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摩羅王

鳩摩羅王

鳩摩羅(Kumara)是印度神話中大神濕婆(Shiva)與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i)之長子,為印度神話中戰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鳩摩羅王
  • 外文名:Kumara
  • 別名:室建陀(Skanda)、穆盧甘(Murugan)或Kārthikeya,無考
  • 國籍:印度
人物外貌,個人勢力,人物經歷,

人物外貌

鳩摩羅王生有十二臂六首,為昴星團養子,坐騎為孔雀,武器為長矛,通常以童貞英俊少年形象出現,在南印度廣受崇拜。鳩摩羅王

個人勢力

其國即為東印度境。鳩摩羅王是古印度和戒日王同時期,勢力僅次於戒日王的另一個國王。

人物經歷

根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五記載,在玄奘西行求法的過程中,曾經和鳩摩羅王進行過時間不短的接觸。
在玄奘西行求法的時候,玄奘在當時印度的佛教聖地那爛陀寺修行學習了五年之久。而當時印度勢力最大的國王戒日王則對玄奘敬愛有加。
當時有個小乘佛教的領導者,名為般若智多,他所著的小乘佛教經典《破大乘義》堪稱無懈可擊。就在那爛陀寺的主持戒賢法師和眾弟子都為和他的辯經焦頭爛額之時,玄奘挺身而出。那時,玄奘剛好收了一個精通《破大乘義》的順世外道為奴。於是,玄奘就要求那個順世外道為他講解《破大乘義》。最終,玄奘終於從中找出它的破綻,從而解了那爛陀寺的燃眉之急。
因為那個順世外道協助了玄奘解決那爛陀寺的燃眉之急,所以玄奘決定還給那個順世外道自由之身。
順世外道離開玄奘之後,就遊歷到了南印度,見到了當時印度勢力僅次於戒日王的第二大國王鳩摩羅王。順世外道就把玄奘的道義和佛教知識之廣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鳩摩羅王。
那爛陀寺遺址那爛陀寺遺址
鳩摩羅王因此對這個來自支那(當時古印度稱對中國的稱謂)的高僧心生敬仰,便派遣使者到那爛陀寺請玄奘到他身邊,給他講經。
而此時,玄奘已經離開大唐十多年,歸心似箭的玄奘已經打點行裝,準備回國。戒賢大師心想,如果此時讓玄奘到鳩摩羅王那兒去,那么必將得罪戒日王,於是婉言拒絕了鳩摩羅王的要求。意想不到的是,鳩摩羅王竟然翻臉,揚言踏平那爛陀寺。因此,當時印度勢力最大的兩個國王戒日王和鳩摩羅王就為爭奪玄奘展開了一場爭鬥。
就在戒賢法師婉言拒絕鳩摩羅王之後,玄奘便抓緊時間打點行裝,收拾他在印度遊歷這幾年積累的佛經和佛像。但是因為行裝實在太多,沒等玄奘收拾完,鳩摩羅王第二次派遣的使者已經到達了那爛陀寺。要求玄奘即刻啟程到他那兒去。但因為戒日王對那爛陀寺照顧有加,戒賢法師害怕得罪戒日王而對鳩摩羅王的第二次要求實施了拖延政策,他既不把玄奘送過去,也不給鳩摩羅王明確的答覆。
但鳩摩羅王畢竟是一個國王,到此刻終於壓抑不住自己的脾氣,勃然大怒,揚言要率領大軍,拔掉菩提樹,踏平那爛陀寺。
為了那爛陀寺考慮,戒賢法師便同意玄奘同使者一起去見鳩摩羅王。一見到玄奘,鳩摩羅王便率領大臣恭迎禮拜,並對玄奘講述了對大唐的仰慕。
當戒日王征戰歸來,聽聞玄奘被鳩摩羅王請了去,便派遣使者到鳩摩羅王那兒要回玄奘。鳩摩羅王不僅沒有拱手相讓,還說“我頭可得,法師不可即來”。
不久,鳩摩羅王調遣兩萬象軍,沿著恆河趕赴戒日王的領地,並且讓玄奘隨身而行。在恆河邊安頓好軍隊和玄奘之後,去拜見了戒日王。
見了面之後,戒日王便問為何不把玄奘帶來。鳩摩羅王說足了理由,讓戒日王自行拜見玄奘。
戒日王按耐不住緊張之心,半夜便來拜見玄奘。
和戒日王見面之後,相談許久。翌日,戒日王便派人接走了玄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