄國的奧布魯契夫發展了這一學說,根據長期的科學研究,我國許多地質地理學家認可這一學說,並極大地豐富了其內涵,現代黃土風成說研究的廣度、深度和環境意義都遠超過早期風成論,成為第四紀環境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黃土形成階段,物源產生在物理風化強烈的西北區沙漠和戈壁(也可能部分來自中亞沙漠)。粉塵在高空西風氣流和近地面風共同作用下,以塵暴形式從西北往東南方向懸移,運途中粉塵因氣流下降和按顆粒大小分異沉積。這一過程導致出現中國黃土的粒徑、黏土含量、化學成分和厚度呈現從西北至東南方向區城性遞變現象,黃土的礦物成分差異不大黃河中游不同時代黃土疊覆、相同時代的黃土更差在不同地貌單元之上等特徵。黃土中的動植物化石表明,黃土堆積在乾冷的草原環境,時間上與北半球冰期強大的高壓反氣旋南移所致,為黃土物質的搬運提供了持久的風力條件。沉積物堆積後,經歷了以次生碳酸鹽化為特徵的黃土形成作用,即粉塵中的原生碎屑方解石粉砂,受雨雪、霜凍、蒸發和生物等作用,改造成次生林粒斑晶、微粒集合體、浸染狀微晶,以薄膜、皮殼、假裝狀及結核等形態出現在黃土中。次生碳酸鹽與粉塵中的黏粒結合,構成許多微結合體,使粉土顆粒黏結起來,附著於堆積物內的根孔、蟲孔和孔洞,形成大孔構造。次生碳酸鹽和鐵錳氧化物被覆在粉塵顆粒表面,使之呈灰黃色。其結果形成灰黃色、質地均一、疏鬆多孔孔隙度大的黃土。
黃上形成後,在原地暴露於地表時,受物理、化學和生物風化作用,引起黃土的成分、結構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最強烈的變化發生在相對溫濕、粉塵沉積緩慢或中斷的氣候階段,生物風化作用增強,形成不同類型的土壤輕微的改變則形成風化層被後期沉積物埋藏,即古土壤和埋藏風化層。多次冷暖氣候波動,形成黃土一古土壤層系列。黃土風成論認為,風積黃土經流水改造後形成次生黃土也有少量黃土是在原地殘積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