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象乾

魏象乾,漢族,生卒年月及籍貫均不詳,1739年中進士,專事漢譯滿(即清文)。歷史書上並無關於他的記載,可以說他是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象乾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生卒年月及籍貫均不詳
  • 主要成就: 繙清說”的翻譯理論論文
人物發現,人物思想,

人物發現

1932年,我國著名雜文作家劉半農無意中在一家舊書店發現了他的名為“ 繙清說”的翻譯理論論文,其中不乏真知灼見。文章僅1600字,系內府刻本,共6頁,字字珠璣,寓意深刻。劉半農如獲至寶,揮毫作跋云:“翻譯方術古人鮮有講論,魏氏生雍乾之世,而持說乃多與今世譯人不謀而合,是固譯界一重要史料也。”

人物思想

魏象乾認為翻譯是一門精深的學問,其間變化多端,大中寓小,小中見大。譯者應完全忠實於原文,深入原文創造的意境,在讀懂之後傳其神韻。他提倡“直譯”,反對任意增詞減字或顛倒詞序,反對任意發揮。“繙清說”中有言:
竊惟翻譯之道,至顯而寓至微,至約寓至博,信乎千變萬化,神秘莫測也。惟其變化無窮,遂有出入失正之弊,學者不可不審焉。
夫所謂“正”者,了其意,完其辭,順其氣,傳其神,不增不減,不顛不倒,不恃取意,而清文精練,適當其可也。
魏象乾只是反對“任意”增減,但對原文中含蓄的意思,他認為譯時可酌情增詞使之明晰;對原文重疊的詞藻,譯時可減詞使之簡練。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顛倒詞序,採取意譯的手法。關於這種原則,他在“繙清說”一文中寫道:
間有增減、顛倒與取意者,豈無故而然歟?蓋增者,以漢文之本有含蓄也,非增之,其意不達;減者,以漢文之本有重複也,非減之,其辭不練。若夫顛倒與取意也,非顛倒則扞格不通,非取意則語氣不解。此以清文之體,有不得不然者,然後從而變之,豈恃此以見長哉?
意譯是有限度的,必須是在直譯法不可實 施的情況下採用的權宜之計。有的譯人則肆意推行意譯,嚴重歪曲原文的含義,使讀者難見其真面容。奉此法者,或賣弄文辭,或不懂原義,亂行穿鑿之事。魏象乾在“繙清說”中批評道:
乃或有清文稍優者,務尚新奇,好行穿鑿:以對字為拘,動曰取意;以順行為拙,輒雲調換。每用老話為元音,罔顧漢文之當否;更因辭窮而增減,反謂清文之精工,殊不知愈顯其長,而愈形其短;愈求其工,而愈失其正矣!然學人猶有傾心於此者,蓋以彼之清文惑人,而己之入門早誤也。初學者可不知所宗乎?
國內譯壇上早已有“質”(直譯)與“文”(意譯)之討論,但都不及“繙清說”議論得如此全面和深入。該文不僅展現翻譯全貌,提出了巨觀的認識,並細論翻譯技巧,直抒胸臆,闡釋了翻譯的本質,不可謂不精闢。論文抨擊了當時的“亂譯”之風,對後世也有警誡作用。可以說,這是我國古代最為精闢的一 篇翻譯理論論文。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