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縣(唐朝建置縣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高安縣,地處江西省中部偏西北, 錦河中下游,東連新建、豐城,南界樟樹、新余,西鄰上高、宜豐,北接奉新、安義。縣境東西寬46公里,南北長51公里,總面積2439.33平方公里。素有“農業上縣”之稱。1993年撤縣設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安縣
  • 行政區類別:縣級
  • 所屬地區:江西省宜春市
  • 面積:2439.33平方公里
  • 方言:贛語,宜春話
  • 著名景點:賈家古村,華林等
建置沿革,地理環境,

建置沿革

高安縣,原是江西省境內的一個行政區。據史書記載,高安在各朝各代的名稱、行政範圍及歸屬多有變化。秦漢以前,高安為百越之地。《呂氏春秋·恃君》云:“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漢書·地理志》臣瓚註:“自交趾(位於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境內)至會稽(今浙江紹興)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春秋戰國時期,高安屬於“吳頭楚尾”。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後,高安屬九江郡。到了漢朝,漢高祖改九江郡為淮南國,遂屬淮南國豫章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高安建縣,取名建成。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為避太子李建成名諱,改建成為高安。《太平寰宇記》載:“地形似高而安,故名”。除了“建成”和“高安”兩個名稱之外,高安還和“多聚”、“筠州”、“瑞州”等名字有著不解之緣。1993年12月8日,在中央政府批准下,高安撤縣設市,由宜春地區(2000年5月改為宜春市)代管。
高安建縣始於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取名建成。建成縣管轄的範圍相當於今高安、上高、宜豐、萬載四縣(市)全境和樟樹市一部分。
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建成縣為多聚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恢復舊名;中平年間(184~189年),從建成縣劃出一部分設定上蔡縣(今上高縣)。東漢末年,三國鼎立,建成縣屬孫吳。黃武年間(222~228年),又從建成縣、上蔡縣分別劃出一部分設定宜豐、陽樂(今萬載縣)兩縣。
晉及南朝時期,建成縣仍屬豫章郡。開皇九年(589年),隋朝統一全國,廢望蔡(即上蔡)、並康樂(即陽樂)、宜豐復入建成,是時改豫章郡為洪州,遂屬洪州。大業初年(605年),廢州復置郡,建成縣仍屬豫章郡。
唐朝改郡為州。武德五年(622年),為避太子李建成名諱,改建成為高安。據《太平寰宇記》載:"地形似高而安,故名"。同時在高安設定靖州,恢復望蔡、宜豐、陽樂三縣,增設華陽縣,連同高安,五縣悉統於州。
武德七年(624年),先改名米州,繼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年)廢靖州,將望蔡、宜豐、陽樂,華陽四縣併入高安縣,隸屬洪州。
五代十國時期,高安先屬吳政權、後屬南唐政權所轄。保大十年(952年)復置筠州,領高安、上高、萬載、清江四縣,高安是筠州治所。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年),從高安、上高分別劃出一部分設定新昌縣(今宜豐縣)。
宋紹興十三年(1143年),筠州改名高安郡,五年後復名筠州。寶慶元年(1225年),因"筠"字與宋理宗趙昀名同音,且恰逢州治後山的碧落堂發現一株十四莖靈芝草,視為祥瑞之兆,乃改筠州為瑞州,高安仍是縣名,為瑞州治所。 元朝改州為路,高安歸瑞州路治。[5]
明清兩朝改路為府,高安歸瑞州府治。
中華民國3年(1914年)全省劃為四道,高安隸屬廬陵道。民國15年(1926年)廢道,高安直屬省管。民國21年(1932年),全省劃為十三個行政區,高安隸屬第一行政區。民國24年(1935年)全省縮為八個行政區,高安隸屬第二行政區。民國28年(1939年)全省擴為十一個行政區,高安仍屬第二行政區。民國31年(1942年)全省調整為九個行政區,高安改屬第一行政區。
1949年7月10日,高安解放。同年7月14日成立高安縣人民政府,隸屬於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區督查專員公署管轄。
1959年1月南昌專員公署改名為宜春專員公署,高安縣隸屬宜春專員公署管轄。此後,宜春專員公署於1968年2月改為宜春地區革命委員會、於1978年7月改為宜春地區行政公署,高安縣仍隸屬於其管轄。
1993年12月8日,國務院批准高安撤縣設市。高安市為縣級省轄市,由宜春地區(2000年5月改為宜春市)代管。

地理環境

高安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北,大約東經115°、北緯28.5°,政府所在地筠陽街道解放路距省會南昌市僅52千米,歷代為贛西北重鎮,素有“農業上縣”之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