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牛(1949年井上靖著短篇小說)

《鬥牛》是日本作家井上靖創作的一部短篇小說,於1949年12月發表於《文學界》雜誌,1950年3月由文藝春秋株式會社出版單行本,同年獲得第二十二回芥川龍之介獎,轟動文壇,是井上靖的成名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初期,日本的國民經濟瀕臨破產邊緣,通貨膨脹,民不聊生。當時日本統治集團大肆盜竊國家物資,並與投機商人狼狽為奸,營私舞弊,大發橫財。《鬥牛》就是圍繞一次鬥牛比賽的前前後後,通過主人公津上與投機商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他在愛情上的波瀾,深刻地反映了戰後初期日本社會的狀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鬥牛
  • 創作年代:1949年12月
  • 作品出處:《文學界》雜誌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井上靖
內容簡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鬥牛》以戰後初期大阪新晚報社主辦的一次鬥牛比賽為縱線。《大阪新晚報》被學者說成是一種具有知識分子賭徒傾向的報紙,這份受城市青年知識分子歡迎的晚報,總有些冷漠空虛和孤獨的影子。這也正是該報編輯部主任津上具有的性格。津上的妻室和兩個孩子都疏散到故鄉烏取,至今未歸。還是在戰前津上便與情人笑子同居,笑子的丈大死在了戰場上,至今還未送回來骨灰。笑子時而要同津上分手,但仍保持著這種不明不白的關係,而且長達三年之久。
“梅若演出公司經理”田代舍松不遠千里從四國來到此地鼓吹津上主辦鬥牛比賽,口口聲聲強調沒有比鬥牛再賺錢的買賣了。他說:“一提起鬥牛,外行人就認為它無聊已極,這是不對的。因為當地人自古以來,鬥牛時總賭輸贏。”“還賭輸贏?”津上在心裡琢磨:賭輸贏這件事還可以乾。就是在大阪、神戶這樣的大城市,所有觀眾都會來賭輸贏的。如果說日本人在戰後還有什麼生機的話,恐怕也就是這類事情了。他倆談妥田代負擔租牛費和把牛運到賽場的一切費用,選場地、籌備宣傳等費用概由報社負責。1946年12月中旬津上在《大阪新晚報》以顯著地位刊登了明春1月20日起在神球場舉行三天鬥牛賽的通告。
一天,田代領著津上去見了阪神工業公司總經理岡部彌太。這個人1945年10月從東南亞復員回來,沒有妻室,從10 年前有過交情的女人那裡借了3000元開始活動,看中了販賣農業機械的生意。他首先從保險公司那裡開出一張30萬元的人壽保險單,然後用這張保險單作抵押,從一位同鄉的國會議員那裡借來30萬元。再用這30萬元作貨款,購買尼崎曙光工業公司的新產品脫粒機。他向農村推銷農業機械,令農民給他回寄草袋子,每個草袋裝一升大米,碰上檢查,可以說未倒乾淨,而順利通過。那末,一千個草袋子,可就等於囤積糧食了。戰後初期糧食奇缺,岡部卻成了暴發戶,一年多的時間,搞起了幾個公司。“津上先生,能不能讓我也在貴社的鬥牛中加入一股?”岡部說:“如果合夥不方便,也可由我獨家包下來。無論運費還是場地開支,凡與牛有關的一切開銷,由我一人負責。貴報社可以不費分文。等著賺錢就是了!”這對報社來說來嘗不是有利的。然而津上對岡部這個具體人物很反感,心裡泛起了類似決鬥的昂奮,便一口回絕了。
這時發生了傷腦筋的事,沒有貨車。田代只好去找岡部,岡部因生意關係,鐵路上有很多熟人。1946年1月15日,22頭牛運到了,津上早在西宮車站前的廢墟上搭起了牛棚,並安排養主和飼養員等100餘人住在了西宮市倖免轟炸的旅館裡。卸牛時卸下了大批的草包,田代說裡面裝的是牛飼料,其實人們發現有的內裝乾松魚,有的內裝紅糖。津上問田代,田代卻把臉一沉說:“說實話,這些都是岡部先生的。”牛在比賽前兩三天要吃大量大米和麥子,比賽當天甚至還要餵酒和雞蛋。政府部門為保證人的主食,就已經叫苦不迭,至於這些東西,根本就沒有批准的指望。最後,除了哀求岡部,是無路可走的,岡部卻笑著說:“可以,為了慶祝鬥牛,算是阪神工業捐獻!”真地用大卡車運來了大米、麥子和酒。
東洋製藥公司經理三浦長之輔來到報社會見律上,他說:“我是為了一件業務才登門拜訪的,事情嘛,就是貴報社可否考慮打八折把全部入場券都讓給敝公司,每張入場券我們外加一袋‘清涼劑’按原價賣出去。”“那么你是赤字,還是黑字?”“據我計算,是不賠也不賺。”“如果入場券都賣光,情況是這樣的。萬一賣不掉呢……”“賣不出去,就是我們的損失了,嘿嘿,不過是一場賭博罷了。”“真抱歉。礙難遵命。如果對每位觀眾都贈送一袋‘清涼劑’,社會上就會認為這次鬥牛是貴公司出資主辦的了。”
鬥牛比賽的第一天津上是在報社值班室醒來的。外邊在下雨,他一骨碌爬下床來。一看錶是五點,忙打電話問氣象台,對方沒好氣地回答說:“時晴時陰!”下午二時正式開幕,看台上稀稀落落地坐著5000餘名觀眾。這時又開始下起雨來,觀眾開始走開,第一天的比賽就被迫停止了。第二天連綿不斷地下雨,在傍晚時分,雨才停下來。第三天雖然冷風颼颼,但已經晴空如洗。這最後一天,倒是個鬥牛的絕妙好天,正點9時開始比賽,這時門票已售到16000千多張。但寬敞的看台上,也只有六成觀眾。田代對津上說:“這次大約損失100萬元。那么每人一半呢,也有50多萬元吧。”眼前這種蕭條局面,在津上奔波勞碌的三個月內,是連想都朱想到過的。相差實在大大了。他已經不想為縮小這次報社的損失而努力,只是對這次錯誤的估計,有種難堪的寂寞感和難捱的抑鬱,在他孤獨的內心深處盤算著夏天在東京舉辦鬥牛賽的新計畫,可以推薦給農林省、厚生省或大藏省,讓他們用來代替彩票這種官準的賭博事業,用這種辦法來填補這次的損失,彌補報社的負債。津上向拴牛的地方望去,見岡部帶領田代等人工依次地品評著那些牛。可見岡部早已辦妥買牛的事了。三谷牛和川崎牛的比賽是這次鬥牛中最精彩的節目,足足鬥了一個多小時還不分勝負。因此,主席台上有人提出是否判成平局,津上建議用觀眾鼓掌的方式決定是平局還是比賽到底。結果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觀眾要求比賽繼續下去。津上向內場三壘看台走去,與笑子約好今天下午在內場看台最後一排相會。笑子在那裡坐了足足一個多小時。“你倒是沒有把我忘掉,到底還是來了。”笑子脫口說出這么句話。“方才決定川崎牛和三谷牛比賽到底的掌聲估計占全體觀眾的百分之七十。還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居然對這種枯燥無味的長時間比賽不感厭倦。”津上坐下來說,笑子回答,“就是說,還有這么多人為這場比賽賭輸贏。他們不在乎牛勝負,而是要決定一下自己的輸贏。”“那么,你呢?”“當然,我也在賭輸贏。”事實上笑於是在賭輸贏。他把同津上分手與否這個長期痛苦的的命題,押到球場上那兩頭牛的博斗上了。如果那頭紅牛獲勝,她就同津上一刀兩斷。突然,觀眾歡呼著一起站了起來。球場上的兩頭牛終於打破力量的均衡,驃悍兇猛的那頭勝牛,帶著無法控制的勝利亢奮,在竹欄中奔來撞去。到底是哪頭牛勝了,笑子並沒有立刻弄清,她感到暈眩異常,本想立即倚在津上肩頭,但她克制這股衝動,仍舊把視線投向球場。那頭棗紅色的牛,兜著圓圈賓士不已。

作品鑑賞

《鬥牛》的時代背景是日本戰後初期。那是個物資極端匱乏經濟秩序十分混亂的民不聊生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卻造就了一個新興的投機商人階層,這些人與權力部門勾結,狼狽為奸,囤積居奇,大發橫財。小說通過形形色色的投機商人的描繪,揭示了戰後初期日本社會的醜惡現象。
小說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投機商人的描寫是尤具特色的,維妙維肖地畫出了不同人物的肖像。“梅若演出公司經理”田代舍松的公司,恐怕只有他一個人。像這種人居然有業務可作,那只是靠了他個人的本事,即死皮賴臉、厚顏無恥和狡黠的騙術,阪神工業公司總經理岡部彌太從出身和起家來看,與田代沒有任何的不同,然而岡部的現狀卻與田代截然不同,他有幾個公司,資本已達幾千萬元,是個實實在在的總經理。但這個人只是小人得志,他江湖騙子出身的本色仍沒有根本的改變。他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字。他喜歡高談闊論,但談吐俗不可耐。東藥製藥公司經理三浦長之輔卻不乏紳士氣度。八折包門票的建議遭津上拒絕後,他說:“明早9時,我可否再來拜訪一次,希望您重新考慮一下我的建議。”第二天從天亮開始就陰雲密布,大雨欲來。人們以為三浦不會來了,但他卻9點準時來到了報社,他說,“我的看法是八分雨二分晴,對我來說,這有如走綱絲,但我把賭注押在這二分晴上。”重申他對這筆交易無半點的動搖。小說的主人公,這次鬥牛賽會的舉辦者津上是個不諳世事的知識分子,在這些投機商人面前,當然相形見絀,根本不是這些人的對手。因此這次鬥牛失敗,報社虧損則具有必然性。從一開始津上就在不知不黨中迷迷糊糊地被看不見的繩索套住,陷入了這些人所布下的層層圈套。津上為什麼讓田代牽著鼻子,拚命想咬一口他拋過來的誘餌,是由津上的內在因素決定的。小說寫道:“津上也想體驗一下與自己格格不入、帶著點反抗氣息的陶醉。”津上有種空虛和良棄的虛無主義心理,為了掩蓋他這種心理便採取無目標的盲目行動。這種盲目行動實際是虛無主義觀念指導行動的重要特徵。虛無主義觀念造成了津上在事業和生活兩個方面的失敗。鬥牛這項經濟活動實際是關係到報社興衰的一件大事,津上面對鬥牛一步步走向失敗的局面,卻以一個宛如旁觀看的態度,冷漠地泰然處之。對自己所迷戀的情人只是聽之任之,他覺察到笑子將離自己而去,對此他只是感到絕望而已。其實笑子本不願同他分手,離開津上她感到悲傷,然而津上那顆冷漠的心,又是她所無法容忍的。
《鬥牛》是井上靖前期的代表作,在這一時期,作家筆下出現了一批類似津上的知識分子。作家對這一類型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是深刻的,但作家對這類人物內心弱點的某種偏愛,卻不能不說是前期一系列作品的局限所在。

作者簡介

井上靖,(1907-1991),日本當代著名作家。生於北海道旭川町。父親當時是第七師團軍醫部陸軍二等軍醫。井上靖1936年於京都大學哲學系美學專業畢業後,入了《每日新聞》大販總社,在學藝部作記者。1937年9月被征入伍,編入輜重隊派往中國戰場,1938年4月因病退伍。此後任《每日新聞》社會部總編緝、書籍部副部長等職務,直到1951年5月,才辭去職務,專職從事創作。他成就卓著,曾先後獲得八種文學獎。主要作品已坡譯為英、法、德、意中文,而譽滿國外。井上靖是芥川龍之介文學獎、野間清治文藝獎的評獎委員,1964年開始任日本藝術院會員,1976年獲日本政府頒發的文化勳章,任日本文藝家協會理事長,日本文化交流協會常任顧問等職。自1957年參加日本文學家第二次訪華團來我國訪問後,曾多次參加或率團來我國訪問,對我國人民懷著深厚的友好情誼。井上靖的小說創作大致可以1957年發表中篇小說《天平之甍》為分界線,劃開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多以知識分子為題材,如處女作中篇小說《鬥牛》(1949)、中篇小說《獵槍》(1949),長篇小說《冰壁》(1956)、中篇小說《暗潮》(1950)等。後期多是歷史題材的小說。《天平之甍》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井上靖文學的發展道路上,這部小說是他巨大的轉折的里程碑,作者一掃前期虛無主義傾向局限,也不再去追求“人的隱蔽著的內心的真實”和描寫“失敗者的孤獨心理”,而是用典型的現實主義手法,去塑造合乎歷史發展規律的典型人物形象,頌揚鑒真和尚那樣的偉大、高尚的獻身精神。後期尚有長篇小說《敦煌》(1959)、長篇小說《蒼狼》(1959)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