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古林草蓆

黃古林草蓆

黃古林草蓆是浙江省的傳統手工藝品。據南宋《寶慶四明志》記載,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古林草蓆已作為特產遠銷外地。至宋代,草蓆生產已具相當規模,古林成為全國草蓆的主要生產基地與貿易集散地,大量出口遠銷東南亞。草蓆的手工製作工藝比較複雜,本地農民世代相傳,自童年起就學做草蓆,道道工序,環環緊扣,一點不能馬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古林草蓆
  • 性質:浙江省的傳統手工藝品
  • 記載:《四明志》
  • 俗稱:蓆子、席爿
黃古林草蓆小故事,總理的禮物,遙遠的跋涉,今夕黃古林,傳統手工藝,發揚保護,

黃古林草蓆小故事

草蓆,俗稱蓆子、席爿、滑子、涼蓆、寧席、明席等,手工編織而成,是生活日用品。編席用的“席草”,最早以古林種植為最好。
席草在人工種植之前野生在南方沼澤地帶,但以寧波西鄉廣德湖一帶為佳。據史載,1971年在河姆渡遺址中出土了草蓆殘片,證明草蓆的編織歷史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石器時代先民們用野生水草編制草織物,用以鋪地、遮陽。野生本草亦叫“燈芯草”、“虎鬚草”、“碧玉草”等,這是草蓆最早的雛形。另據南宋寶慶《四明志》記載,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古林人手工編織的草蓆與東北的人參齊名,已作為歲歲進貢的高檔禮品。
這野生草古代又叫“藺”。據傳,隋唐時代,廣德湖畔的一個小村有一位姓藺的農戶,在湖邊拔來野生水草精心培植,長成後織成草蓆鋪地而坐,人們稱此為“藺草和藺席”。這是藺草人工培育的最早傳說。而本地人工種植的本草與藺草有質的區別,本草有韌度、質地厚實,可做洋花席;藺草較軟,只能做機器席。現出口日本的榻榻米席就是用藺草機器織制的。
據南宋寶慶《四明志》記載,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古林草蓆已作為特產遠銷外地。至宋代,草蓆生產已具相當規模,古林成為全國草蓆的主要生產基地與貿易集散地,大量出口遠銷東南亞。至清代更加繁榮昌盛,清嘉慶年間(1790年),全寧波開設大小草蓆銷售店23家,且在全國設多家席店,據不完全統計,大約年產草蓆逾一百萬條。到1932年,鄞西手工織席達15000戶,產量千萬條。
草蓆又稱為“滑子”,有一個草蓆愛國的歷史故事。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趙構駐臨安,金兵長驅南犯,把趙構逼至寧波。浙東制置使張俊與金兵激戰於西鄉一帶,為了智勝金兵,張俊了解到當地盛產的草蓆堅韌光滑,又見附近多是平滑的青石板,就命士兵向民間收取數千條草蓆,鋪覆在大路上。次日,金軍飛馬而至,待騎兵一踏上草蓆,所有馬匹都被席爿滑倒,頓時人仰馬翻亂作一團。埋伏在道路兩側的南宋軍民乘機追殺,大部分金兵被消滅,使這場用本地特產草蓆作武器的戰鬥大獲全勝。從此,草蓆被改稱為“滑子”,由南宋兵傳到北方,揚名南北。
解放後,各地為發展農副產品種類規模,邀請古林種植能手去各省傳授種植技術,以致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席草種植和編織的草蓆。但受氣候、土壤與自然環境等客觀條件限制,各地種編的草蓆產量較低,質量難與古林抗衡。而在寧波地區,以古林生產的白麻筋草蓆最為上乘。

總理的禮物

1954年4月下旬,周恩來總理指名要40條寧波古林生產的“白麻筋”草蓆,作為國禮帶到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大會,受到許多國家和地區領導人喜愛,使古林草蓆再次飲譽世界。
日內瓦在瑞士,一個美麗的國度,首都伯爾尼開滿鮮花,長滿綠樹。離伯爾尼20餘公里的日內瓦更顯得幽雅靜謐:遠處的阿爾卑斯山在陽光下泛著銀色的光芒,環抱日內瓦的湖水,湖畔棲息著一隻只水鳥。日內瓦的聞名緣於盛產蜚聲四海的瑞士表,更緣於這裡還有聯合國駐歐洲的總部。
1954年4月26日,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第一次以大國的身份來此參加重要國際會議。
聯合國駐歐洲總部坐落在日內瓦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上,稱萬國宮,各個國家的旗幟鮮艷奪目。離萬國宮不遠,便是當年周恩來下榻的花山別墅。聯合國駐歐洲總部文化教育委員會主席皮埃爾·勒·羅阿諾,曾經對前去參觀的中國文化界人士說,周恩來是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至今我們這裡還完整保存著當年周恩來先生參加會議時的講話、照片、文字等珍貴資料,以及席床桌椅等生活用品,這些東西雖然年代已久,甚至紙張草蓆泛黃,但我們仍將作為永久性文物保存,並為此感到榮幸與自豪。
據傳,當年周總理在聯合國會議上將古林的草蓆親自贈送各國首腦,這些巨頭們看到草蓆後十分驚訝,既不是布類又不是人造化纖類,捏住手裡既軟又韌,後聽說是地上種出來手工編織的,都感到不可思議,對中國的草蓆嘖嘖稱奇。

遙遠的跋涉

翻閱1994年出版的《新疆文物》年刊合訂本,有題為《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乾屍的形成》一文,詳述在唐代西州時期(約公元640年至8世紀後半葉),數以百計的吐番墓群中,所有屍體的安置方式與葬具葬式出乎意料,清一色的用草蓆作為葬具。雖然年代久遠,但裸露可見的席筋和草邊仍頗完整,都是手工編織的。這些草蓆都是長江以南地區生產的席草,但是否是寧波抑或為古林生產,目前查無考證。
試想,當初江南草蓆與人參齊名,是皇上御用的高級品,而1400年前新疆地區採用江南生產的草蓆作為葬具,且墓主都是富貴人家,他們一生富貴,終老時也要享用一條自己歡喜的蓆子。古墓的發現,再次有力地佐證,草蓆在1400年前的唐朝,已經具有廣泛的銷售範圍和相當高的知名度。
中國土生土長的藺草曾一度東渡日本,日本人叫“榻榻米”。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時代,徐福帶著數百童男童女從寧波達蓬山出海,他們裝著全國各地特產,也有古林草蓆,漂洋過海,登上了日本列島並定居下來。後來,他們在島上耕作、繁衍、種草織席……這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也有人傳說,在日本天平時代(約公元8世紀),藺草由中國的僧人從明州傳入日本,其中包括手工席機和編織材料與使用方法。經過漫長的進化和改良,日本人的席機已有所變化。筆者看到過日本友人寄贈的織席表演的圖片,日本所用席機木料橫直檔都是長方平型,木扣較厚重,壓扣很輕,將藺草編織後,整條席軟軟的立不起。他們只做單草小席,而且兩邊不塞草邊,使長短不一的草橫觸在席兩邊。現在日本早已看不到織席了,大量榻榻米席等草製品是從海外遠銷過去。
1973年,鄞縣席草專家俞舜民從日本帶回“認祖歸宗”的36棵藺草,所奇的是,藺草很快在祖祖輩輩種草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成功引種12萬畝,迅速普及,鄞縣因此而獲得“中國藺草之鄉”稱號。

今夕黃古林

古林,又名黃古林,坐落於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的邊緣,寧波的西郊,是聞名中外的草蓆之鄉,也是鄞州區歷史上四大重鎮之一。1986年1月,古林鄉改名為古林鎮。1992年5月,撤區擴鎮並鄉,原古林、布政、蜃蛟三鄉鎮合併建立新的古林鎮。目前,鎮域面積47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2個漁業社,2個居委會,2個社區,全鎮在冊總戶數21316戶,總人口53884人,外來在冊流動人口近9萬名,常用耕田面積28924畝。鎮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建城區轄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分別為俞家村、郭夏村、鵝頸村、施家村、古林村及古林居民會,共有常住人口4334戶,10676人。2009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9.63億元,實現農業產值2.0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4707元。該鎮地處鄞西平原,平均海拔4.2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7.9℃,七月平均氣溫28.8℃,一月平均氣溫4.2℃;濕潤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400至1450毫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010小時,無霜期259天。
黃古林草蓆

傳統手工藝

草蓆的手工製作工藝比較複雜,本地農民世代相傳,自童年起就學做草蓆,道道工序,環環緊扣,一點不能馬虎。
首先就是要備料,草蓆的主要原料是席草,席草於頭年的10月~11月種植在水田,到次年7月上、中旬收割,通過三朝翻曬後,把乾草捆成30斤左右一把,用早稻草覆蓋貯藏備用,保管時嚴防通風受潮。除了席草為主料外,支撐加強的經線採用苧麻或絡(綠)麻,搓紡成細繩,且有粗細之分。
編織則必須以兩人為一組,配合默契,這是古林草蓆有異於其他各地的獨特製法。一個人坐在席機的正面,進行壓扣,另一人坐在席機側面叉草,叉草人把草往“替臂”的口子上一掭,穿入“席筋”中間,將草送入筋內,馬上將“替臂”拉回,壓扣人立即把“扣”壓下,同時得把伸露在席筋處的草根拗進。
最後就是修邊和排席。把織好的蓆子晾曬後,平放在桌面上,去掉毛屑,用手掌把編織後的草往一個方向推,使草緊靠一起,蓆子就更結實,然後把排露的“席筋”打結扣牢,最後捲成筒狀。
黃古林草蓆

發揚保護

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鄞西一帶家家織席,因此它的技藝傳承也是集體傳承,戶戶承續。一般農戶人家孩子在七八歲時就跟隨父母開始織席,耳濡目染,從簡單的操作逐漸到獨自操作,可以說人人都會。但是,現在草蓆手工編織人員年齡都在六七十乃至80餘歲,而且人數逐年減少,已到了青黃不接、瀕臨失傳的時期。
為了保護傳統的手工編織技藝,鄞州區已將古林草蓆編織列入重點保護項目,並報送列入寧波市級、浙江省級保護項目。古林鎮的仲一村被確定為黃古林草蓆編織技藝傳承基地,村里80歲高齡的編織能手袁阿蘭為傳承人。古林鎮中學還編制了《古林市場草蓆編織》教材並向學生授課,同時,建立了黃古林草蓆編織室、陳列室。目前該校已經成為鄞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古林草蓆編織教學傳承基地。可見,黃古林草蓆編織技藝還會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黃古林草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