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世界中的各種術語

高達世界中的各種術語

主要介紹了宇宙世紀(即UC紀元)里的機體相關術語,例如機體上搭載的各種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達世界中的各種術語
  • 人物:米諾夫斯
  • 系統:A.M.B.A.C.系統
  • 空間宇宙空間
A.M.B.A.C.系統簡介,米諾夫斯基(Minovsky)粒子,I-力場(I-field),米加(Maga)粒子,能量CAP系統,光束步槍(beamrifle),光束劍(beamsaber),A.A.M.,B.W.S.,Zeta,BIT、浮游炮(Funnel),有線感應模擬系統(Incomsystem),反射式攻擊機系統(ReflectorIncom),全領域攻擊(AllRangeAttack),機動戰士MS(MobileSuit),機動堡壘MA(MobileArmour),Newtype(NT),強化人,TMS,可動骨骼(moveableFrame),學習型電腦系統/推理型導航控制(ICN),A.L.I.C.E.,

A.M.B.A.C.系統簡介

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散布下的宇宙空間中,必然需要近距離纏鬥之交戰型態.如此在戰鬥中,傳統宇宙戰鬥機受到搭載推進燃料限制,運作時間便極為短暫.例如宇宙戰鬥機在與敵機交會後,欲再次使機體與敵接觸的狀況,得朝行進中的反方向噴射,且一定非得藉由噴射以修正其機體方位不可.此時推進燃料的消耗量是極大的,在舊型宇宙戰鬥機的情形,180"姿勢變化要在2.5秒進行,約30次即會耗盡推進燃料.而由於在無大氣存在的宇宙空間,不會受到空氣阻力或摩擦等阻礙的關係,此雖有利於加速時的機體速度保持,卻造成機體運動時極端不利的影響. 有鑒於此,MS的開發廠商,吉翁尼克(ZIONIC)公司的技術群,研究出「AMBAC系統」(Active Mass Balance Auto-Control,主動憑質量運動自動控制姿勢)來克服此一問題. 相對於傳統戰機欲變換其機體姿勢,而利用向量火箭噴射的狀況,AMBAC系統則可藉由使手或腳高速移動所產生的反作用力,而改變機體的方位與姿勢.由運用米諾夫斯基物理學之強力核融合系統,與將所產生動力傳達至各關節傳動部分之微波系統,使如MS般巨大的機體,也可快速運動其手腳,拜此之賜,將可實現3秒內作180"的機體姿勢轉換.如以此方式運作,由於也可以在幾乎不消耗推進燃料的情形下控制機體,便能夠大幅地延長作戰的行動時間.再者,如果能擅用MS的四肢,也可不用到推進燃料而作加速與移動.舉例而言,操作者可藉助「踢」向漂浮在宇宙空間的隕石、殘骸等大質量物體,而獲得推進機體的效果.再者,具有手臂與手部的MS,將獲得更多的優越點.在各種不同的戰術性場合中,能夠因應狀況的需求而自由地更換所持武裝.在此之外,如配備高精密度的操控手臂,不單是戰鬥,並可同時進行種種的大型作業.當局更判斷,如進一步加以改良,也可作為陸戰武器而廣泛地運用.

米諾夫斯基(Minovsky)粒子

在UC 0065年米諾夫斯基物理學會的研究員在研究米洛夫斯基型反應堆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電磁波現象,這個現象完全不能用傳統的物理學來解釋。在隨後數年中,他們找出了原因:在helium-3反應時產生了一種新型的粒子,這種粒子隨後被命名為米諾夫斯基粒子。米諾夫斯基粒子有著接近0的靜止質量,以及,像其他粒子一樣當動能增加時它的質量也增加、可以攜帶正負電荷的特性。

I-力場(I-field)

當把米諾夫斯基粒子散布到空氣或空間中時,帶有電荷的米洛夫斯基粒子會由於之間的排斥力自發地形成成空間的格狀結構,這種粒子散布狀況被叫做I-力場。I-力場能造成干涉的效果,叫做米洛夫斯基效應,可以阻擋低頻率的電磁波例如雷達核微波的傳遞--甚至連紅外線都可以影響,但不能完全阻擋。I-力場自己是不可見的,只能檢測到它的存在。 只要一帶電荷,I-力場就不能透過金屬、水、地表、以及其他任何可以導電的物質。然而,在貼近地面的地方,利用這種特性可以在地面和戰艦的底部之間產生一種I-力場的墊子,構成一個反重力的浮力場。這個原理被用作一年戰爭中米洛夫斯基飛行器系統的基礎並最終成為所有宇宙戰艦的標準配置,但後來幾十年內還是未能實現能夠裝備在機動戰士上面的米洛夫斯基飛行系統的小型化。I力場的另一個運用,也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I-力場防禦屏。屏障發生器在自己周圍產生一個濃密的I-力場形成一個可以抵禦米洛夫斯基物理學光束武器的攻擊的屏障。這個屏障對於雷射和類似飛彈的物理攻擊不起作用,而在屏障內,光束武器還是可以發揮它們本來的致命效果。

米加(Maga)粒子

米加粒子為正、負米諾夫斯基粒子融合後所產生的基本粒子。於粒子加速器內發生的米諾夫斯基粒子,其電荷由T力(T Force)構成立方格結。此立方格結構透過強力的I力場(Force)壓縮,米諾夫斯基粒子「退縮」,正、反兩個米諾夫斯基粒子融合,並成為米加粒子。使此時立方格結構縮小的米諾夫斯基粒子,質量增大至表面之上。成為融合的米氏粒子之際,其一部份質量消滅後轉化為能量。此效果便是以E=mc2之公式所
為人知曉的「質能互換」,說是核融合反應的「基本粒子版」亦可。因為此粒子從最初便具備了高度動能,無須利用龐大加速器,產生時只要收束於特定方向,就能成為實用上具十足威力的光束武器。藉由米諾夫斯基粒子的融合而獲得高度運動能的米加粒子,其運動方向透過I力場整理並集束釋放,此即粒子炮的原理。作為米加粒子炮的優點為,其具有能源轉換效率達85%以上,接近雷射四倍的性能,再者,與荷電粒子炮所不同的一點,則是其光束擴散率低,不太受到地磁氣的影響。

能量CAP系統

宇宙歷0076年,因米諾夫斯基粒子控制技術的提升,開發出「能量CAP系統」。此為利用I力場壓縮立方格結構的高能化米諾夫斯基粒子,以退縮前一刻狀態積蓄的技術。米諾夫斯基立方格結構壓縮至退縮前一刻,為了壓縮所加諸的能量轉換為結構表面以上的質量,呈現被積蓄的狀態。此狀態加上微量的能量,則處於非常接近狀態的的正、負米諾夫斯基粒子便會融合,產生米加粒子。被積蓄的米氏粒子透過投入若干的能量融合,形成米加粒子。此時所需要的能量,也還不到米諾夫斯基粒子發生/立方格結構縮小化所需能量的廿分之一。此便是稱作能量CAP的系統。雖然為了發射光束所需要的能量沒有改變,但由於MS攜帶可能的小型系統,能夠先充填數發光束份量的能源,其逐漸在鋼彈以後的MS廣為普及。

光束步槍(beamrifle)

因為能量CAP的使用,能夠開發出既有型式所無法比較的小型/大出力之米加粒子炮。此即為“光束步槍”(beam rifle)。利用宇宙戰艦的大型熱核反應爐,被充填高能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光束步槍,具備真正與戰艦匹敵的破壞力。且能夠使用此種光束步槍的新型MS,將擁有較舊式薩克等數倍以上的火力。鋼彈的光束步槍(beam rifle)為首先運用能量CAP的實用系統,且雖是MS尺寸,卻能實現姆塞級艦主炮的出力。就此之後,光束炮走向小型化、大出力一途,到了大戰後期的新型MS,便幾乎全部都搭載光束武器了。

光束劍(beamsaber)

說法一:嚴格地講,其並非光束武器。光束劍的刃,實際上為形成錐狀,處於高能狀態的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場」(field),其概念為進入「場」內部的物質會被加熱至極高溫,並且熔毀。而供給能源至此系統的,也仍是利用到能量CAP。但是,並非如同光束步槍般使其產生美加粒子,而是一面控制且釋放壓縮的米諾夫斯基粒子,作出連MS裝甲皆可瞬間熔斷的利刃。由於此劍刃是以力場來形成,便有如物質性實體般的存在,故亦可能受其他光束劍等物所擋下。[Gundam Century]中,便已經很明白表示光束劍不過是「呈電漿狀態的高能米氏粒子力場」而已,跟「同屬」光束武器的光束步槍,原理上其實不甚相同。說法二:一般常以為「光束步槍為光束劍的能量線性釋出」,或倒過來「光束劍乃是以力場
將光束加以拘束的產物」,是以曰後發展出外型不一的「光束劍/光束兩用步槍」,[Gundam Sentinal--愛莉斯的懺悔]中有「步槍是拿水柱噴目標,光束劍則是把水裝在塑膠袋K人」此一比喻。

A.A.M.

全名 Air to Air Missile 「空對空飛彈」,是戰鬥機普遍使用的對空武器。

B.W.S.

B.W.S.(back weapon system)是因應重武裝及高推力TMS對格鬥戰較為不佳而設計的分離變形方式;或是反過來說將一般MS附加上特殊功能。最早的的理念是來自於RX-78的G裝甲(G-Armor);後來有Mk-Ⅱ的G防衛者(G-Defender)、ZZ中的米加戰車(Mega-Rider),但這些都是作為增加原有MS的性能而非以TMS為基礎。而以TMS技術為基礎的是靈格斯(ReGZ,Refine Gundam Zeta),它簡化了Z的變形系統,代之以可分離拋棄的B.W.S系統。它的B.W.S.不僅是其“變形”為Wave Rider模式的必備品,而且搭載了主要武器(Maga粒子炮、光束槍、飛彈)。

Zeta

Zeta是Zero-EnergythermonuclearAssembly的縮寫,意思是“零效率熱核裝置”。

BIT、浮游炮(Funnel)

一種新類型人專用的無線無人遙距攻擊兵器,是吉翁軍的愛美號(MAN-08)所採用的主要武器。Bits本身裝有獨立的推進引擎、Mono Eye光學攝影系統、光束炮(Beam Gun)和控制系統。由於腦波傳動系統(Psycomu)透過精神感應波作出遙控,故完全不受米諾夫斯基粒子的干擾,可作超遠距離複數攻擊。愛美號所搭載的Bits,長8.4m,比起後期所發展的改良兵器浮游炮(Funnel),可算是巨大了很多。浮游炮也譯作“伴隨攻擊機”、“法耐爾炮”,一般為圓錐形,但也有例外。阿姆羅最後搭乘的MS“v高達”,在其背部裝有6個巨大的機翼似的念動武器“飛翼浮游炮”(Fin Funnel)。處於裝備狀態下的念動浮游炮是板狀的,當它進入戰鬥的時候就會變形成“コ”的形狀並開始射擊。這種外型巨大和高輸出馬力的浮游炮最早的作者是富野由悠季,出淵裕將這個概念很好地設計到高達動畫當中來。

有線感應模擬系統(Incomsystem)

是一種類似Psycomu的、以人腦精神力來操控的導向兵器。早在“一年戰爭”時期便存在,只是當時提供給NT使用。由於科技發展,才能變為常人也能運用的武器系統。

反射式攻擊機系統(ReflectorIncom)

與Incom同屬一類,都是Psycomu型兵器,不過其本身不具攻擊力,只會產生強大力場,將敵人或自己的光束武器發射的光束加以折射,改變行進角度從敵人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動攻擊,是種類似反射鏡的輔助裝備。Ex-S Gundam配備了這種武器。

全領域攻擊(AllRangeAttack)

意即在同一時間,駕駛員以腦波傳動兵器,對目標由不同方位、角度作出攻擊。早於二次大戰時,海上艦隊已有類似的構想。那時戰列艦以單一訊號,同一時間對敵方炮轟。雖然二次大戰後期,已是航空母艦的天下,但到了宇宙世紀,大炮巨艦主義的聯邦宇宙艦隊對此加以改良,由海戰的2D戰鬥形式,發展至宇宙戰的3D形式,全領域攻擊的作戰概念才有一點萌芽。直到魯烏姆戰役,吉翁散播大量的米諾夫斯基粒子,令聯邦艦隊自豪的綜合射擊管制系統完全癱瘓,宇宙間的大炮巨艦時代才告結束。其實一年戰爭之前,全領域攻擊的概念已開始成形,但礙於駕駛員需要處理的資訊過於龐大,而一直未能實現。大戰後期,由於新技術「腦波傳動系統」的研究成功,全領域攻擊才算真正出現。史上實戰第一部使用的是夏利亞.布魯上尉所駕駛的布拿.布魯(MAN-03),由於該時的腦波傳動系統才剛剛起步,其攻擊是採用有線兵器。直至搭載10基使用腦波傳動系統的無線無人攻擊機「Bit」的愛美號(MAN-08)出現後,全領域攻擊才算真正完美實現。Bit、浮游炮,以及Psycomu系統控制的有線式武器如Incom、反射式Incom都屬於全領域攻擊。

機動戰士MS(MobileSuit)

全名是Mobile Space Utilty Instruments Tactical 「戰術泛用宇宙機器」,但也可稱為「泛用人型機動兵器」。

機動堡壘MA(MobileArmour)

負責生產吉翁軍MS的ZIONC公司,是機動兵器兢標的勝利者.而敗者MIP提出的 MIP-1X,即是最初MA概念的產品,該公司稱為宇宙高機動機。MA雖是Mobile Armour的縮寫,但還可展開成Mobile All Range Maneuverability Offence Utility,因此MA的正式名稱是「機動全領域泛用支援武器」。不限人形,更不必非要有手有腳不可。戰鬥需求中高速、重裝甲、強大火力與高機動性四者中至少有兩項要達高水準。

Newtype(NT)

全名為「New Type」,也即是“新類型人”。這個名詞最早是吉翁.祖.戴肯所提出,本指在宇宙中生存,將有新的生活、新的思想的宇宙移居者。直到吉翁.祖.戴肯被薩比家所暗殺,獨攬大權的基連.薩比為了煽動人民發動戰爭,扭曲為吉翁公國的人民,以和其他「無能人種」區別。以後多指為長期在宇宙空間生活,而進化的一種感知能力敏銳,精神力量較強的人類。不少人認為這是新世代的人類。

強化人

以人工方法製造/改造而成的「新類型人(New Type)」,用以駕駛新類型人專用兵器,以作戰爭之用。可說是戰爭里的犧牲品的悲劇人種。與出於自然的新類型人不同的地方,是其精神狀態極不穩定。

TMS

全名“Transformable Mobile Suit”,意即可變MS。源於第二代MS所使用「可動骨骼movableFrame」技術的柔軟性,所發展成第三代MS的可變型架構的簡稱。後期TMS更發展出更複雜的分離合體MS。VMsAWrs 而AE社開發的TMS幾乎都是採用WR(Wave Rider)模式以增加速度及巡航能力的設計(包括Ζ、ΖΖ及S),因此賦予VMsAWrS的類別(Variable Mobile Suit and Wave Rider System)。

可動骨骼(moveableFrame)

一年戰爭時的MS是將全體分為數個區塊製作再整合;手是手、腳是腳地由關節連線。最明顯的是Zion早期的MS都有管線外露的設計(Zaku,Gouf);以及連邦V計畫MS含有core block式的設計。優點是零件交換簡單戰場維修上也便於將整個模組更換;但有活動度及平衡較差的現象。Movable frame是將MS視為生物體般先造整體骨架再將肉(裝甲)附上,並且部份裝甲與骨骼保持可動的狀態,甚至將原本大面積的裝甲分為數區可動來提升關節的自由度。這樣的設計也得歸功於材料工學的進步,分割成小塊的裝甲才能保有其強度。而除了主要骨架之外亦有採用在活動式推進器、武器掛架或甚至是增裝燃料槽的基部(將燃料槽當作AMBAC元件)。

學習型電腦系統/推理型導航控制(ICN)

學習型電腦系統,正式名稱為“推理型導航控制”(簡稱ICN)的操控系統,並約從稱為剛彈的試作MS開發計畫的最後階段導入.此ICN系統,基本上雖並未改變AMC系統,但後者的重大缺點,即伴隨資料量增大而使操作性下降的問題,則完全獲得解決.此為弗拉那甘博士(當時屬於吉翁公國,在被稱為新人類的特殊能力者研究上,留下許多成績的人物.),於大戰前所發表之「先制性行動預測理論」套用於電腦系統的成果.「先制性行動預測理論」為將新人類能力者「事先判讀狀況能力」的理論化產物.在ICN系統,基於此理論所開發的電腦,將嘗試事先判斷駕駛員思考的驚人之舉.實際上ICN所能預測的,仍是在相當短的時間範圍內,且僅局限在有某種程度預測幅度之情形,即使如此,此系統確實為MS的操控系統帶來重大進步.引入ICN的操控電腦,能配合駕駛員之思考模式或心理狀態,以適切的形式提供其操作方法 (令人驚訝的是,在完全與駕駛員同步的系統上,操作失誤的可能性幾乎可以減到最小),使即使是初次駕馭MS的人,也可發揮與一般士兵駕駛的薩克抗衡程度之充足性能.此實際例證,可在試作MS剛彈的初次實戰中,由幾乎未經駕駛員訓練的阿姆羅˙雷所創下的戰果而得.曰後觀察阿姆羅˙雷的能力,其成果也是令人驚異的,而此結果也使吉翁方面對ICN的效用留下深刻的印象.ICN系統基本上沿用了既有電腦系統.如同前述,其構造與歷來之AMC系統幾乎未有改變,而「事先判讀」系統,則透過內建之軟體部分加以實現.在電腦技術約已達到上限的現狀下,如同人類般思考的電腦系統仍未成功開發問世.此種系統因為要徹底模擬人類的思考模式,為了系統運作機能,大量的事例學習(case study)是必須的.而這也是ICN被冠上「學習型電腦系統」此別名的緣故.特別是初期剛彈的運作資料,將對曰後量產機GM之ICN產生重大的貢獻.以性能而言,除引擎出力外約略與薩克同等級的GM,卻也留下預想之上的戰果,以剛彈歷練出來的ICN系統應被大加考慮.

A.L.I.C.E.

全稱是Anvanced Logisti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