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漢高祖封功臣為,但都很快衰微了。司馬遷編了功臣侯者年表,記載他們的始終。本文是年表的序言。目的在於探究列侯衰微的原因,指出列侯子嗣因富貴而驕溢,往往犯法亡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作品別名: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史記》卷十八
  • 文學體裁:表
  • 作者:司馬遷
作品原文,史記三家注,序文注,表注,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序文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①國以永寧,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異哉所聞!《書》曰“協和萬國”,遷於夏、商,或數千歲。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後,見於《春秋》。《尚書》有唐虞之侯伯,歷三代千有餘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於仁義、奉上法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②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③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後數世,民鹹歸鄉里,戶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④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⑤余皆坐法隕命亡國,豐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無兢兢於當世之禁雲。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⑥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⑦何必舊聞?於是謹其終始,表見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後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國名
侯功高祖十二孝惠七高后八孝文二十二孝景十六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太初元年盡後元二年十八。侯第
平陽③
中涓④從起沛,至霸上,侯。以將軍入漢,以左丞相出征齊、魏,以右丞相為平陽侯,萬六百戶

六年十二月甲申,懿侯曹參元年。 ⑤

其二年為相國。

六年十月,靖侯窋元年。
十九

後四年,簡侯奇元年。

十三
四年,夷侯時 ⑥元年

十六
元光五年,恭侯襄元年。
元鼎三年,今侯宗元年。
二⑦
信武⑧
中涓從起宛、朐,入漢,以騎都尉定三秦,擊項羽,別定江陵,侯,五千三百戶。以車騎將軍黥布陳豨

六年十二月甲申,肅侯靳歙元年。⑨


六年,夷侯亭元年。
十八
後三年,侯亭坐事國人過律,奪侯,國除。
十一
清陽⑩
中涓從起豐,至霸上,為騎郎將,入漢,以將軍擊項羽功,侯,三千一百戶。

六年十二月甲申,定侯王吸元年。 ⑪

元年,哀侯彊元年。⑫
十六
八年,孝侯伉元年。 ⑬

十二
八年,孝侯伉元年。
五年,哀侯不害元年。

元光二年,侯不害薨,無後,國除。
十四
令史從降沛,為太僕,常奉車,為滕公,竟定天下,入漢中,全孝惠、魯元,侯,六千九百戶。常為太僕。

六年十二月甲申,文侯夏侯嬰元年。


九年,夷侯灶元年。

十六年,恭侯賜元年。
十六

元光二年,侯頗元年。
十九
元鼎二年,侯頗坐尚公主,與父御婢奸罪,自殺,國除。
陽陵⑮
以舍人從起橫陽,至霸上,為騎將,入漢,定三秦,屬淮陰,定齊,為齊丞相,侯,二千六百戶。

六年十二月甲申,景侯傅寬元年。


六年,頃侯靖元年。
十四

十五年,恭侯則元年。

十三
前四年,侯偃元年。
十八
元狩元年,偃坐與淮南王謀反,國除。
廣嚴⑯
中涓從起沛,至霸上,為連敖,入漢,以騎將定燕、趙,得將軍,侯,二千二百戶。

六年十二月甲申,壯侯召歐元年。⑰
十九
二年,戴侯勝元年。
十三
十一年,恭侯嘉元年。至後七年嘉薨,無後,國除。
二十八
廣平⑱
以舍人從起豐,至霸上,為郎中,入漢,以將軍擊項羽鐘離眛功,侯,四千五百戶。

六年十二月甲申,敬侯薛歐元年。

元年,靖侯山元年。
十八

後三年,侯澤元年。

中二年,有罪,絕。
平棘五
中五年,復封節侯澤元年。
十五
其十年,為丞相。

元朔四年,侯穣元年。
元狩元年,穣受淮南王財物,稱臣,在赦前,詔問謾罪,國除。
十五
博陽⑳
以舍人從起碭,以刺客將,入漢,以都尉擊項羽滎陽,絕甬道,擊殺追卒功,侯。

以舍人從起碭,以刺客將,入漢,以都尉擊項羽滎陽,絕甬道,擊殺追卒功,侯。21
十八

後三年,侯始元年。

前五年,侯始有罪,國除。
塞二
中五年,復封始。22
十九
以故楚都尉,漢王二年初從修武,為都尉,遷為護軍中尉;出六奇計,定天下,侯,五千戶。

六年十二月甲申,獻侯陳平元年。

其五年,為左丞相

其元年,徙為右丞相;後專為丞相,相孝文二年。


三年,恭侯買元年。
十九
五年,簡侯悝元年。

十二
五年,侯何元年。

元光五年,侯何坐略人妻,棄市,國除。
四十七
堂邑24
以自定東陽,為將,屬項梁,為楚柱國。四歲,項羽死,屬漢,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為王壯息,侯,千八百戶。復相楚元王十一年。 25

六年十二月甲申,安侯陳嬰元年。


五年,恭侯祿元年。

二十一
三年,夷侯午元年。
十六
十一
元光六年,季須元年。
十三
元鼎元年,侯須坐母長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爭財,當死,自殺,國除。
八十六
周呂26
以呂后兄初起以客從,入漢為侯。還定三秦,將兵先入碭。漢王之解彭城,往從之,復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六年正月丙戌,令武侯呂澤元年。 27

元年28
建成29
以呂后兄初起以客從,擊三秦。漢王入漢,而釋之還豐沛,奉衛呂宣王、太上皇。天下已平,封釋之為建成侯。 30

六年正月丙戌,康侯釋之元年。


三年,侯則元年。
有罪
胡陵七
元年,五月丙寅,封則弟大中大夫呂祿元年。
七年,祿為趙王,國除。追尊康侯為昭王。祿以趙王謀為不善,大臣誅祿,遂滅呂。
留31
以廄將從起下邳,以韓申徒下韓國,言上張旗志,秦王恐,降,解上與項羽之□,為漢王請漢中地,常計謀平天下,侯,萬戶。

六年正月丙午,文成侯張良32元年。


三年,不疑元年。

五年,侯不疑坐與門大夫謀殺故楚內史,當死,贖為城旦,國除。
六十二
射陽33
兵初起,與諸侯共擊秦,為楚左令尹,漢王與項羽有□於鴻門,項伯纏解難,以破羽纏嘗有功,封射陽侯。

六年正月丙午,侯項纏元年。賜姓劉氏。34

三年,侯纏卒。嗣子睢有罪,國除。
酇 35
以客初起從入漢,為丞相,備守蜀及關中,給軍食,佐上定諸侯,為法令,立宗廟,侯,八千戶。

六年正月丙午,文終侯蕭何元年。元年,為丞相;九年,為相國。


三年,哀侯祿元年。


二年,懿侯同元年。同,祿弟。
筑陽十九
元年,同有罪,封何小子延元年。36

後四年,煬侯遺元年。

五年後,侯則元年。

有罪。
武陽七
前二年,封煬侯弟幽侯嘉元年。

中二年,侯勝元年。

元朔二年,侯勝坐不敬,絕。

元狩三年,封何曾孫恭侯慶元年。
酇三
元狩六年,侯壽成元年。

元封四年,壽成為太常,犧牲不如令,國除。
曲周37
以將軍從起岐,攻長社以南,別定漢中及蜀,定三秦,擊項羽,侯,四千八百戶。

六年正月丙午,景侯酈商元年。
二十三
元年,侯寄元年。

有罪。
繆七
中三年,封商他子靖侯堅元年,

元光四年,康侯遂元年。

元朔三年,侯宗元年。
十一
元鼎二年,侯終根元年。
二十八
後元二年,侯終根坐詛咒誅,國除。
絳38
中涓從起沛,至霸上,為侯。定三秦食邑,為將軍。入漢,定隴西,擊項羽,守嶢關,定泗水、東海。八千一百戶。

六年正月丙午,武侯周勃元年。

其四年為太尉
十一
元年,為右丞相,三年,免。復為丞相。

十二年,侯勝之元年。
條六
後二年,封勃子亞夫元年。
十三
其三年,為太尉;七年,為丞相。有罪,國除。
平曲三
後元年,封勃子恭侯堅元年。
十六
元朔五年,侯建德元年。
十二
元鼎五年,侯建德坐酎金,國除。
舞陽39
以舍人起沛,從至霸上,為侯。入漢,定三秦,為將軍,擊項籍,再益封。從破燕,執韓信,侯,五千戶。

六年正月丙午,武侯樊噲元年。
其七年,為將軍、相國三月。


七年,侯伉元年。呂須子。

坐呂氏誅,族。
二十三
元年,封樊噲子荒侯市人元年。

七年,侯它廣元年。

中六年,侯它廣非市人子,國除。
穎陰40
中涓從起碭,至霸上,為昌文君。入漢,定三秦食邑。以車騎將軍屬淮陰,定齊、淮南及下邑,殺項籍,侯,五千戶。

六年正月丙午,懿侯灌嬰元年。

其一,為太尉
三,為丞相。
十九
五年,平侯何元年。


中三年,侯彊元年。

有罪,絕。

元光二年,封嬰孫賢為臨汝侯。侯賢元年。
元朔五年,侯賢行賕罪,國除。
初起以職志擊破秦,入漢,出關,以內史堅守敖倉,以御史大夫定諸侯,比清陽侯,二千八百戶。 42

六年正月丙午,悼侯周昌元年。

建平四
四年,哀侯開方元年。

前五年,侯意元年。
十三
有罪,絕。
安陽八
中二年,封昌孫左車。
建元元年,有罪,國除。
十六
梁鄒43
兵初起,以謁者從擊破秦,入漢,以將軍擊定諸侯功,比博陽侯,二千八百戶。

六年正月丙午,孝侯武儒元年。 44


五年,侯最元年。
二十三
十六

元光元年,頃侯嬰齊元年。

元光四年,侯山柎元年。45
二十
元鼎五年,侯山柎坐酎金,國除。
二十
成46
兵初起,以舍人從擊秦,為都尉;入漢,定三秦。出關,以將軍定諸侯功,比厭次侯,二千八百戶。

六年正月丙午,敬侯董渫元年。47

元年,康侯赤元年。
二十三

有罪,絕。
節氏五
中五年,復封康侯赤元年。48

建元四年,恭侯罷軍元年。

元光三年,侯朝元年。
十二
元狩三年,侯朝為濟南太守,與成陽王女通,不敬,國除。
二十五
蓼 49
以執盾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為將軍,三以都尉擊項羽,屬韓信,功侯。 50

六年正月丙午,侯孔藂元年。 51

十五
九年,侯臧元年。
十六
十四
元朔三年,侯臧坐為太常南陵橋壞,衣冠車不得度,國除。 52
三十
費53
以舍人前元年從起碭,以左司馬入漢,用都尉韓信,擊項羽有功,為將軍,定會稽、浙江、湖陽,侯。

六年正月丙午,圉侯陳賀元年。 54
二十三
元年,共侯常元年。

二年,侯偃元年。中二年,有罪,絕。

中六年,封賀子侯最元年。
巢四
後三年,最薨,無後,國除。
陽夏55
以特將將卒五百人,前元年從起宛、朐,至霸上,為侯,以游擊將軍別定代,已破臧荼,封豨為陽夏侯。 56

六年,正月丙午,侯陳豨元年。
十年,八月,豨以趙相國將兵守代。漢使召豨,豨反,以其兵與王黃等略代,自立為王。漢殺豨靈丘。
以卒從起碭,以連敖58入漢,以長鈹都尉59擊項羽,有功,侯。

六年正月丁未,哀侯周灶元年。 60
十七

後二年,侯通元年。

中元年,侯通有罪,國除。
三十四
陽都61
以趙將從起鄴,至霸上,為樓煩將,入漢,定三秦,別降翟王,屬悼武王,殺龍且彭城,為大司馬;破羽軍葉,拜為將軍,忠臣,侯,七千八百戶。

六年正月戊申,敬侯丁復元年。 62


六年,躁侯寧元年。

十四
十年,侯安成元年。

二年,侯安成有罪,國除。
十七
新陽63
以漢五年用左令尹初從,功比堂邑侯,千戶。

六年正月壬子,胡侯呂清元年。


四年,頃侯臣元年。


七年,懷侯義元年。
十五
九年,惠侯它元年。


五年,恭侯善元年。

中三年,侯譚元年。
二十八
元鼎五年,侯譚坐酎金,國除。
八十一
東武64
戶衛65起薛,屬悼武王,破秦軍槓里,楊熊軍曲遇,入漢,為越 66將軍,定三秦,以都尉堅守敖倉,為將軍,破籍軍,功侯,二千戶。

六年正月戊午,貞侯郭蒙元年。


六年,侯它元年。
二十三

六年,侯它棄市,國除。
四十一
汁方67
以趙將前三年從定諸侯,侯,二千五百戶,功比平定侯。齒故沛豪,有力,與上有□,故晚從。

六年三月戊子,肅侯雍齒元年。


三年,荒侯巨元年。
二十三


三年,侯野元年。

中六年,終侯桓元年。
二十八
元鼎五年,終侯桓坐酎金,國除。
五十七
棘蒲 68
以將軍前元年率將二千五百人起薛,別救東阿,至霸上,二歲十月入漢,擊齊歷下軍田既,功侯。

六年三月丙申,剛侯陳武元年。
十六
後元年,侯武薨。嗣子奇反,不得置後,國除。
十三
都昌69
以舍人前元年從起沛,以騎隊率先降翟王,虜章邯,功侯。

六年三月庚子,莊侯朱軫元年。

元年,剛侯率元年。

十六
八年,夷侯詘元年。

元年,恭侯偃元年。

三年,侯辟彊元年。
中元年,辟彊薨,無後,國除。
二十三

史記三家注

序文注

集解應劭曰:「封爵之誓,國家欲使功臣傳祚無窮。帶,衣帶也;厲,砥石也。河當何時如衣帶,山當何時如厲石,言如帶厲,國乃絕耳。」
①索隱案:下文高祖功臣百三十七人;兼外戚及王子,凡一百四十三人。
②索隱言十分纔二、三在耳。
③索隱倍其初封時戶數也。
④正義謂平陽侯曹宗、曲周侯酈終根、陽阿侯齊仁、戴侯祕蒙、谷陵侯馮偃也。
⑤索隱言居今之代,志識古之道,得以自鏡當代之存亡也。
⑥索隱言觀今人臣所以得尊寵者必由忠厚,被廢辱者亦由驕淫,是言見在興廢亦當代得失之林也。
「索隱述贊」聖賢影響,風雲潛契。高祖膺籙,功臣命世。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勛書爵,河盟山誓。蕭曹輕重,絳灌權勢。鹹就封國,或萌罪戾。仁賢者祀,昏虐者替。永監前脩,良慚固蔕。

表注

①正義此國名匡左行一道,鹹是諸侯所封國名也。
②索隱姚氏曰:“蕭何第一,曹參二,張敖三,周勃四,樊噲五,酈商六,奚涓七,夏侯嬰八,灌嬰九,傅寬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陳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歐十五,周昌十六,丁復十七,蠱逢十八。史記與漢表同。而楚漢春秋則不同者,陸賈記事在高祖、惠帝時。漢書是後定功臣等列,及陳平受呂后命而定,或已改邑號,故人名亦別。且高祖初定唯十八侯,呂后令陳平終竟以下列侯第錄,凡一百四十三人也。”
③索隱案:漢書地理志平陽縣屬河東。
④集解如淳曰:“謁主通書,謂出納君命。石奮為謁中涓,受陳平謁是也。春秋傳曰涓人疇,漢儀注,天子有中涓如黃門,皆中官也。”
⑤索隱懿,謚也。
⑥索隱夷侯畤。音止,又音市。案:曹參系家作“時”,今表或作“畤。”案漢書衛青傳平陽侯曹壽尚陽信公主,即此人,當是字訛。
⑦集解漢書音義曰:“曹參位第二而表在首,以前後故。”索隱漢書音義曰:“曹參位第二而表在首,蕭何位第一而表在十三者,以封先後故也。又案:封參在六年十二月,封何在六年正月;高祖十月因秦改元,故十二月在正月前也。”漢表具記位次,而亦依封前後錄也。
⑧索隱案:地理志無信武縣,當是後廢故也。
⑨索隱靳,姓也,音紀覲反;歙音攝,又音吸。
⑩索隱漢表清河”。地理志清陽縣屬清河郡
⑪索隱楚漢春秋作“清陽侯王隆”。
⑫索隱,彊,其良反。
⑬索隱伉,苦浪反。
⑭索隱汝陰縣屬汝南。凡縣名皆據地理志,不言者,從省文也。
⑮索隱陽陵縣屬馮翊。楚漢春秋作“陰陵”。
⑯索隱晉書地道記,廣縣在東莞。嚴,謚也,下又雲“壯”,班馬二史並誤也。
⑰索隱歐,烏後反。
⑱索隱縣名,屬臨淮。
⑲索隱博陽縣在汝南。
⑳索隱楚漢春秋名濆。
21.索隱楚漢春秋名濆。
22.索隱塞在桃林也。
23.索隱縣名,屬中山,章帝改曰蒲陰也。
24.索隱縣名,屬臨淮也。
25.索隱案:漢表作“定浙江都浙自立為王壯息,侯。玄孫融,以公主子改封隆慮。”音林廬也。
26.索隱應劭云:“周呂,國也。”案:“周”及“呂”皆國名。濟陰有呂都縣。
27.索隱令、武,謚也。一雲“令,邑;武,謚也。”又改封令,令,縣名,在滎陽,出晉地道記。
28.索隱酈音歷。一作“鄜” ,音敷,皆縣名。
29.索隱縣名,屬沛郡
30.索隱呂宣王,呂公謚也。
31.索隱韋昭云:“留,今在彭城。”
32.索隱漢表“文平。”案:良傳謚“文成”也。
33.索隱縣名,屬臨淮。射,一作“貰”。
34.索隱項伯也。
35.索隱酇音贊,縣名,在沛。劉氏雲“以何子祿嗣,無後,國除;呂后封何夫人於南陽酇”,恐非也。
36.索隱築音逐,縣名。
37.索隱縣名,屬廣平。堅紹封。
38.索隱縣名,屬河東。子亞夫為條侯
39.索隱縣名,屬潁川
40.索隱縣名,屬潁川。
41.索隱縣名,屬河東。
42.索隱如淳云:“職志,官名,主幡旗。”
43.索隱縣名屬濟南。
44.索隱漢表儒作“虎”。
45.索隱柎音夫也。
46.索隱縣名,屬涿郡
47.索隱渫音息列反。子赤,封節氏侯。
48.索隱節氏,縣名。
49.索隱縣名,屬六安。
50.索隱即漢五年圍羽垓下,淮陰侯將四十萬自當之,孔將軍居左,費將軍居右是也。費將軍即下費侯陳賀也。
51. 索隱姚氏案:孔子家語云“子武生子魚及子文,文生□,字子產。” 說文以“□”為“積聚”字,此作“藂”,不同。
52. 索隱案:孔藂雲“臧歷位九卿,為御史大夫,辭曰:‘臣經學,乞為太常典禮。臣家業與安國,綱紀古訓。’武帝難違其意,遂拜太常典禮,賜如三公。臧子琳位至諸侯,琳子璜失侯爵。 ”此雲臧國除,當是後更封其子也。
53.索隱費音秘,一音扶未反。縣名,屬東海。
54.集解徐廣曰:“圉,或作為‘幽’。”
55.索隱縣名,屬淮陰。
56.索隱豨音虛紀反。
57.索隱縣名,屬河內。音林閭隆,避殤帝諱改也。
58.索隱徐廣以連敖為典客官也。
59.索隱案:以長鈹為官名,說文雲“鈹者,劍刀裝也”。鈹音敷皮反。漢表作“□ ”,音丕也
60.索隱哀,漢表作“克” 也。
61.索隱漢志闕,晉書地道記屬琅邪。
62.索隱複音伏。
63.索隱漢表作“陽信”。縣名,屬汝南
64.索隱縣名,屬琅邪郡
65.集解徐廣曰:“一雲‘從 ’。”
66.集解徐廣曰:“一作‘城 ’。”
67.集解如淳曰:“汁音什。邡音方。”索隱什邡。縣名,屬廣漢。音十方。汁,又如字。
68.索隱漢志闕。
69.索隱漢志闕。

詞句注釋

<1>“社”,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的土神。“稷”,古代帝王、諸侯祭祀的穀神。“社”、“稷”連言,則用以代指國家。
<2>“等”,等級。這裡泛指各種帶有等級的國家制度。
<3>“封爵之誓”,漢高祖封侯時有約誓,欲使功臣所得爵位世代相傳。誓詞以丹色刻寫在鐵券上,即所謂“丹書鐵券”。
<4>“河”,黃河。“帶”,衣帶。“使河如帶”,使黃河變成衣帶一般狹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以此來譬喻久遠。
<5>“厲”,磨刀石。“泰山若厲”,使泰山變成磨刀石一樣短小,這同“使河如帶”一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句意在表示久遠。
<6>“爰”,音yu2n,乃,於是。“苗裔”,子孫後代。“爰及苗裔”,此四句誓詞《困學紀聞》十二引《楚漢春秋》作“使黃河如帶,太山如礪。漢有宗廟,爾無絕世”。
<7>“根本”,指漢高祖時期始受封的功臣。
<8>“枝葉”,指功臣侯者的後裔。“陵夷”,衰頹。
<9>“余”,我。“讀高祖侯功臣”,閱讀高祖對功臣進行封爵的記載。這種記載,即是當時的侯籍
<10>“異哉所聞”,此謂異於下文提到的《尚書》、《春秋》記載的情況,並不是異於“使河如帶,泰山若厲”云云之意。
<11>“《書》”,即《尚書》。“協和萬國”,語出《尚書·堯典》。《堯典》作“協和萬邦”。“邦”改作“國”,避漢高祖劉邦諱。在《堯典》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堯使各個邦國之間關係和協。
<12>“幽”,周幽王,周宣王之子,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在位期間,為政昏亂,被殺於驪山下,西周滅亡。事跡詳見本書《周本紀》。“厲”,周厲王,周夷王之子。執政期間,剝削繁苛,壓制輿論,公元前八四一年,國人暴動,厲王出奔彘(在今山西霍縣),十四年後死於彘。事跡詳見本書《周本紀》。
<13>“唐虞”,即陶唐氏和有虞氏,皆為傳說時期遠古部落,其首領前者是堯,後者是舜。 <14>“蕃”,與“藩”字通,屏障的意思。
<15>“功臣受封者百有餘人”,據表間所列,高祖功臣侯者一百三十七人,另有王子四人,外戚二人,共一百四十三人。實際上,高祖功臣受封為侯的,本表尚有漏載者。
<16>“蕭、曹、絳、灌”,指蕭何曹參、絳侯周勃灌嬰
<17>“太初”,漢武帝年號,凡四年,時當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18>“見”,與“現”字同。“見侯五”,指平陽曹宗曲周酈終根、埤山侯仁、戴侯秘蒙、谷陵侯馮偃。
<19>“秏”,與“耗”字同,意為無、盡。
<20>“罔”,與“網”字同,法網。“少”,稍略,略微。
<21>“兢兢”,小心謹慎。
<22>“緄”,與“混”字通。

白話譯文

正義高祖剛剛平定天下,表明有功勞的臣子會封侯,像蕭何曹參等等。太史公說,古時人臣的功績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國家的稱“勛”;依靠出謀劃策的稱“勞”;藉助武力的稱“功”;明確功勞等級的稱“伐”;憑藉資歷長短的稱“閱”。我朝的封爵誓詞上講:“即使黃河細得像衣帶,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們的封國也會永遠安寧,還要把對你們的恩澤延及給後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穩固這些功臣們的根本,但那些枝枝葉葉卻漸漸的衰微了。
我讀了有關高祖給功臣們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們初次受封及他們後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認為,這真是和我所聽到的傳聞不一樣!《尚書》說:“各個邦國都應協調和睦”,直到夏、商時代,有的邦國竟經歷了幾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個諸侯,經幽王、厲王之後,在《春秋》的記載上還能見的到。《尚書》上記載了唐堯虞舜時的侯伯,經歷夏、商、周三代的千餘年,仍然保全著自己的地位而屏衛著天子。這難道還不是因為他們深信仁義,遵奉君主的法令嗎?漢朝興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當時天下剛剛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離散逃亡,可以統計的戶口不過原來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戶不過萬戶,小的只有五六百戶。以後幾代,民眾們都回歸故鄉了,戶口才日益繁衍起來。蕭何曹參周勃灌嬰這些人的後裔有的封戶達到了四萬,小侯的封戶也增加了一倍,財產也象這樣不斷積累,他們確實富裕厚足了。於是,這些人的子孫驕傲自滿了,忘記了自己祖先創業的艱難,乾起了荒淫邪惡的勾當。從開始受封到太初時只有百餘年的時間,而原來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餘的都因犯法而喪命亡國,一下子就全完了。這由國家法網漸漸嚴密的緣故,然而他們自己也沒有小心翼翼地對待當世的禁令啊!
生活在今世,記住古代的道理是要把它當作鏡子來對照自己,可不一定今天就與古代完全一樣。帝王們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利益而採取不同的統治方法,主要還是以成就功業為原則,豈能完全一樣?觀察功臣侯門為什麼受到尊榮恩寵和為什麼受到廢黜羞辱,也是當今政治得失的經驗教訓,何必非得古代的傳聞!在此,我考察了功臣侯們的始末,把關於他們的文獻改列成下表,其中有有些沒能完全弄清本末之處。不過,以後如果有人想繼續推究和說明其中的道理,這個表還是可以參閱的。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陽(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出身史學世家,父親司馬談官至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隨父到長安,先後求學於董仲舒和孔安國門下。二十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均考察風俗,採集史跡傳說。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後,司馬遷得以飽覽朝廷藏書,又隨漢武帝到各地巡遊,增長了見識;他同時開始著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寫一部“名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的通史的遺願。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時因友軍接應不力身陷重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處以宮刑。受此大辱,司馬遷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心“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