鴴鷸類在遷徙停歇地的雄性早現及其生態影響

《鴴鷸類在遷徙停歇地的雄性早現及其生態影響》是依託復旦大學,由馬志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鴴鷸類在遷徙停歇地的雄性早現及其生態影響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志軍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批准號:30670269
  • 研究期限:2007-01-01 至 2009-12-31
  • 申請代碼:C0403
  • 支持經費:29(萬元)
項目摘要
雄性早現(protandry)是指在繁殖季節,雄性個體比雌性個體較早進入繁殖狀態。這是動植物界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現象。由於較早到達繁殖地的候鳥可以在領域或配偶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因此,在春季遷徙期,很多候鳥的雄性個體比雌性個體要早到達繁殖地,也較早經過遷徙停歇地。本項目以崇明東灘國際重要濕地的鴴鷸類為研究對象,採用穩定同位素分析、無線電遙測、標記重捕等技術與方法,探討鴴鷸類在遷徙停歇地的雄性早現及其與兩性個體在體型大小、體色以及越冬地的緯度分布的差異的關係,對雄性早現的有關假說在鴴鷸類中的適用程度進行驗證;並以具有雄性早現現象的尖尾濱鷸為例,比較兩性個體在遷徙停歇地的時間分配、能量積累以及活動行為等方面的差異,分析雄性早現對候鳥的遷徙停歇生態的影響。本項目的研究結果對於理解候鳥在自然選擇(配偶選擇)壓力下所採取的適應對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