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網

魚網

魚網,即“漁網”,是漁業生產不可缺少的捕撈工具。沿海漁民最早是用簡單的網具在海邊捕撈。明朝出現了撩網、棍網等淺海捕撈網具。清朝以後出現了遠海捕撈網具。內河漁民則多以小型漁具捕撈。曾用於漁業生產的主要漁具有撩網、棍網、推網、拱兜網、地網、插網、搶網、粘網、拉網、流網、拖網、打網、旋網、張網、釣鉤、扒蚶篙、撈罾、箔、河圍網、劃網、抄網、呼網、掛網、溜箔網、蟹簍、蟹倒子等。其中拉網和流網常用於遠海捕撈,粘網多用於內河和近海捕撈。

基本介紹

種類,拉網,流網,粘網,血網,相關民歌,

種類

拉網

拉網,是一種大網,網片約數十尺或數百尺長,下設墜,上有浮。兩端各系長綆。捕撈時,將一端繩綆拴在岸邊,然後以舢舨載網和另一端繩綆,撒網于海面,再引繩綆上岸。拉網時,人站兩排,和著號子,將網迅速收攏,亦呼之“見網”,最能體現漁民齊心合力的精神。拉網適用於海底較平坦、海岸多為沙灘的地方。
魚網魚網

流網

流網,又稱“扎網”,是由網片和芒子等組成。芒子,是一個細竹竿,上面繫著紅綠小旗作標誌,下面裝一個大的浮標。漁民出海時,一般用單篷的“腳子”船載著許多網片和芒子,捕魚時,要下一個芒子,然後再下一片或數片網,使每一個芒子都和網片連線,這種網片上有浮、下有墜。撒網後要將網綆系在船上。網片和芒子在海中形成網牆,魚游至此,常會扎在網上,進退不得。

粘網

不明顯的網片。魚蝦撞進網眼兒里,出進不得,“粘”於網上。這種網多置於淺海和河溝。有的漁民在冬季為了改善生活,常在野地里設定粘網,捕捉飛禽野鳥食用。天津野鳥種類單調,只有一種沙雞子鳥,故也稱其“打沙雞子”。

血網

血網,不是一種漁具之名,而是指漁民的一種風俗,即把新織成的漁網或使用一年的舊漁網浸泡在豬血里,然後把浸泡過的網放到大鍋里蒸。這樣,既可使漁網結實耐用,又能引魚入網(因為用豬血浸泡過的漁網耐海水侵蝕,而留在網上的血腥味又是魚蝦的“誘餌”。)血網出鍋,對漁民來說是個莊重的時刻。出網時,要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喊喜歌號子:“一網兩船”、“順風順溜”等。這時,最忌女人靠近。舊時,漁網主要靠漁家婦女編織。梭子是織網的主要工具,它是用竹片製成,其上有一個過線的小孔。一頭尖,另一頭有兩個擋線腳。織網時,用梭子帶線,在網上往來穿梭,拉線繫結,形成棱形的格線。舊時織網材料,採用麻繩和棉線。20世紀60年代以後,先後採用了尼龍膠絲線、聚乙烯線、聚丙烯線等。

相關民歌

漁民們愛網,視其為神聖之物,財富的象徵。正如撒網喜歌所唱:“一網金,二網銀,三網打個聚寶盆,四網打個銅羅群,五網拉個蚶螺滿,六網蝦蟹滿倉盛,網網船隻都不空喲,滿船載著返家門,娘娘保佑好收成,來年為娘娘修廟鍍金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